关灯

鬼神幻境 凯尔特神话

0
回复
86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0-11-17 22: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凯尔特神话(Celtic mythology)是广泛流传于欧洲的古典神话,在欧洲与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并列。早期的凯尔特人保持了多神和自己的宗教结构,后来很多神话故事受到了古罗马和基督教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凯尔特神话只能通过口头流传,所以一个故事有许多版本,同时很多凯尔特着作因罗马帝国销毁而流失了不少精彩的内容。0 J) l6 E1 O) c
2 _# c* l- B& Q- X3 C& b
  一、历史渊源0 _4 R: y3 d1 B* M
8 Q; _" H% A* V# V3 O  P" Z/ g9 U
  如今凯尔特人的后裔多居住在欧洲的西海岸,他们主要居住在布列塔尼、康沃尔、威尔士、苏格兰、马恩岛(Isle of Man)和爱尔兰。然而,凯尔特人曾经一度广泛分布在欧洲大陆上,在公元前278年的时候一支分支甚至流浪达小亚细亚,并将自己的领地命名为加拉提亚(Galatia)。直到罗马崛起的时候他们还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军事力量。
* K' n" y( ^4 S: D7 n) U
) R' n2 m. b, R! h7 l2 l6 d  在公元前385年的时候凯尔特人洗劫了罗马,这段惨痛历史一直被罗马人铭记,公元前59~49年尤利乌斯·恺撒大败高卢的凯尔特人才得以一雪前耻。尽管后来凯尔特人逐渐被罗马帝国影响,但是在整个帝国正式接受了基督教的时候他们仍然膜拜自己的男女诸神。
: |- D0 |3 z# @* w$ a' _6 i* u% t: ~1 w- O
  二、相关作品# t0 Y5 l: Y+ }3 N) M( P3 E
8 m" h% z- x3 Z# c6 S
  这些传说最早是以口头的形式存在的,在过了很久为了保留他们,人们才开始以书面的形式将他们记录下来。这种早期爱尔兰文学许多已经遗失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保存相当完整的手稿(他们中许多还没有被译成英语)。他们是:
! X7 q3 l7 F" U; V' J8 V
$ K  R" P+ i$ |+ q$ I7 O2 ^  The Book of the Dun Cow (11世纪)9 u) z8 k; @) c- P2 F$ n
8 m. E9 `' V+ |; v7 w( j
  The Book of Leinster(12世纪)1 D- H& n! ~# F: u  G

- [6 j) A& ~5 C" }. I9 Z" v, H  The Book of Ballymote & The Yellow Book of Lecan(14世纪)
  Y* x) I, m$ k
0 T: y" @3 E% [4 Y2 r& ^  The Book of the Dean of Lismore (15世纪)
. t) A6 n8 G" l( i0 K$ o3 @! O; S0 E* o2 x6 Q& p' b* e
  这些传说可以分为四套故事:Mythological 故事,Fenian 或 Ossianic故事,Ultonian故事,Historical故事。在这里我们将主要概述一下前三套故事。
- y9 j% n4 U& `$ {
( x! q8 N' ^  o  着名的爱尔兰神话故事
: S# P* z& n( M1 w* u
0 f4 X3 I* ?, @0 \6 ?: F  在爱尔兰,诗人享有特殊声誉。可能是因为在前基督教时期,诗人和德鲁伊间有明显的区分,新兴的僧侣集团才敢于记录下古代的文献而不惮于异教的罪名。传奇故事被奉为永恒的存在,所以诗人们在圣帕特里克使爱尔兰皈依基督教并为之驱走群蛇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吟诵着漫漫往昔。人们甚至坚信爱尔兰的民间传说本身就具有魔力,当屋中吟唱英雄冒险的时候,魔鬼无法进入大门。爱尔兰神话主要是盖尔人的故事,其中最着名的三部故事分别是:2 T7 P! `7 y( y& C; P

+ Q" V# }& ^! m" E4 k1 G  1、达努神族的往事和深海巨人族的斗争(Tuatha Dé Danann against Fomorii)+ P* H0 n( w5 J6 E2 s5 M

' \% x9 U: ]8 A' r2 t2 o  2、库丘林等英雄为主的阿尔斯特传说(Cuchulainn and other Ulster heroes)
4 T3 r0 Z4 D, S. d8 O/ T$ C0 }. ~! p' t. n& P7 y
  3、芬恩与费奥纳英雄们的传奇故事(Fionn mac Cumhaill and Fianna), d$ B1 f$ @: l  _) T& s- y
( c2 w  }, o. r, U5 `8 ^
  三、神话传说
) K. v3 ?, J! ]  m" a
2 Y- v( p) A/ ^- ~  凯尔特神话的故事很多,因为是口述相传所以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也有不少,现在的凯尔特神话故事以爱尔兰的传说最为着名。这是几个主要的故事体系。3 y7 o3 T7 z. J
5 @4 F6 ]' ?7 P5 ?* K" r5 S
  ①入侵记和诸神
' x+ |  y5 v5 D/ L1 k4 S6 \( u7 v3 C) Y6 N
  “大入侵”(Leabhar Fahala)是“神话故事集(Mythological)”中心,这套故事在公元12世纪由僧侣们编撰而成 ,主要讲述了诸神和爱尔兰远古时期的五次入侵。3 i/ u" _) O0 x, g" Q8 i% Y

3 Y6 d  n1 Z* Z9 z5 _  传说最早开始于《圣经》“创世纪”后那场灭世洪水。
4 o+ W& ^) V4 k: x- K4 _! m" Y9 T: T, {7 Q
  第一批入侵者的头领传说是比斯(Bith),他是诺亚的儿子之一(这个人并没有在《圣经》中出现),但他没能登上父亲的方舟,于是比斯和女儿听从了神的指示建造了另一艘方舟。登上这艘方舟的还有一个名叫费坦(Fitan)的男人和50多个女人。
3 M( t  K/ ^  L2 M- |+ z4 s; |: t/ D. K( J- t9 `3 E
  他们驾船在海上漂泊了7年 ,最后到达了爱尔兰。不久,比斯和妻子先后死去,而费坦则娶了比斯的女儿。之后到来的大洪水卷走了除了费坦外的所有人,独自活下来的费坦开始在爱尔兰各地生活和游荡。他先后化身成多种动物,继续活了5500年 。在此期间他掌握了无人能及的知识。* o. f' L, U+ {1 I) c, p

0 M8 P8 w% M2 g/ x( C  第二批入侵者是帕苏朗(Partholon)和他带领下的48人,他们从东方来到了空旷荒凉的爱尔兰。传说文明就是帕苏朗他们带到这个地方的。他们登陆后,帕苏朗和同伴开垦荒山,种植农作物,搭建房屋生儿育女。帕苏朗把爱尔兰划分为5个地区:北部的叫做阿尔斯特(Ulster),西部的叫做康诺特(Connacht),东部的叫伦斯特(Leinster),南部的叫做芒斯特(Munster),以及处于中心位置的米斯(Meath)。米斯在后来被撤去了划分。; t8 U5 X. U$ W+ V: P
3 k( T' d$ H; |. {, @7 s8 J% U
  他们的族人在爱尔兰定居了有三百年。在此期间,他们和一群叫做弗莫尔(Fomoria)的怪物们作战。深海巨人族弗莫尔长相丑陋、凶暴残忍,他们最着名的头领是“邪眼魔王”巴罗尔(Balor)。帕苏朗的族人和巨人们展开了对爱尔兰统治权的争夺,最终帕苏朗的族人击败了深海巨人族并把它们赶到了一个海外小岛上。
4 [# f- l/ t1 E, y0 s% e- P) B  }4 B/ {9 S! s9 W
  后来,帕苏朗的族人由于一场瘟疫而神秘的消失了,只有图安(Tuan) 一人活了下来,他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化身,最后在变为鱼时被一个女人捕到后吃掉,她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孩子就是图安(Tuan)的转世。- ?7 [. Z. ?; o+ M

& j  g4 `4 s4 {  '700')this.width='700';" title="凯尔特神话">
2 f  a" X( X8 ^: e' K
( s/ J8 }' Y; [8 w% G, [  描述:002.jpg
% _8 i+ t- t8 I; r3 y! V
# m& J! @( @8 O8 O) K8 H4 V" D  古代爱尔兰四省
  L: e3 o. M' T  b! M; h( d* r# D1 Q2 Y) v
  第三批入侵者是诺亚的后裔内米德(Nemed),传说他比帕苏朗等人晚到爱尔兰30年。最开始他的船队在海上迷失了方向,他和9名幸存的同伴漂流到了爱尔兰并建立了部族,他的族人最后达到了八千多。内米德曾三次打败弗莫尔人,但在他死后弗莫尔再次骚扰报复了爱尔兰,他的部族进行了抵抗并杀死了弗莫尔人的一个首领。这次胜利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8000族人只有30人生还,这30人离开了爱尔兰去海上寻找新的家园。: N5 B1 w8 i( X

