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宗教民俗 中国古代辟邪宝物大全

0
回复
79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0-11-6 14: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神秘文化体系内的法宝,泛指一切经过人们有条件地操纵运作便能发挥所谓超自然法力的“宝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供制作或能直接充当法宝使用的天然材料,如水、石头及部份植物,矿物等,另一类是经人工制作合成的器具,如工具、武器、饰物等。在如此重多的“宝物”中,我按其功效挑选了最有威力的七样中国古代的避邪宝物。
( `. A+ L, {* u
; j( w: ~/ N+ ^  第七:“水”" ]6 D# o' K! V2 P+ z

0 `0 h% q4 \4 ~7 u  水推崇为“五行”之一、“三官”(指道教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之列,人们对水的敬畏几乎达到了与天地并重的程 度。与此同时,水之于人,在提供饮用、灌溉及舟揖之利等外,还是施用范围最广、神通最多的法宝之一。; M* f: S! _4 q! l) P

) D: V+ o* N1 y6 S  首先,水可赐福生财。俗信以为在各种特定时节汲取的水,可以给饮用者带来福气或财喜。如夏历正月初一早上汲取的井水与河水,称“银水”或“财水”;在夏历除夕守岁至半夜,打起灯笼悄悄去汲取河水的,称“天地水”,可保来年大吉等等。而特别日子的水还有其特别功能:谷雨日所收露水,用来图符并贴在墙上,有厌胜诸毒作用;农历四月初八日所收露水用于磨墨,书写咒语于红纸上,再贴在墙上,可攘蝗灾;又如端午日赤足瞠露,可攘灾厄;夏历八月初一“六神水”所收露水以调朱砂点灸,可祛百病,等等。当然这些功效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今期的主题是避邪水可治病招魂。俗信以为各种经过特定条件处理的水,有治病神效。如巫祝之流在水上画过符策后,称“符水”,或以清水祭神并加祝祷后,称“咒水”、“神水”、“圣水”等,皆能疗疾。8 I. E: U$ C5 d

* ]- Q5 Y# m6 G/ `6 g  天上下雨,以器皿接取后,谓“无根水”,用之煎药有效。此外。俗信又以为小孩生病不愈,乃魂魄走失所致,也可借水的法力召回。如“过水”之法,是于夜半焚香祝祷后,再抱上病孩,偷偷寻 一条小河膛过,再上岸时,魂已归体,病可愈。再如“叫魂”之法,是于天黑后端清水一碗,出门去沿路呼唤,视水中一起泡,便是魂已归附,端碗回家放在病童枕边,病可愈,等等。
, V2 q3 v1 b- Z9 Z1 p9 R0 S6 t, U2 z9 F- k& M& ?, H  R# t' q
  凡此种种,水自然有其避邪功效,但由于迷信成份太重,实效太低所以只有列在第七位。5 J" G4 [, F0 O) g1 A5 T% w2 z) n

; S0 ~1 Q, m9 c; o- x: ?7 k+ n  第六:灰7 I) a/ C& |/ A/ b
; g; S9 A0 V( v/ X. p8 Q
  灰,《说文》解“灰”为“死火余烬”,无疑,指的是物质燃烧后的残留物。但是,在中国神秘文化体里,灰居然也是用途广泛的法宝。笃信灰有法力的观念,其来源大概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溯:古代文献中,人们播灰作肥、积灰止水或扬灰助战之类的记载很多。累积之后,是很可能将其功力作超效验的广泛化的。) t9 D! e! p2 m: P, ?7 i
/ y5 `1 o; r/ o( L1 ^4 J9 {
  此外,远从先秦以来,就有不少被后世归为道家者流的人士,都或隐或显地试图证明:物体经燃烧成为余烬后,仅仅是形状的改变,其精魄仍聚积在灰里。依循这种观念,寓有精魄的灰具有某种法力,也就顺理成章了。) c  c# t7 \' r( g, w- U$ e

