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宗教民俗 祭祀丧葬与酒

0
回复
66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0-11-9 19: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始宗教、祭祀、丧葬与酒; i6 v" f/ N  w/ S3 c

& Z) h0 E) t6 K2 m$ U: a, f  从远古以来,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4 I6 j0 \* x  Y0 N# V/ @

& f% |! t! `( e3 s6 W8 f  祭祀:
4 c: e: w( O( L: `6 k7 @4 @( F$ @+ W: G) B# {  b- y' v; R
  具现有文字可考,祭祀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社会。种类大致分为"祭天地、社、祖、灶"几种。在酒没有出现之前祭祀主要用水,称之为"玄酒",后来发展到用"五齐",即: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
3 f+ o8 l1 b% Y& d) K7 s
- J& Y1 Y5 `  [$ D  前人常以"皇天、后土"并称:皇天指天神,后土指社神(土地神)。社神中以社稷为首,它包括“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之神。社代表"土地神",稷代表"谷神"。
; o: Z6 C# y; U+ }: I# Z- f8 ]& ]8 x" i0 [. X7 O' \6 F" j4 L
  我们从出土于商代的陶器和青铜器中发现出土文物中以酒器为最多。《礼记·礼器》中的"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表明商代举行宗庙祭祀活动礼仪方面以经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 B% o0 p( R: ]) T, e: z7 L( Y8 E  j$ u$ @+ ]
  饮酒成风在商代达到高峰,这也是促成商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 R1 G+ s% a: [+ I9 W# H* s7 x8 ]  ]( M( }
  周朝是我国古代祭祀规格化、制度化、走向成熟化的时期。
8 P; U% Y* o3 x: M
9 }8 t6 A0 d: a: k! }6 x3 J2 y0 a& V  祭祀不单单是汉族人特有的活动,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至今也同样保存有各种各样的的祭祀活动。如傈僳族的祭祀山神,布郎族的祭祀雷神等。) p) Y& `6 W; x- q- t& U8 Z+ d" f
4 l1 Y. F& M+ {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力很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后来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
" `( i8 W( T! B& \3 H
6 p& z7 e+ s7 u1 r" ]  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
% C, w7 i: @% s5 z
4 |$ ]% g  i3 n4 W3 h  K- v  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为吃“豆腐饭”,这就是葬礼期间的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数民族则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其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来斤白酒,一头猪。丧家则要设酒宴招待吊者。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死者入葬后,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上坟,必带酒肉。
+ N; E8 s( d( ?6 s0 ^  C9 E; I
% W& q& x! u/ }. H5 u+ ?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m) _5 [9 E2 i$ V$ s. m9 w

! E( \5 }) p" S- P: U/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