( y$ |& X7 R* O4 G! P& Z  其中有一支来到了希腊,在抵达色雷斯后他们沦为了奴隶。因必须背负沉重的袋子所以他们被当地人被称为“袋人”,即费伯格人(Forbolg)。后来他们趁机逃出希腊回到了爱尔兰,之后他们成为了爱尔兰的新统治者。Rees博士认为他们可能是爱尔兰的土着居民,也是最有可能实际存在的民族。' C, R9 L( j$ Z1 ^+ {3 S$ d6 Q- i
; o2 u. U% a, }$ l; E
  达努神族(Tuatha Dé Danann),也就是女神达努(Danu)的子孙。由伟大的领袖“银手”努阿达(Nuada)领导,这是统治爱尔兰的最后一个神族。传说他们来自天空("high air"),而且他们从四个神秘城市带来了4件宝物,即:法尔的石头、努阿达的神剑、太阳神鲁格的矛布里欧纳克(Brionac)、达格达的魔法锅。他们同费伯格人在马格特瑞德(Magh Tuireadh)进行了一场大战并击败了后者。但达努神族也付出了代价,他们的领袖神王努阿达在此战失去了一只手臂,因此他不得不用银手代替。+ \$ J$ u# J# x: P4 x
( r/ a. K2 U+ i
  由于努阿达失去了手臂,他只好让位给了布瑞斯(Bres),但布瑞斯的残暴不仁很快就引来了众神的强烈不满,因此努阿达请医术之神迪安克特之子为他造了一只有血有肉的手,不久他从布瑞斯手中夺回了王位。而布瑞斯则被努阿达死后成为新领袖的鲁格投入了监牢,他因曾为达努神族带路而免于一死,后来他和妻子一同被奉为农神。
5 L5 B" X  j2 K& D5 }
5 }" Z% t) }; z# B0 X" b( `0 S  深海巨人族弗莫尔的国王“邪眼魔王”巴罗尔(Balor)被一名德鲁伊预言他将死于自己的子孙,为避免厄运,巴罗尔将自己的女儿恩雅(Enthlinn)囚禁在一座水晶塔中,达努神族的次神萨安(Cian)在一个女德鲁伊的帮助下进入了水晶塔并与恩雅共寝而且生下了3个孩子。
" F3 f8 l! G) G' [1 I8 _7 O- Y: s; h5 x" Y) ~
  巴罗尔知道后非常愤怒,他将这3个孩子扔进了大海想把他们淹死,侍从却偷偷把他们抱了出去,可是其中一个孩子掉了出来他没有察觉,这个孩子被工艺神海尔波(Haboer)捡到了,他就是后来达努神族的新领导者鲁格(Lugh)。" u/ V; W$ v8 l% U
7 e5 i+ L: ]# T4 m" _
  在第二次达努神族和深海巨人族弗莫尔的战争(Tuatha Dé Danann against Fomorii)中,巴罗尔用他的魔眼杀死了所看到的一切东西,他甚至杀死了达努神族的领袖努阿达。新的达奴神族领袖鲁格则上前挑战这个敌人,他使用彩虹和银河作投石索,投掷出光弹(Tathlum)射穿了巴罗尔的魔眼并用“秘宝”布里欧纳克把他杀死,从此达努神族开始了对爱尔兰的统治,而深海巨人族也被永远的赶出了爱尔兰。
5 L* S- ~5 w# v+ J( O
4 Z+ x* N% ]( a  达努神族中的“众神之父”达格达(Dagda),他是战争女神莫瑞甘(Morrigan)的情人,爱神安格斯(Aengus,安格斯·麦·奥格)的父亲,同时也是位英明、智慧、法术高明的重要神祗。传说他手中有根奇特的巨棍,一端可以杀敌而另一端则有起死回生的力量。达格达有个儿子叫做米迪尔(Midir),他在达格达死后与新任达努神族领袖不和,他们的矛盾使达努神族力量被大幅消弱,最终被来自南方的梅利西安人(Milesius)推翻,余部沉入海底生活。
7 N: N2 F, s% n- P% N" H; _$ V( m9 U' Y; m  C8 a% m
  虽然打败深海巨人族归功于鲁格,但达格达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甚至到后来达努神族被米西尔推翻时他的地位有没有动摇。在凯尔特民族中,达努神族几乎无人不知,后来基督教的到来也没有使其完全消失在这块土地上。
# }4 b  D* _6 s5 m. m! \
% ~5 v8 z& \$ T& l1 E  ②阿尔斯特传说& t+ J2 m: H) w; L* C3 z0 |9 Z% S

( E8 j9 T0 F8 R  “阿尔斯特故事”(the Ulster Cycle)以爱尔兰北部国家阿尔斯特(Ulster)国王和西部国家康诺特(Connacht)的王后及其同盟者的冲突为主线,整合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夺牛征战记》(Tain Bo Cuailgne)是其中最着名的故事,一些着名的人物都在其中登场,如库丘林(Cuchulainn)、弗格斯(Fergus )、康奇厄伯(Conchorbor )、梅芙(Medb)等。
9 W# y" ]/ M* L, z% p- _* h4 n! f6 ^/ }6 ]4 v" E
  在《阿尔斯特传说》中有众多战士们疯狂嗜血、纵酒、与女性滥交的描写,这些虽然在后来的一些译本中有所省略或简化,但一些不能避及的大屠杀也有提到。(“六圈大屠杀”中,暴怒的库丘林杀死了无数士兵外,他还杀死不计其数的女人、小孩和战马)。在他七岁的时候,赤手空拳的杀死了铁匠库兰所养的凶恶的猎犬。之后他宣称要代替猎犬保护失去爱犬的库兰,因此被称为库丘林(意即“库兰的猛犬”)。人们在赞颂库丘林的伟大战绩同时,库丘林的暴怒、冲动、嗜血和畸变也使他饱受争议。
3 `! Q$ U" R! \" {6 W7 N
4 d8 R- V3 j+ h2 c  故事要从女神玛查(Macha)的诅咒开始说起。阿尔斯特(Ulster)的一个富农库兰德楚(Crundchu)在自己的屋子里发现了一位美丽的神秘女子,他并不认识她,但这个女人却一言不发的为他做家务、干农活,承担起了女主人的职责。从此库兰德楚就和这个女人一起生活,他们结为了夫妻。这个女人是位神灵,她名叫玛查。他们结婚不久,玛查便有了身孕。8 G2 k3 C' F3 y3 {; K9 S
* p( V$ F3 Z* X% L, p
  一天,库兰德楚准备去参加一个由阿尔斯特人举办的盛大集会,他们的国王康奇厄伯·麦克·涅萨(Conchorbor mac Nessa)也会出席。玛查拉住丈夫恳求他不要去,但库兰德楚则坚持参加。无奈,玛查要求自己的丈夫向她保证不在集会上提到自己,否则他们就不能在一起了,库兰德楚答应了她。. m# i5 \0 s% c

% x; B2 T3 p+ y; D9 r  在集会上,国王康奇厄伯的两匹战马赢得了所有赛马比赛的冠军,观众都大声欢呼,称没有什么能比这两匹马再快了。一旁的库兰德楚则说自己的妻子就能赛过它们,他把玛查的话丢到了脑后。国王听到了这,生气的将库兰德楚扣下,随后召见了玛查。
) R# Q/ g) z- o! v8 {  {% u8 G& a+ C; x
  玛查被带到了集会上,康奇厄伯命令她与自己的战马比赛。玛查说自己即将分娩,恳求国王和观众能将比赛时间推迟,但没有一个人理会她。亢奋的康奇厄伯威胁她如果再不比赛就把她的丈夫库兰德楚砍成碎片。玛查只好参加了比赛。她和两匹战马赛跑并超越了它们,在即将到达终点时,她大叫一声,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玛查在临死前诅咒了整个阿尔斯特。
, }: j7 c% C0 ~
# u+ `4 v4 H! L9 v  “从这一刻起,你们给予我的耻辱会让每一个阿尔斯特的男人在外敌入侵的时候遭受五天和女人分娩时一样的剧痛折磨,这个诅咒将延续九代人。”1 M6 E; H0 u+ R4 q3 J4 t+ B+ j

6 Q7 W& r5 }8 S6 G8 F, @: W  这便是阿尔斯特男子软弱无能的原因,据说后来降生的库丘林因为带有神性的原因逃过了诅咒。
2 ]( F+ W1 s9 x& G3 W& }# J2 V0 y% e. {' O0 j" |$ V$ \1 p
  '700')this.width='700';" title="凯尔特神话">1 K5 m% x9 V: [
5 Y" K) w. ]2 ?! c9 W3 t
  描述:003.jpg/ Q* I+ h! l. m# m& q: r4 [& W
: W8 x0 t; c& S8 A2 [
  库丘林杀死猛犬9 m  X( A: N$ |4 Y8 B
+ g9 l. z7 _7 c8 [  P  r
  阿尔斯特的王后涅萨 (Nessa)是名绝色佳人,她与一名德鲁伊生下了后来的大英雄康诺尔(Conall)和未来的国君康奇厄伯·麦克·涅萨(Conchorbor mac Nessa)。
! O2 W3 k" Z4 o0 |, v- E$ Q- I0 W; x6 x+ R  }4 N4 U% N' }6 q# @/ M% B
  前任国王死后,其同父异母的兄弟弗格斯·马克·罗伊(Fergus Mac Roich)希望能迎娶王后涅萨,但涅萨的条件是让她的儿子康奇厄伯成为阿尔斯特的新国王,弗格斯答应了。在之后的1年时间里,康奇厄伯成为了一名深受百姓爱戴的优秀君主,弗格斯喜欢消遣和娱乐,他并不想再当国王,因此也坦然接受了这位年轻的新国王。' V5 V0 e% w- h( ?