; R+ V6 I5 ]3 w- B( F+ \+ V  过去常把“搓骨扬灰”的动作与“斩尽杀绝“的意图联系起来,其本意亦在于精魄在灰中,分撒开后,就可以阻扰其聚合的目的。用灰去祈祷幸福平安的功效就不在这介绍了,我们关心的是灰是怎么驱邪的。$ l- `$ E0 S4 d( X8 ?, a- b, o) N
/ E! p0 E& W/ A, I) k  V% r
  早在《周礼-秋官》中,即有“赤龙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及“烟氏掌去无视,焚牡霸,以灰洒之”等制度,就是用灰来攻除虫富。以后,在宅中撒灰成为一种流行很广的民间风俗,“驱五毒”、“打灰簸箕”等各种名目,多于夏历二月初二、五月初五前进行。撒灰时要念咒语,亦有画灰于地作鸟兽状的。6 v: P/ D2 K9 a2 U0 `& |% E
9 v- l8 l0 ^' r
  传中的撒灰活动,还由驱逐毒虫演变为宽泛的驱疫辟邪方术,甚至有夜深人静时画灰于道,作弓矢形状,以求射崇攘灾的。有些地方还有给小孩鼻尖上抹锅灰的习俗,据说也是为了压邪逐鬼。
" V; z. u4 Y( E' a8 [
4 z3 G$ X! |0 E2 Z6 j  第五:石头
6 g' {" v' K$ ]! [+ b4 J# m% P8 f* B' W6 I7 v
  普通的石头能成为法宝,其观念上的依据,是古人的灵石崇拜意识,这里仅就其避邪的适用范围和操作形式作些介绍。
4 |  b# O* m" _) m% w
7 h0 X7 L" |' U# m0 S5 _8 C  敦煌写卷中有《用石镇宅法》,云:“凡人居宅处不利,有疾病、逃亡、耗财,以石九十斤,镇鬼门,大吉利;人家居宅已来,数亡遗失钱不聚,市买不利,以石八十斤,镇辰地大吉。”所谓“镇”,就是照堪舆家指定的方位,埋下一块石头。镇墓。即造墓时埋石为祭,理由与镇宅相同,但受惠对象则是亡者亲属,延及子孙后代。镇巷。如住宅大门正对里巷(道路)、桥梁或别人家的屋角,俗信以为将有“邪冲”。
0 D  U3 O9 b9 r$ N
+ ?% c" E8 U( c2 M8 U  第四:鸡头狗血- |. r, t+ u; N. e* p1 S- D

5 R  _0 r. s, C4 e9 k. L# _  鸡狗都是家养禽畜,但是在古人观念中,它们的来历非寻常动物可比。纬书《春秋运斗枢》称“玉衡星散为鸡”,《春秋考异集》则谓“狗,斗精之所生也”。如此秉赋,是与人们将它们身上的某些部份作为法宝用有直接联系的。
9 g0 A% M: C0 M0 J% W4 _; ~. H! B7 d; `$ L0 x+ {, E- u5 j
  狗血作为辟恶破妖的法宝,《史记》中已有记载。秦始皇杀狗课四门以御凶灾便是一例。此后,杀狗涂血于门户上,一直是民间辟除不祥或抵御邪恶的基本方式之一。俗信又以为狗血鸡头是化解妖气的最简便办法,特别是雄鸡头,黑狗血更具功效。
  H1 l1 s* Q9 j' k& ~$ B/ r/ Y: M4 H4 R; m- B6 e
  倘遇上“妖人”使用法术,如剪纸为马、撒豆成兵时,也可将狗血泼去,破其妖术。 民俗中鸡血与狗血共同使用以厌妖邪的现象也很普遍。' i; H: i/ p" ?4 X9 d0 |

* Z) v  ]' U4 F+ F4 `% |  第三:小豆4 \8 h! }9 u/ z3 u* w- H& P

" H- j" w' c0 n5 ^( B  古人称豆为寂,但是据《广雅》、《博雅》等书的进一步辨析,还有大豆称寂而小豆名答的区别,凡黑豆、黄豆、青豆等,都属大豆,如赤豆、绿豆、白豆、豌豆等,就属小豆。在中国民间传统风俗里被看作有神通有灵验的豆,都是小豆。
6 E: J) J1 u4 ~3 Y, b4 \& q" R5 J0 E; A8 z; p( E( `
  此外,本土佛教信仰和习俗内,也有用黄豆作“舍缘豆”派用处的。小豆的神通首先在于辟瘟避疫。( v7 f% v, |* U! O- V