8 b5 L4 I* S7 l, u+ _1 ?0 F7 u  可是,不久康奇厄伯就开始施行暴政,他对部族首领的女儿迪尔德丽(Deirde)年轻的美貌垂涎三尺,并设计杀害了她的丈夫尼西,就连弗格斯的儿子菲奥查也遭到其毒手,这一切成为了阿尔斯特的悲伤之源。随着康奇厄伯日渐加剧的暴政,弗格斯一气之下带领几百名优秀的阿尔斯特武士离开故国投奔了爱尔兰西边的康诺特国(Connacht)。康奇厄伯一怒之下杀光了弗格斯留在阿尔斯特的全族。他的离开为日后的阿尔斯特战士们带去了巨大的伤亡。
$ T+ Q0 ]& f3 @: y. z- ]8 I
7 M0 l, B7 e$ _6 Q5 D; r  阿尔斯特的年轻英雄库丘林(Cú Chulainn)也从神秘王国影之国(Isle of Skye)学艺归来。归国后,在影之国通过了众多试炼的库丘林成为了红分支的重要成员,这其中包括了不少在战场上扬名立万的勇士。
9 ?; Q1 C! L0 W7 F
8 N" ]" l! h. X3 b. z: y8 N  这场战争是由阿尔斯特的邻国康诺特的王后梅芙(Maeve)和自己的丈夫麦特之子艾利尔(Ailill mac Mate)在枕边争论他们两个谁更加富有而引发的。梅芙知道自己的丈夫拥有一头银白色的神牛,因此她希望能得到Fiachna儿子Dare的棕褐色神牛唐·库利(Donn Cualnge、the Brown Bull of Cualnge)来赢过丈夫。) [. j* z& w9 k: q7 i

  M( k- d! m+ A( @3 ?8 X  传说这头牛一天之内可以生下50个牛犊,它的身上可以坐50个小孩,它的背后可以藏100名战士。于是梅芙派出使者向Dare借牛,希望能借一年时间并许以重酬。使者找到Dare说明来意,Dare高兴的接受了。当晚Dare设宴招待使者,使者喝了几杯酒之后开始口出狂言,称若借牛不成梅芙将派大军前来讨伐。Dare听了相当火大,碍于礼节没有立刻发作,第二天天没亮就将使者赶走,借牛之事就此告吹。" H! a7 I+ X+ N8 A( z8 K4 F2 i; i

1 G& `4 ]4 v0 S  m  听了使者的汇报后,梅芙没有责怪使者,反而联合其他两个国家组成三国联军杀向阿尔斯特,于是这场为了一头牛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 n- X( W" L0 H7 n  W+ q, Y# d2 v$ |7 H2 N/ A
  那个年代打仗前要请德鲁伊或吟游诗人拜天祭地,选好良辰吉日再出发。一天晚上梅芙在外头散步的时候遇到女先知Fedelm,她向梅芙预示此行将艰难无比,因为那位英雄——库丘林将挡在她的面前。- ?3 O6 o- W* [+ g$ Q6 i) p: P
& l) q; ^2 C0 Y2 w( f, u0 l9 U% h
  梅芙不相信,因为对方的战力与她相比可说是完全处于劣势,所以她认为这只是胡说八道。, b' j% e% w1 y1 H) l
6 j3 f; B: }6 b5 C: u
  但是在行军途中,库丘林常常孤身一人神出鬼没般偷袭这支大军,每现身一次就带走百名战士的性命,梅芙的军队被搅得风声鹤唳,大军数次停步或绕道。梅芙没办法,企图收买库丘林,还打算将女儿许配给他,库丘林一笑置之,让她的使者回报他的答复:“每天派一个人来跟我交手,如此我就不会再阻挠你的进军。”梅芙没办法,只得答应,于是以后她每天都派出一名或数名战士去跟库丘林交手,当然,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 ~2 [" ]8 u+ m$ U  E, u" _5 U% T* k
/ q' B' E! H' R  z- K% P0 t
  有一位叫做洛赫(Loch)的勇士需要特别提起,他是梅菲比斯(Mofebis)的儿子。当库丘林知道这位勇士可能会与自己决斗时,他特意把自己的下巴涂黑,因为他知道如果洛赫得知自己的对手是个毛头小子,他很可能拒绝决斗。在两人厮杀的时候,莫瑞甘变成各种动物进行捣乱,洛赫多次击中库丘林,甚至有一次他差的就能结束战斗了,库丘林最后时刻使用了盖博尔加矛刺中了洛赫的身体,他的心脏被劈成了两半。洛赫要求库丘林扶他起来,他不想把脸面对爱尔兰人民,因为他感到惭愧。库丘林赞扬了洛赫,答应了他的请求。. j$ F5 [, h  R
0 h9 k! H+ Y' M3 |
  身负重伤的库丘林需要休息和治疗。传说每天晚上当他入眠后他的父亲鲁格会降临帮他治伤,他使库丘林沉睡了三天三夜,等他醒来便能精神抖擞地投入战斗。: L8 }+ v, e9 H5 v

: }3 l* q  T' q8 Q  当然,阿尔斯特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阿尔斯特的少年精锐团被康诺特全歼。
2 [7 E+ o/ D6 k, M. P5 o/ v: S. V! K7 r7 Q0 |0 r
  在后来的战斗中,全副武装的库丘林和他忠心的驾车人勇士里格(Leag)驾驶着两匹巨大战马拉着的双轮战车在战场上碾压杀戮着成千上万的康诺特士兵,无数战士就这样死去。在这期间,他们制造了数起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人称之为“六圈大屠杀”)。据说库丘林和里格等在这些屠杀中一共杀死了一百多个小国的国王,不计其数的女人、小孩和战马。) ~1 z, J# x: W* [5 E5 @& M

% `9 w. {5 s, K$ L6 @- B  虽然库丘林英勇的作战,棕色的库利牛最后还是被梅芙率领的康诺特军队夺走。5 c4 a$ A/ D3 R; B( p3 V: p4 h
' \7 q0 X5 k( p
  这头牛的结局很具有讽刺性,当它遇到了康诺特国王艾利尔的银白色的神牛后,两头牛就开始互相攻击,它们整日决斗,最终白色的神牛被杀死而棕色的库利在到达阿尔斯特边境时,它嚎叫了几声吐出了一堆污物,随后耗尽了体力倒地而亡。+ D6 Q. T) ?/ k0 C/ l. o3 \4 `
* s: T0 c( E4 P& a: Z2 M8 O) E& J# m
  神牛死后,康诺特和阿尔斯特和平相处了7年,阿尔斯特的库丘林荣耀而归。到此,《夺牛长征记》里所讲述库丘林的故事已经结束,但这场战争却只是告一段落。
& Y3 a! N: z! i" W0 h3 b" ]! Z9 ]+ X( W2 a, v6 h* H% D7 U
  相比古史诗《夺牛争夺战记》,如今拼接起来的《夺牛长征记》省略了不少关于库丘林的较为负面的段落和内容。库丘林曾声称自己“不杀女人”,但他在六圈大屠杀中杀了成百上千的女人和孩子,在从向艾崴求婚的时候杀害了伊斯恩,虽然他曾捉到了梅芙并放了她,但他还是杀掉了梅芙的两个侍女。在《夺牛征战记》没有提到的后续故事”库丘林与芒斯特的库罗伊“中,讲述了库丘林在抢掠一个名为布尔吉的少女过程中被库罗伊击败,然后是如何背信弃义将库罗伊杀害的经过。# A5 \' J$ I+ I1 T2 _. l

5 @8 j! j0 T& @  库丘林最后死于第二场穆斯尼平原大屠杀,他被卡拉丁等人用计杀死。在他战死后,敌军砍掉了他的头颅和持剑之手。后来,阿尔斯特的英雄康诺尔对敌人展开了血腥报复,他将杀害了库丘林的敌人全部斩尽杀绝,连梅芙的盟友也没有放过,这其中包括了康诺特的国王艾利尔·麦克·马特。而此时康奇厄伯王之子弗拜(Forbai)潜伏到了加洛尔,在梅芙女王来这里洗澡时用投石器将她射杀。
0 X4 ~9 E( l% I; E  b4 n/ \* A; w! w
  如同梅芙最后所说,这场私欲的争斗使爱尔兰几乎失去了所有。/ g8 g9 R5 W' K
( a# i: U9 _. ]. [
  ③费奥纳的勇士! c/ A  D0 `1 h; e( h/ t3 o

3 x. C* x+ J* H. X  “芬尼亚传奇”(the Fenian Cyle)也被叫做“莪相故事集”(Ossian Cycle),这是古爱尔兰极为着名的盖尔语故事与民谣集,是古爱尔兰四大传说故事之一,它讲述了伟大的英雄芬恩·麦克库尔(Finn mac Cumhaill)与他率领的精锐战团费奥纳骑士团(the Fianna),也被译为”芬尼亚勇士团(the Fenian)”英勇悲壮的传奇冒险故事。
3 R" {! ~+ F7 I  l2 k/ @& k& g
% m6 C7 @5 o: W  y  `' M. ]7 U  在爱尔兰,《芬尼亚传奇》故事的地位相当于印度的《罗摩衍那》、斯拉夫及日耳曼的各部伟大史诗。现存的故事几乎都是经口述而流传下来的,如果把这所有故事都印刷出版的话,会足足有25卷的厚本,每一卷至少有30万字。+ h7 c4 J: N$ t+ ^6 I- a
! p; t; `5 E0 W$ ^
  费奥纳骑士团也被译为”芬尼亚勇士团(the Fenian)”,神话中爱尔兰最着名的精锐战团之一。传说战团在公元3世纪左右爱尔兰国王康马克·麦·亚特(Cormac mac Airt)执政时处于最鼎盛时期。康马克被后人誉为“爱尔兰的所罗门”,在他执政的39年里,英明智慧、国力鼎盛,他的威名甚至使达努神族也对其充满了敬意,达努神族邀请他到“彼世”作客,并给予了他许多神奇的礼物,其中包括了能医治百病的金苹果。2 o; d2 U; n' E! t

* }$ H0 M- @, \  在”芬尼亚”故事里,人们已经很少看到相比“阿尔斯特传说”里那种令人严肃的自我牺牲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争斗情节,而是更多的奇遇冒险和浪漫素材,勇士们更热爱自由和快乐的野外生活,表达了对风景秀丽大自然与仙境历险的喜悦。《芬尼亚传奇》包含的众多传奇冒险故事至今仍是爱尔兰民间传说中极为重要及最受欢迎的部分,在公元12世纪后,这些故事得到了最广泛的流传。) y" q' g/ x5 l

4 ~9 N) l- i) z! R" S" E  芬恩·麦克库尔(Fionn mac Cumhaill),费奥纳最着名的领袖和传奇的英雄。盖尔语故事《芬尼亚传奇(Fenian Cyle)》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因其母亲的缘故而带有神性。9 v2 A% c) r" A; f1 D# s8 ]
/ u. C; i- J2 v" ~" a% {
  '700')this.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r' C, K# |/ o7 z; H1 h
3 ?5 |+ D$ |  p$ r- g1 ?2 W- R3 c
  描述:004.jpg
, A, ]& e/ C7 g4 m+ [, y2 s3 U8 J, h8 X6 n" b" p
  芬恩·麦克库尔
" |& W8 ^! a. M- l2 `$ G$ f  a# v1 Q" q- a$ s4 |; z& b5 s3 \
  芬恩因得到了智慧的鲑鱼(the salmon of knowledge)而拥有了超人的智慧和才能,并率领着费奥纳出生入死完成了许多创举。他与来自深海的魔鬼和苏格兰的巨人战斗过,多次带领勇士团击退了准备给爱尔兰带去灭顶之灾的海外大敌,甚至多次进入仙境和异界进行奇妙的冒险 。
! a3 A9 T& \' ?5 u: N6 e7 f; ~3 W* |
  莪相(Ossian),即18世纪时苏格兰诗人麦克弗森(Macpherson)笔下的奥西恩。传说中古爱尔兰着名的诗人和武士,芬恩与萨博(Sadhbh)的儿子,英雄奥斯卡(Oscar)之父。作为勇士团佼佼者的同时,着名的'Ossianic Ballads'就是关于他的一系列诗歌,他的名字也传遍了欧洲。
* f2 @. a$ |$ Y. M% h3 m. l/ q- o; {0 I1 ?
  在传说故事里,他娶了大海神玛纳诺·麦克·列(Manannán mac Lir)的一位女儿并去了海外青春之岛(the Land of Youth ),当他再次归来时一切都已经变了。这个故事就是着名的奥西恩的300年仙境之旅。回到爱尔兰的他已经是一位无依无靠的残疾老人了,他在绝望之中每天靠向年轻人讲述自己过去的冒险来打发时间。时过境迁,后来他遇到了来爱尔兰传教的圣帕特里克(StPatrick),告诉了他费奥纳勇士们传奇的故事,诉说着过去的美好时光。3 P1 W/ L0 K, ?( j8 u& F

- R# X% f$ w7 K1 W4 R# B8 F. ~  迪尔梅德·奥·德利安(Diarmait O'Duibhne),即迪卢木多·奥迪那,费奥纳团中最着名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芬恩最宝贵的朋友。爱与青春之神安格斯·麦·奥格(Aengus)的养子。他是盖尔人阿多伊尼,众多爱情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极富魅力的优秀战士。他是最受人喜爱的勇士团成员,也是勇士团中屈指可数的精锐。
( W# A7 m7 `  w- ^. t0 \( k$ ^3 U- a: E% P7 ^
  很多奇特的故事都围绕着这个年轻英雄,如:在本尼山冒险中,出现了芬尼亚传说中最有名的本布班魔猪,迪尔梅德受到诅咒必死于这头巨大的魔猪攻击之下。成为勇士团成员后,他在很多次就芬恩和勇士团于危难,其中在仙境的一次战斗中,他独自一人消灭了前来征伐的近四千名奇迹平原国王强兵。他和芬恩的美貌的未婚妻格兰妮·康马克 (Grainne ni Cormaic) 公主间的悲恋私奔故事是爱尔兰着名的经典传说,这个故事被认为是后来一些着名爱情悲剧的蓝本。" v7 |* d( V$ I+ i; V
& Y& u" T* T6 a  V( ~* f$ \
  奥斯卡(Oscar),莪相的儿子,芬恩的孙子,最凶狠的费奥纳战士。王军和费奥纳的战争中,在加比哈打败了国王凯尔比的军队但自己也身负重伤而死。
; V( J, O* R2 `% i3 x4 A3 x1 Z: Q8 ^0 n5 n$ ~
  卡尔特·罗南(Caílte mac Rónáin),芬恩的得力的助手和当时颇受欢迎的歌手,他是众多故事的传承者,将费奥纳的英勇战绩口述给了后人。
# I" W0 O+ L3 _' @/ ]$ n: ]
3 r0 r; C/ Z( p* D  在他和圣帕特里克(St. Patrick) 的伟大交谈中,他向其赞扬了费奥纳的美德。他是费奥纳和王军最终之战中少数幸存下来的成员。
9 \. @7 P' U4 [6 L6 I* h% S( N$ J: @) L5 j) V
  高尔·莫纳(Goll mac Morna),费奥纳的头目之一,两大势力之一的莫纳族(Clan Morna)的领袖人物。高尔过去曾被人指使杀死了芬恩的父亲麦库尔(Cumhall),但后来他因立功获得了芬恩原谅从此追随于芬恩并娶了芬恩的一个女儿,可在费奥纳和王军的战争中他选择支持了与费奥纳作对的王军。$ P; @) @4 g2 s4 Q' s
% f; ~2 z  I2 W: g4 c
  科南·莫纳(Conan Mac Morna),被称为“光头科南”,他是在费奥纳故事中被塑造的形象最鲜明、生命力最持久的一个角色。虽然他是芬恩杀父仇人高尔的弟弟,但他与迪卢木多是很好损友和勇士团的开心果。* f5 S% c- x( \) w6 K5 e

$ e+ Y4 d: }) c; e  能进入费奥纳往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部分如下:7 ~5 l7 U/ a; k7 i6 a! j
. r8 j2 H$ d4 q
  1、他们必须能够跨跃一人高的树棍,飞快地从高及膝盖的树棍下钻过,并用一个指尖拔掉脚中的一根刺——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快速奔跑中完成。
/ E7 `' y4 c3 ]# H* b
2 v- Y5 Y! L8 t7 d: n8 G  2、先在地面上挖一个至腰深的洞,然后站在里面。9个武士用9支长矛,在离他有10张犁宽的距离向他射击,受伤的人就不能加入费奥纳。
. x9 G/ P2 i; s3 o/ t; G" A  P! `. J* H7 V0 o1 i
  3、将头发结成发辫,让费奥纳勇士追赶着跑过森林,不可踏到林间枯枝,不可被追上,发辫不可凌乱,持武器的手不可颤抖。
5 J. o" Y! k, k' |+ K% Y
4 Q" [# X. Z! f4 H$ r  4、熟读诗歌十二书,并能自行创作吟诵韵诗。不得从妻子处取得嫁妆,不能欺辱弱者和女人。3 @0 U5 D8 q, {$ m3 }
. X, a5 Z6 f& E3 \0 V, Q8 W
  另外,每个合格的勇士在进入费奥纳时必须要发誓效忠和追随他们的领袖,且必须立下四个誓言:不掠夺牲畜;不为金钱而拒绝请求;不言退缩,即使对手人数多出十倍;不为家族成员报私仇。他们必须宣誓为了事业放弃个人家庭。勇士团同伴呼喊战号时只要听到就必须回应。
: M; e! q1 ]8 M2 _6 Y: f: P2 f* o5 P% c" J. A3 n& j
  费奥纳名义上是爱尔兰王国的守护者,但入团誓言效忠的对象却是费奥纳骑士团团长而非国王本人,它保卫国王,但其本身并非王军。9 p4 ^, e' d, G1 \' Y

- \& Z. W6 ^2 m) T& y' P3 g  随着时间流逝,芬恩与国王康马克·麦·亚特=之间的也渐渐出现了嫌隙,他的女儿格兰妮和芬恩和亲未成,再加上费奥纳的实力越来越强大,至尊王认为这股势力已经对王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4 {3 `1 c, j8 b; K7 F
7 A( z9 t( X4 l9 u5 [  芬恩率领费奥纳骑士团前往唐纳塔之子德克家中赴宴,但很快就有人将这里团团包围,不停地往屋里扔火把欲将芬恩等人烧死在屋子里,领头的正是国王康马克的儿子卡布利(被称为利菲河的卡布利,可能因为利菲河一带是他的封地。利菲河如今仍然流经都柏林的中心),但这场阴谋被芬恩的部下迪卢木多·奥迪那挫败,暗杀者们也被迪卢木多杀死。3 R' r( V9 M0 W( I( Q6 G

/ K9 n, g/ i  m0 a( P  这位太子在继位后再次率军与费奥纳勇士团对战,他的从众包括塔拉的人,布莱吉亚平原的人,米斯省的人,还有卡曼地方的人。塔拉不用说,当时的首都;布莱吉亚大平原横跨今天的米斯郡,一直延伸到都柏林;米斯省是的米斯郡与西米斯郡;卡曼在伦斯特省北部,基尔代尔郡南边。1 M* b, o4 L  H
8 K7 F/ k- g( i  t8 @7 y
  两方打得两败俱伤最终同归于尽。整个费奥纳几乎全军覆没,奥斯卡等勇士团精锐全部阵亡,只有莪相和卡尔特幸免于难。
; N6 k' v2 p- W( a) T) y
  Z2 d8 z* z; u4 S1 o8 k- s  费奥纳骑士团的灭亡不仅仅是因为王军的攻击,还因为内部的分裂。费奥纳在和平时期分为三个战团,战时则为七个,各分团长都是某部族的族长,也许叫酋长更准确些。尽管费奥纳成员来自各个部族,但实际上只有两大派别:芬恩率领的拜森或巴斯金部族(Clan Baiscne/ Clan Baskin)与高尔率领的摩纳部族(Clan Morna)。两派争斗夺权是意料之中,更别提高尔还是芬恩的杀父仇人了。拜森部族的势力范围是伦斯特省与爱尔兰南部的芒斯特省,摩纳部族的势力范围是北部的康纳特省,国王的御座虽然在自北伦斯特分离而出的米斯,但他的祖籍也是康纳特。后来费奥纳与王军对阵时,摩纳部族选择支持了王军,背叛了费奥纳。0 ]$ q0 l. d& x( |- f

4 Z& G7 }" q, [" `3 B  关于芬恩的死有很多种传说,迪卢木多之死使芬恩丧失了在整个军团中的威信,他被迫离开那里,最终在一次过河时被水怪袭击而淹死。另一个版本是“芬恩没有死”,和亚瑟王传说中的那位传奇国王一样,很多人相信这位爱尔兰的英雄沉睡在都柏林(Dublin)城下的洞窟里,其他幸存的费奥纳骑士睡在他周围。一旦爱尔兰有难,他们就会醒来,为祖国而战。4 R7 i! @. @3 c/ y" E; E7 j
" @3 B$ U4 o. U/ u; x) z6 v
  ④梅尔顿的历险6 ]# E  M) e5 Q

: U  B6 h7 |5 X; i6 m1 W  梅尔顿(Máel Dúin),英文译为Maeldun,他被誉为古爱尔兰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他带领武士们远洋历险的故事已成为神话传说中的经典。
9 ]! {* I3 p/ |: V: |8 Z
5 G* g0 s4 X5 {1 [* S* T& s: I  梅尔顿的父亲是艾伦安岛上的首领,母亲是一名爱尔兰修女。在他的父亲带兵袭击爱尔兰时,洗劫了当地的一所教堂并奸污了这里的修女,但他在归程路上被一伙海盗所杀。不久,那名修女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则由当地恩格纳特(Eoganacht)长官的妻子,也就是这名修女的姐姐抚养长大。
9 z# o/ K# ]( b8 Z9 x$ \
* W; t; C' I# S/ W: M  梅尔顿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他在各项比赛和试炼中都表现出众,他也富有吸引力。但是,一些年轻人对梅尔顿十分嫉妒并奚落梅尔顿并非是长官妻子亲生,他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他询问了自己的“母亲”并知道了自己的生母与生父。于是,他开始了自己复仇计划。德鲁伊努卡(Nuca)为他造了大船并为他选好了航海的吉日,接着梅尔顿和他的兄弟以及17位武士组成船队踏上了漫长的复仇冒险之旅。1 P& r, K8 I9 W, E4 w* B3 {* O

0 n) |( V3 k' ?/ m* f8 s7 ?/ B  梅尔顿一行先是到达了仇人所居住的地方,但他们并没有找到真凶,于是他们选择继续远航。
1 n" u& R5 l' V: p/ w  o5 z+ G9 v& Z& w5 ?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梅尔顿发现自己离爱尔兰越来越远了,他们一连几个星期都没有发现任何陆地。不久,有船员望到在极远处有一个奇怪的小岛,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兴奋的登上了岸,可是很快他们就恐惧的跑了回来,原来这个地方是“巨蚁国”,岛上到处都是巨型蚂蚁,他们身形巨大几乎能把船员全部吞入腹中。船立刻就离开了这里。接着,他们又来到了“飞鸟国”和“巨马恶魔国”。在“巨马恶魔岛”,他们看到了无数怪异的动物和无比巨大的飞马,这些马又大又丑而且性格暴躁。
$ V7 ~  U: x. c( y- G- C/ ?% c# N# D& R* ?1 F9 j
  几天后,他们在海面上发现了一个漂浮着的房子,于是好奇的船员们走了进去。房子里空无一人,但却吃喝俱全,甚至还有舒适的床,水手们在这里享受到了美味的大餐。
5 k! H8 _) R" R! k
- w5 h5 U* Z) E( p  他们离开后,梅尔顿发现海上有一根直插云霄的巨大银柱,银子制成的网从柱子上落入海中,梅尔顿的船员们在经过银网时每人都剥下一片留作纪念。2 H' ^7 u- `3 n! `+ r+ O1 ~5 F9 ?

0 Q- b6 T0 O" @. ~  但危机很快重现,不久他们登上了一个遍地鲜血的小岛,岛上的动物互相撕咬,他们还看到了会变换颜色的羊群和一只沉睡在一望无际平原上的巨猫,有一个船员想靠近点看个究竟,那只猫突然惊醒一口吞掉了他。( U( V7 H9 s4 P! g

8 M' T2 m+ u5 Z* U: `0 g  之后,梅尔顿一行途径了很多岛屿,看到了很多奇闻异事,如下鲑鱼雨、涌出牛奶和酒的井、永不停息的恐怖笑声、孤独的巨人铁匠、玻璃海洋和身上都是火焰的怪人族! p& g, V9 w& A' x3 N  h/ Z& |* B
- S5 S% T/ F8 V0 f6 {+ g# o9 [
  最后,梅尔顿找到了真凶,但他却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8 P9 C' A8 v; ~3 w( S0 G6 F$ m
' \/ @& R* U5 V/ Y/ u# C7 ~  四、不列颠传说
7 ^, l5 M- H! g; R
; `( M; R4 c; t% p5 e, e9 E  简介- a* d; S& n3 I/ W5 M9 m3 H

" A2 q7 a# h5 x0 P  《马比诺吉昂》包括十一篇中古世纪威尔士的散文故事集,然而它的名字 "Mabinogion" 却来自第一位英文译者的误解。现指的《马比诺吉昂》其中包含四篇最具神话性的故事,被称为《马比诺吉昂的四个分支》("The Four Branches" (of the Mabinogi)),而此四篇分支故事的最后都会有一段结束词:“就这样结束了马比诺吉的这段分支故事”"Ac y uelly teruyna y geing hon yma Mabinogi",由此第一位将此散文集全数翻译成英文的译者夏洛特·格斯特女勋爵(Lady Charlotte Guest)更将另一处地方出现的威尔士语 mabynogyon 视为 mabinogi 的复数,并以之为此故事集共十一部故事的总称 "Mabinogion"“马比诺吉昂”。
) m( Q( j; w$ M! ]& L! w# j/ G; t0 m6 Y# r" R7 j4 T$ j& j* `
  然而实际上 mabinogi 应只单纯指《马比诺吉昂的四个分支》而已,但 "Mabinogion" 这名称仍因此沿用至今,并被视为整部故事集的代称。对于 mabinogi 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 mabinogi 应派生自威尔士语的 mab“男孩、儿子”,由此衍伸出 mabon 或 meibon“年轻男孩”,而 mabinogi 即为“男孩的故事”,而凯尔特语言与文化专家 —— 艾里克·P·汉普(Eric P. Hamp)教授则认为 mabinogi 一词乃与一位凯尔特神祇的名字“马波诺斯”("Maponos",此字与威尔士语的 mab“儿子”、高卢语的 mapos“年轻男孩”和古爱尔兰文的 macc“儿子”同源于原始印欧语的 *makwos)有关;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 mabinogi 乃派生自 mabinog,意思是“追求吟游诗人的荣耀”。
- ]: \& B9 P" H
( f! A, j4 e1 e# u8 |9 x  时代背景6 g9 C* s7 e1 m3 p6 y! I
. X8 s1 q/ O: T& ]3 Z$ D4 _' F+ b5 V
  《马比诺吉昂》(Mabinogion)的故事出现在两份中世纪的威尔士手稿中,分别为:写于大约1350年的《莱德西白书》(英文:the White book of Rhydderch,威尔士文:Llyfr Gwyn Rhydderch),和写于写于大约1382年—1410年的《赫格斯特红书》(英文:the Red Book of Hergest,威尔士文:Llyfr Coch Hergest)。虽然这些故事的一些部份保存于一些13世纪早期的手稿,但是学者们同意这些故事本身比现存的手稿还要古老,却对于它有多古老仍众说纷纭。依据语言学和历史的论点,Ifor Williams爵士所认定的年代早于1100年,但之后Saunders Lewis的论点所向前确定的年代数字是为1170到1190年之间;T.M. Charles-Edwards在一封寄给Honourable Society of Cymmrodorion的信中,讨论了两者观点的优缺点,并且批判持两造观点的学者,他注意到了这些故事所用的语言最契合于1000年至1100年的这段期间,虽然还有更多必须的研究工作要做。  F5 ], L8 b8 U$ o6 w6 u# S* Q' Z
! G$ {6 Y. T1 H4 y9 h# ]
  《马比诺吉昂》的年代很重要,若可表明它的写作年代早于Geoffrey of Monmouth的《不列颠列王纪》(Historia Regum Britaniae),那么这些故事的价值就在于可做为加强威尔士文化早期民间传说存在的证据。
0 Y, o0 q8 ?0 ?6 @" v: s5 }* G$ [  v3 z/ Y" {$ M/ l6 i1 h
  故事4 B1 P7 n4 y: ~1 k
2 m6 g* i  a; e# `" j
  ①马比诺吉昂的四个分支
6 q& ~1 O( B) M2 A" D
9 @9 w0 [; ~* X/ Q  包含于《马比诺吉昂》故事里面最具神话性的故事集被题为“《马比诺吉昂的四个分支》(The Four Branches of the Mabinogi)”
6 b" Q- Z9 a' r% O1 `  ], @' T9 X* X, H* D& y9 z
  戴伏德之子皮威尔第一个分枝,戴伏德之子皮威尔(Pwyll, Prince of Dyfed),说明戴伏德(Dyfed)王子皮威尔(Pwyll)和安雯(Annwn,地下世界)的统治者Arawn在一年的时间内交换领土,击败Arawn的敌人Hafgan,并且在他回程的路上遇见一个拥有一匹别人追不上的马的少女Rhiannon。在Gwawl的牺牲中,他设法赢得她的鼓掌。Gwawl是Rhiannon的未婚夫,并且她为Gwawl生了一个小孩,但这个小孩在他出生后即快速消失,Rhiannon被指控杀了他的小孩,并且被强迫将客人背在她背上以做为处罚,这个小孩被一只怪兽带走,并且被Teyrnon]]夫妇所救,这对夫妇将他带大并视如己出,并根据他的金色头发而将他取名为Gwri,直到他和Pwyll的相似之处变得明显。他们将他还给他的亲生父母,Rhiannon因此被从她的处罚中解放,并且给这小孩重新命名为Pryderi。  c* E- J, t' L  \
$ k- z  G$ z2 g9 W
  Llyr的女儿Branwen在第二个分枝里,英格兰王Bendigeidfran (aka Bran the Blessed)的姐妹Branwen正要和爱尔兰王Matholwch结为连理。Branwen同父异母的兄弟Efnisien借由伤残他的马匹来羞辱Matholwch,但是Bendigeidfran给了他新的马和财宝,包括了一个能让人起死回生的锅子于补偿中。Matholwch和Branwen有个叫Gwern的儿子,但Matholwch开始亏待Branwen,打她并且使她做苦工。Branwen训练了一只掠鸟来传讯给Bendigeidfran,使他和Matholwch打仗。他的船在海中穿越了爱尔兰海,但Bendigeidfran涉水过时,他太巨大了。爱尔兰提议和解,并建造一个足以娱乐Benedigeidfran的房子,但在里面他们吊了数百个大袋子,Efnisien得知他们包含了面粉,当得知里面实际上隐藏了战士时。Efnisien借由挤压袋子杀了那些战士。之后,在宴会上, Efnisien丢掷Gwern于火上然后战斗就爆发了。看到爱尔兰人用那个锅子来复活他们的死人,Efnisien躲在尸体后面并且毁了那个锅子,纵使这个努力使他牺牲了生命。只有七个威尔士人从战斗中活了下来,其中包含了ryderi, Manawyddan和Bendigeidfran,Bendigeidfran他被一只毒矛给予致命的一击。Bendigeidfran要求他的同伴将他的头切下并且带回不列颠。Branwen死于回家时的悲痛。五个怀孕的女人存活下来,并藉着他们的小孩来回复爱尔兰的人口。
% K1 ]1 l* i# |+ L( w7 f0 ?
1 s) F, Y9 G+ ~1 p$ c5 E( n( b: c) i  Llyr的儿子ManawyddanPryderi和Manawyddan回到了戴伏德, 在那里Pryderi和Cigfa结婚并且Manawyddan和Rhiannon结婚。 然而一团雾气降在了那块土地上,使得整个地区变得空荡且荒凉。这四人为了彼此协助,他们先打猎,然后他们去英格兰,在那里,他们让一个活着的人制造当地工匠无法制造的马鞍、盾牌和鞋子,然后带着他们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最后他们回到了戴伏德并且又当起了猎人。在打猎时,一只白色的野猪领导他们到了一个诡异的堡垒。Pryderi不听从Manawyddan的劝戒而进了去,但是并未回来,Rhiannon进行调查并且发现他紧握不放一个碗,并且不能说话,这个不幸的命运亦降临于她,然后这个城堡消失了。Manawyddan和Cigfa以鞋匠的身份回到英格兰,但是再次地,当地人将他们赶出去而他们回到Dyfed。他们种植了三块田的小麦但是在第一块可以收成之前它就被毁了。第二天第二块田被毁了。Manawyddan保持对第三块田的监视然后当他看见了它被老鼠毁的时候他抓住了他们的领袖并决定家它吊死。一个学者,一个祭司和一个主教将会依次给他礼物若他赦免那只老鼠,但他拒绝了。当问到他他要什么以使这只老鼠能被规还,他要求释放Pryderi和Rhiannon以及使那股笼罩着戴伏德的魔法力量消失。主教同意了,因为那只老鼠实际上是他的老婆。主教他展开了对戴伏德的魔法战争,因为他是Gwawl的好友,Gwawl就是Pryderi的爸爸Pwyll羞辱的那个人。
2 ~% i6 [% X6 G7 ^, U: v8 ^4 A4 N5 @
  Mathonwy的儿子Math正当Pryderi统治南威尔士的戴伏德时,北威尔士Gwynedd正被Mathonwy之子Math统治。他必须由处女来支持,除了当他在打仗时。Math的外甥Gilfaethwy正和Goewin─MATH的立足者─谈恋爱,然后Gilfaethwy的兄弟的Gwydion戏弄Math,使得Math和Pryderi发生战争,因此Gilfaethwy得以接近她。在一场格斗中Gwydion杀害Pryderi,并且Gilfaethwy强奸了Goewin. Math和Goewin结婚以保护她不受屈辱,并且放逐Gwydion和Gilfaethwy,把他们变成一对breeding的鹿,然后猪,然后狼。三年后他们变回人类并且回来了。Math需要一个新的立足者,而Gwydion提供他的姐妹─Arianrhod,但是当Math用魔法试验她的贞操时,她生了两个小孩,其中一个─Dylan,立刻被带到了大海去。另一个小还被Gwydion扶养,但是Arianrhod告诉他这个小孩将不会有名字和arms除非她将这两样东西给这小孩,她并且拒绝了这样做,但是Gwydion戏弄她使她命名这小孩为Llew Llaw Gyffes并且给他arms。她告诉他这小孩将不会有任何生活在地球的种族的老婆,因此Gwydion和Math给了他一个花做的老婆,那老婆名叫Blodeuwedd。但是Blodeuwedd和一个叫Gronw Pebyr的猎人陷入热恋,并且他们计划杀掉Llew。Blodeuwedd戏弄Llew使Llew露出那个可以让他被杀掉的中间部位,但是当Gronw试图从事这个行动时,Llew逃了并且变成了一只老鹰Gwydion找到了Llew并且将他变回人类然后将Blodeuwedd变成猫头鹰。Gronw提议补偿Llew,但是Llew监持归还那个攻击他的碗。他用他的矛杀了Gronw,Llew丢那个矛相当地用力因此那只矛穿越了Gronw所躲的那个石头.* J  Q& u7 h* N5 q
+ v6 e0 J/ [  t' C0 C) R5 Y. F' p
  ②亚瑟王与圆桌骑士9 v4 x# N# H! v- Q

# H$ x4 o; a7 C" t# F( _7 J0 b7 L  圆桌骑士是传说中不列颠伟大的国王亚瑟王(King Arthur)所领导的高贵骑士。他们那伟大的行为与事迹,被后世的很多作家所歌颂。( n& s6 g% _4 U2 b6 Y! ?
' ~3 q* U* f1 s% u
  '700')this.width='700';" title="凯尔特神话">- s6 {1 q' f' }' N" n$ w

  L6 @! ]3 e( Y  }8 _  描述:005.jpg
8 r% c! W9 w0 ~4 g7 B' J# o# }% {" [3 q8 g( u3 Y; n; E- e- g" z
  圆桌骑士; g& X  @, H6 f. s4 E( X

' ?5 r0 e0 Z6 W- i4 ^  圆桌骑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是传说中不列颠君王亚瑟(Arthur)所领导的一群优秀骑士。相传,亚瑟王的王后格尼薇儿(Guinevere)的父亲King Leodegrance of Cameliard有张巨大的圆型桌子,供他麾下的骑士聚会使用,在与王后结婚时亚瑟从他那里得到了这张巨大的圆桌。
3 x0 q: V  R, _6 ]$ U9 _0 o( f5 ^4 o6 g4 @0 M% t
  圆桌的含意是“平等”和“团结”,传说亚瑟王的骑士最多时曾达到150名。骑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圆桌上议论国内事务。虽然他们也会因为政见相合或相左而形成一些派系,但只有在圆桌上才没有地位差异和君臣之别,每个人都被允许自由发言。但其实圆桌也并非完全平等,前去寻找圣杯的骑士珀西法尔(Percivale)最初就与较为低等骑士坐在一起,后来被人引到那个“危险席位”的旁边就座,这个位置后来给了最纯洁的骑士兰斯洛特(Lancelot)之子加拉哈德(Galahad),他最后找到了圣杯。" a" t# ^" I, K3 u0 f" O
$ Q6 e- i3 n9 g* k$ o7 A4 Q
  15世纪的英国作家托马斯·马洛礼(Thomas Malory)将骑士条例描述为:% }6 [- w# E# ?5 r( Y

. `6 }" d& Q2 o( q  1.永不暴怒和谋杀1 S1 U: X+ N: R2 @, ]. G1 u
2 G& U" r6 A' T8 k
  2.永不背叛
0 q! C- k3 l* ~% x0 t/ C! ~
$ C. [( g0 o9 x  3.决不残忍,给予请求宽恕者以宽恕# x* i0 e* L0 r" f2 r
2 r7 _4 d7 |+ D$ b; }8 Y4 n
  4.总是给予女士以援助
4 b- R8 r+ J. ]+ u
& J  T6 F8 a9 J$ Q  5.永不胁迫女士
3 d) k+ j5 I% m5 f3 y, ?$ Q& D  N) b
  6.永不因为爱或言辞之利卷入争吵而战斗
. h/ A3 L8 ~2 d8 M4 Y) F6 j% A' `
4 u4 [. c- {3 c. x+ T3 z6 e  '700')this.width='700';" title="凯尔特神话">0 w, |; X3 S0 a7 w
8 m0 [/ f( w1 y/ d
  描述:006.jpg% {8 g' W  Y$ ?; w

' z% U5 C, y# P! F  亚瑟王与圣剑
7 g, i6 E/ n7 J4 U) r, h
2 `" b, {! N2 Z! {  亚瑟王的故事是在凯尔特神话分支中最着名的传说之一,亚瑟王(King Arthur)与追随他的圆桌骑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故事在西欧地区广为流传。因为这些故事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所以它们才会在很短时间内被中世纪的欧洲地区接受和传播。+ Z0 v( y* O$ u- T8 w5 w1 ^+ v" N
) |1 W; v3 S; M" c6 z
  传说中,亚瑟王(King Arthur)亚瑟·潘德拉贡(Arthur Pendragon)【罗马名为阿托利斯(Artorius)】是其父尤瑟的私生子,后来其父听从大魔法师梅林(Merlin)的建议,由他将阿托利斯寄养在普通贵族家里。在成年后因拔出了选王的石中之剑(Caliburn)而被选为新的国王。后来他又从湖之仙女那里得到被称为“王者之剑“的圣剑Excalibur。2 x4 j5 T; `$ \

) `, O  Y- C/ H' O, |, C  从公元一世纪开始,不列颠长期处于罗马帝国的压迫下。公元500年左右,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萨克森人又大举入侵,烧杀抢掠,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率领不列颠人民奋起反抗,通过十二次战役最终成功击退了自北面来的萨克逊入侵。最终在巴顿山之役的交战中一举击溃敌军,将所有外来入侵者驱逐出不列颠。
4 f5 e+ U$ L( }- Q, E
. z9 g. M+ \# J+ W, a  K  期间,圆桌骑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成为王国重要的一个部分。传说亚瑟王的骑士最多时曾达到一百五十名,骑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圆桌上议论国内事务。虽然他们也会因为政见相合或相左而形成一些派系,但只有在圆桌上才没有地位差异和君臣之别,每个人都被允许自由发言。在这张富有传奇色彩的圆桌上发生了许许多多传奇故事,其中就包括寻找圣杯。5 d0 m+ T( h: m2 a) b
4 x* r4 t# {1 d3 }$ @
  之后,亚瑟王娶了桂妮薇儿(Guinevere)王后,但她和自己手下优秀的圆桌骑士兰斯洛特(SirLancelot)产生了爱情。之后,王后在要被亚瑟王火刑时被兰斯洛特救走,逃往法兰西。" p" U% {; f7 S; F9 R8 U( l' w0 Z/ Z$ v
$ p! F4 m" m2 ?5 b  j* ?
  亚瑟王本来就对王后被拐的耻辱耿耿于怀,加之高文怂恿,决定率军亲征。但在亲征期间,自己的骑士莫德雷德(Mordred)发生叛乱。亚瑟王闻讯后急忙赶回不列颠,在双方进行对策和谈时,有一条蛇悄悄爬到了一位骑士身上,那骑士拔剑欲把蛇给斩断,于是印证着一场血腥的战争随之爆发。
  s* Y$ z  e# E# A4 ]1 N; O9 ?) U+ @" m: e
  在卡姆兰(又译剑栏)(Camlan)战役中,双方军队血流成河两败俱伤。亚瑟王最终用圣剑Excalibur杀死了莫德雷德(也有说是用长枪Rhon Gomyniad),而自己也受到莫德雷德的致命一击。
& p% M! c( ^: E- I" F
, O8 v* S6 S) q# G# Z9 V+ o  在让自己最后的骑士贝狄威尔将圣剑扔回圣湖后,亚瑟与世长辞。但更多关于亚瑟王传说的文献中讲述,据说濒死的亚瑟王被三位神秘的仙女用船载向Avalon(阿瓦隆),传说他最终葬在那裏,而人民都相信亚瑟王并未死去,他会再度回来拯救世人。4 s3 A. Z4 v* K- N

1 A" f, q+ W8 q- {" w9 a1 O0 h2 @  ③寻找圣杯的传说
" R6 w8 Y: s- N) s) I$ T6 C3 L  J  Q" K
  在凯尔特神话的其他分支中,威尔士和英格兰盛行亚瑟王传说中,随着基督教在现实世界中的升起,它在故事中也成为了关键的要素。寻找圣杯就是最好的例子。
8 y! ^7 i+ ]8 @; m3 z2 L! L6 b  ~5 U& E* D) O
  同样是神圣的容器,在更加古老的凯尔特传说中,我们只看见神奇的大锅,而在亚瑟王的故事里,它已被用于最后晚餐和盛过十字架上的基督之血的杯子代替。相传圣杯是被亚利马太人约瑟夫带入不列颠,后来失落了,成为圆桌骑士争相寻找的宝物,演化出“废王”或“渔王”布隆(The Maimed King or Fisher King Bron/Bran)与诸多骑士的故事。
8 }8 }+ _  {% M% D/ E( a! N: N2 g7 M
( a  t- h# Z$ T9 W: B1 K. ^/ F  时间推移,亚瑟王的领土在不断扩大。传说,他统治了法兰西,随后最终击溃日渐衰落的罗马帝国,在罗马大圣堂接受主教的加冕,这是亚瑟王传奇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段日子。之后,亚瑟王的兴趣开始转移到寻找传说中的宝藏上。他手下的骑士们或出于受命或出于自愿,相继离开都城卡梅洛去寻找传说中的圣杯,这些人大都有去无回。就这样,圆桌上的骑士越来越少,强大的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S& x% h- D9 D: X
) R  t6 g2 K! G$ u, I8 T; p7 @- S9 e: _% N
  关于“圣杯”传说的最后,圆桌骑士中最终寻到圣杯下落的是三位骑士:最世俗的勃斯(Bors),最单纯的帕西法尔(Percivale)和兰斯洛特之子最纯洁的加拉哈德(Galahad),但其中只有加拉哈德能够捧起它——“双手间如同捧着基督的圣体”,在他捧起圣杯的刹那,无数光辉的天使降临带他的灵魂迎接入了天堂。, z9 k) Y  e1 d: h& Z& o
# R- S- c$ {' j- i: y! b* ?& n8 M
  五、体系特点
8 O, h& C2 P9 M0 {/ B# u
# r0 ]+ G5 z* @0 C- s9 T  Geis
, l& C5 u. R9 b6 [7 G3 l
* U  D+ L+ i% f7 |6 V% J  geis是凯尔特神话中常出现的东西,也可拼作geas/geiss/ges,复数形式geasa,译作怪忌、禁制或誓约。8 m+ @  k7 o( D/ x! Q# s4 q3 ]5 G
( _5 h: k6 a* m' e
  它在凯尔特神话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却又是最隐秘的部分。
0 p9 r' j# h# x+ x9 @) J) I5 ]. O- O4 g/ [4 a  T7 t, L
  geis是凯尔特战士们的神圣誓约,无论是自愿发誓许下或是他人用法术或誓言立下,基本上不可违背。它是神话英雄通常不为人知的禁忌或致命弱点。3 {) J9 f  ]* `. W

9 r5 o% |2 s1 v: C  比起夺命诅咒,它更像是“XX情况下,不可/不应/不能不如何做”这样的严格行为规范。英雄和勇士加入神圣的团体或得到什么超自然的赠予时,通常都会有禁制加诸于身。它有予以加持祝福的一面,也有设限抑制的一面,遵守则得益,违背则受害。施加在人身上的geis越多,遵守起来便越复杂,因为誓约禁制经常要求被施加者用一种禁制去弥补另一种禁制。1 F7 h7 A) f- J3 }
# ?4 i( ]( _7 g, h& c
  geis是带有魔法力的禁令,通常只有德鲁伊阶层了解并由他们来发出,这类条令具有超自然的束缚性,因此在较早的民间传说中都将之等同于法术或咒术。整个相关系统是如何运作如今无人得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下禁制的人地位越高,其束缚力越强。
  B# A2 ]: k1 u! V7 k- k& w2 Q$ p0 H2 U: H: W0 j
  因为geis而获得力量,却反被geis杀死的英雄不计其数。geis甚至影响了后世的英国文学,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就是被geis反噬的一出悲剧,虽然莎翁并没有沿用geis 这个词汇。《麦克白》的主人公麦克白是苏格兰国王邓肯的弟弟,他曾得到了女巫的帮助助,借助女巫提供的类似geis的能力知晓了自己飞黄腾达的未来,并相信“没有任何活着的男人或女人能够伤害麦克白”的誓约禁制。但这个最后推翻了国王的“英雄”却成了暴君,不仅被女巫抛弃,同样也被自己的人民抛弃,geis的杀伤力可见一斑。3 D& S" i' c/ G- X9 o& J1 N

! W" L! c# s% c3 N# B  神话中的“彼世”
# [$ Q0 Y! T( y' d+ B/ i( I8 R: g( s* X& r3 R9 V# _
  在凯尔特神话中,“彼世”(Otherworld)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居住着神灵、精灵和仙女,也有丑陋恐怖的巨人和怪物,是灵魂转世之前所暂居的乐园。凯尔特人的彼世和希腊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地府”(underworld)不同,并不是一个死者居住的阴暗世界,它们通常是位于神湖、海岛、森林和高山上,是灵魂们在转世之前暂居的乐园。这些地方有的金碧辉煌宛如天堂,但有的却阴森压抑仿佛地狱。" [- [) X. e* q0 r9 k2 K6 r: Y) [
4 l+ o. d& m" o& Q. y+ x# J' D
  人类的”现世与"彼世"仅一步之遥,先知、吟游诗人可以在这之间自由穿梭,来去自如。也有一些英雄在那里得到了过人的本领和强大的武技,比如无所不知的芬恩·麦克库尔(Fionn mac Cumhal)、无所畏惧的探索者梅尔顿(Maeldun)等。
, R# E) j9 \5 D' Q4 c8 M" i6 ^* N/ |) p$ @: Q
  "彼世"里的王国有些隐藏在森林或者大海的深处金碧辉煌的地府天堂,有些则是漆黑阴郁的炼狱。很多英雄认为通过水路和小桥方能到达那里。0 Q+ ?! B- R5 M) W7 I. M

9 S$ w6 [8 n; O  凯尔特的勇士们在出征前都会拾一块代表自己的石子,一起堆在战场的边缘堆成小丘。当战斗结束后他们各自取回自己的石块,余下的留在原地,聚拢起来像个小小的坟包。他们认为,那些是牺牲的战士就是战争女神莫瑞甘(Morrigan)拿走的祭品。. [) \. m( G$ K. n$ e7 d+ E

) l$ p. K0 F( O7 ]  “先知”和“圣者”
- q& w' r# ^; i( x2 |' Y/ B3 d
1 D1 ^( H2 Y+ i9 P7 m  o6 d' p  在凯尔特神话中,圣者和巫师往往也是预言家和先知,他们同时也是生灵和亡灵,“彼世“和”现世“之间的桥梁。除此之外,许多德鲁伊也是凯尔特神话中各部族首领的军师与先知。”德鲁伊“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古代凯尔特民族政治与精神之魂,他们身为先知的同时也是道德与法律的导师。
: |( F, T6 M6 a1 V/ ~9 w4 w/ Q1 Y. V8 o( T
  '700')this.width='700';" title="凯尔特神话">
) ^6 r9 ^. O& d2 j& Z( j/ k1 w+ R6 c. ]. s( o: b  H' i
  描述:007.jpg
$ T/ }& X+ \+ p; e0 {& E7 H) b6 F$ P( @4 m% Z, i, Q' D
  巫师与先知3 m7 V/ d0 R+ z

1 |! P" v) F( t2 J+ x& j$ ~+ A  其中着名的如亚瑟王传说中的梅林(Merlin),阿尔斯特传说中的凯斯巴(Cathbad),费奥纳传奇中的范格斯(Finegas)等。# h6 G0 n) c8 @% @  L1 S
  e% Q2 M; \. O! `+ i, P  @
  梅林是亚瑟王的导师,也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先知,他的名望和本领非一般的德鲁伊能比。他的辅政使亚瑟王在位期间建立了众多的丰功伟绩。凯斯巴是北部国家阿尔斯特国王康奇厄伯·麦克·涅萨王(Conchorbor mac Nessa)的军师,他预言了伟大的英雄库丘林的命运。范格斯是传奇英雄芬恩·麦克库尔的导师,他将强大的武艺传给了这位英雄,同时他还将带有世上所有智慧的鲑鱼送于了他。
: z, U' D/ V7 J3 v: D
& ?, d  P" w& F9 Q  他们大都与人为善,但也有利用他们的奇特力量在人间为非作歹,使生灵涂炭的。如亚瑟王传说中的摩根(Morgan)、卡拉丁等。; s! Q9 Q; D; `" x" _: l
9 W1 j# f! p4 h/ N9 _' c
  “魔法”与“巫术”8 u. l3 b; R/ c( v. y& v2 F  N3 O9 Z5 B
7 r; J0 _: W+ w+ U+ W( s% u1 \" [
  凯尔特神话中充满了魔幻色彩。”彼世“的奇妙与神秘洋溢在湖波森林之间,或表现在众神带有魔力的魔戒和神剑神器上。在人间,吟游诗人、德鲁伊和一些大英雄们都拥有魔法的力量,他们要面对怪物、巨人和恶魔的威胁,这些魔法往往使他们转危为安。
; q7 x# b1 B) ~% A' H' B7 ~" X& M) Z3 w# E/ T9 K
  吟游诗人的歌声也是一柄利器,歌声可以唤醒敌人使他们烦躁不安,也可以让他们入眠一觉不醒;德鲁伊们可以将自己或别人变成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也可以呼风唤雨来召唤异兽。
- n& X: G1 ^' R! C% ^& Z( D4 I% c# P! N
  另外,带有魔法的强大武器也是在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的。0 e& p4 G7 O6 M$ \9 L
5 P5 G6 Z6 P! u2 Z7 L; R+ f
  游吟诗人% |, X) m! O# d
# X' Y; E( e" Y, h! R" Y) _# L
  游吟诗人们并没有把传说分成不同的部分。所有的故事被按照以下的标题收集在一起:出生,私奔,历险,旅行,战争,盛宴,求爱,幻想,奇袭,侵扰,毁灭,屠杀,侵入,爱情,远征,洞穴,死亡,围攻,狂热。而且这些故事的吟诵是要应景的。
5 J4 o, E. h. `2 _$ l! Q; B, A' T" V1 O* `$ z$ `, ]! y- {/ Z; ]
  Peter Pehrson
% \( B. y. g" C5 A! S) \5 P( V
% j! `& V, t  D' N' C0 i' L  在民间故事中Balor和她的女儿恩雅的名字就象其他神话人物一样被保存下来,但是Lugh的父亲的发音好像是MacKineely; Lugh自己的名字已经被忘记了,并且Balor的死在某种程度上与古代神话不一致。在这里这个重写的故事里古代的名字和神话轮廓被保存下来,但是根据需要从民间传说中补充了一些,但从中省略了那些与古代神话相抵触的现代特征。他是神话中十分重要的组成。
+ e8 ?# x' W) x: L3 |5 P; x, B
9 T, N0 g( X* G9 ~8 |  g5 Y  Epona
4 Q+ [" }/ }" y4 ]8 A+ u/ Z# ^9 O! T( z7 F: Y
  Epona这个名字是从凯尔特语马这个词得到的。她是一个形象与马有关的凯尔特女马神。很多的专有形象是在罗马时代在整个凯尔特人世界里建立的。她尤其在高卢(的法国和比利时)和莱茵河地区被崇拜,另外她也出现于英国、南斯拉夫、北非和罗马。在这里他在12月18日有一个节日,所以,她也被帝国的首都正式接受了。对Epona崇拜的特殊兴趣出现在她的形象中。实际上,她总是被她的马的同类所代表。Epona肖像画法主要被分为两种:最主要的是女神侧骑在牝马上的描述。在其他的主要描述中她在两头马之间。象征着丰收与富饶。4 J4 E3 x4 v, F
% O/ a  a, R$ h! g
  Amergin和德鲁伊教! ^! R! q( r3 @8 A# x

$ G4 k% D9 p, z" Y  D  第一个德鲁伊,Amergin来自古西班牙海岸。在爱尔兰海边登陆后,他吟诵了一首诗,歌曲‘La Sonadora’的歌词就是以这首诗为原形的。
  N6 G# q6 j* R! ?# |  e; W( x0 ]: s' {, }: d4 S. `- S
  跟据爱尔兰古代编年史,德鲁伊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这个国家最早的殖民者,他们都属于Japhet部落。
# w7 d6 q) C. k- y6 g8 h6 Y" C* J* c) u, n5 P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Milesian(爱尔兰人)。根据传说,这些人也属于Japhet族,从Scythia进入希腊、再到埃及、西班牙,最终在公元前1530年,在Tuatha De Danann统治200年后由西班牙到达爱尔兰。在这所有的海上迁徙过程中,德鲁伊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Caicher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据说他已经预见到Erinn(爱尔兰的旧称)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
1 O! x7 r! o0 n: O# Z( k6 c7 F2 h# t: E
  到达爱尔兰时,Milesian的首脑是Uar,Eithear和Amergin。Amergin是一个姓Glungel的Milesian修士,他是远征队中的诗人和法官,虽然不是专职的,但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德鲁伊。尽管他不是爱尔兰所知道的唯一的德鲁伊,《Leabhar Gabhala》(又名《侵略史》)认为Amergin是爱尔兰盖尔人中的第一个德鲁伊。( I. N2 n6 O  _2 G7 G2 D& j3 N% C
. _3 W# m) t/ M  A
  第一批移民在Kerry登陆,很快就向Tara山进军,那里是爱尔兰国王们的所在地,在那时被Tuatha De Danann占领着,显示了他对爱尔兰的最高权利。其他国王们推说他们不知道这次侵略,如果他们知道,将会阻止它。这样他们为Amergin提供了机会。
9 q& N5 {8 G. X) h2 n% l( i
: [7 u  i2 Z; X9 P8 ^; e/ N  Amergin! T$ {' r2 k- S5 {( n

, u' z* O' }5 ~% R9 a! |8 c  在一份十五世纪的威尔士手稿中,我们发现了一首由吟游诗人Taliesin所做的类似的诗,他在是有名的《亚瑟王传奇》中被称作Merlin。梅林可以说是人们最熟悉的魔法师之一,亚瑟王的老师。, d  S' r2 Y4 s/ N. r4 |8 G

* X- `% G" y# j  Boadicea0 X9 P  P% c1 ]. ^' m$ G# ]9 y  o5 M
  V: v" O1 D2 F5 @
  Iceni人的女王,领导了英国人反抗罗马军队。当看到她的8万军队被打败并被屠杀,为避免落入罗马将军之手,她服毒自杀,英勇就义。" d- `- F  P" f( F9 t: I
5 Q; S" J$ f3 @2 B( P
  Midir和Etain
0 K8 }5 J, y! ^2 a3 q# y/ _2 U! r
  这个童话是关于Midir国王和美丽的Etain公主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有伟大的爱情、嫉妒、秘密和忍耐,Etain被流放到一个水塘中,并变成一只蝴蝶。; L5 n$ m  e  i# x

# |( v/ r4 O. W2 ^* E3 `( H: e7 Y  她生来就是不是一个永生的人,她将在出生后1012年后死去。! s2 w0 K- [+ W* p6 h0 H: u/ K
, ~- c6 @) u7 f$ F; G
  六、后世影响
) v+ H5 G* ?* Y, J* g, `: B+ p6 K& o8 y: l
  历史渊源不过,时代变更,凯尔特人的宗教和神话渐渐式微,只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依稀记得古老的神明和英雄。甚至在遥远的爱尔兰,那片从未被罗马帝国控制的土地也很快感受到了基督教的威力。不过在爱尔兰,皈依基督教并不完全意味着抛弃凯尔特的传承,这从五世纪开始僧侣们致力于记录古老的凯尔特传奇上可见一斑。4 a7 O! k- j  v* D# R
9 I. X% i- V' P  P  B. G
  我们所了解的许多凯尔特神话要归功于那些僧侣的努力。因为除了威尔士,只有很少的故事被记录下来,很多时候,书写是不被允许的。凯尔特人经常销毁书卷记录,他们更倾向于依赖口头传述和训练有素的记忆。/ u  H' L% x4 i3 ]% M6 U! G# N% o
7 d, y( S" e" d% A9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