- ?5 s, x! }# N* W5 U. h  如《杂五行书》云;“常以正月旦,亦以辟疫病甚灵验。正月七日,七月七,男吞赤小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经无病,令疫病不相染。”显然,这种有时讲究、男女区分等条件的小豆施术,并不是药物上的观念。再如《岁广记》曰:“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十粒,止赤白痢疾”,其理相同。还有接指认赤小豆就是厌鬼物的说法,《岁时杂记》云:“共工氏有不才子,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豆,故是日作豆粥厌之。”此前我们已知,服赤豆限于冬至,凡正旦、元宵、七夕、立秋均有眼之辟疫的灵验,原来它正是“疫鬼”最害怕的东西。
$ e0 t) o* W; m6 c% U; ^& f+ @+ H( s, D5 \0 @
  这个传说不但在中国很流行,而且在流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即使在今时今日,在那里的民俗中也广有”撒豆驱鬼“的行为,只是所驱的鬼各有不同而已。
6 G6 a! L: r5 e6 X  d) V
/ n7 Z3 a2 C! C  第二:桃木- W" a( K5 E$ a; w7 B4 L
! N( d" `, f" `: I9 C9 g2 _. s: [
  桃木亦名“仙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桃木所以具有这等神力,2 ^* C( M1 o3 x% K/ ?  u" J

) d: w" O' y4 W) `& X  根植于古人认定桃树为百鬼所惧的神秘观念。/ ]' G$ e  s( i, U- h5 {" q
# v& G4 s" X3 d8 S4 X( M, m' U
  在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解释里,这种观念的依据大致有三种类别。因为和主题无关,所以就不详叙了。本段主要讲述的是发挥桃木伐邪镇鬼功能的方式:
8 v6 M6 V3 ~6 T8 n1 h, B0 u- M* G: C+ t
  1) 桃板。亦称“桃版”、“桃符”、.“桃符板”等,系用桃木削成的厌胜物.成对使用。板上画上神荼兄弟(传说中的驱鬼之神)的像,使之压邪。当然,众所周之,后来渐渐演变成现在的“春联”“对联”了。( ^& G- e3 d: [- ^( f3 N! L( |
2 y( i) }; Y2 _1 f5 P9 _2 R6 C, l
  2) 桃印。亦名“桃印符”,用桃木刻成的印钮,涂以红、蓝、黄。白、黑五色并写有辟邪咒语,钮间穿孔。逢端午节时,单只使用,方式是用彩绝将桃印系在门上或帐屏间,起驱凶撵鬼的作用。
; B& O6 D9 r- Y! P. Y: c& k' G- G* Z8 ]' V. [6 x: X
  3) 桃役。用桃木做成的佩饰性厌胜物,瓜形,多棱,刻有铭文,内容多祈福壤灾乏辞。使用方式是夏历正月佩戴在身上。从《韩诗外传》记述可知,此俗在春秋时已经风行,后来的桃木制刚卯,是其遗制。
- O  c6 N5 ^: g0 S( N, [( Z
& J" g! v2 T, u8 L1 |& }& m  4) 桃人。亦名“桃梗”、“桃偶”,用桃树梗刻成的厌胜物。状如人形,大小随意。使用方式是夏历除夕或正旦时,立于门侧,以辟凶邪。从《庄子》、《战国策》等书的记述中可知,此俗在战国时已流行。有些地区的民间建宅习俗中,也派桃人的用处,方式是在门墙上或梁柱间开个小洞,放个小批人过去,再封住,认为可辟凶鬼,保住宅院的安定。( r7 v0 C2 G: j0 u8 y) O1 {
( y* H+ W6 A  x" b+ v( u1 g& w
  5) 桃核。截取桃树上的枝杈,毋需加工,就是现成的镇鬼物。
2 u- z& c5 F7 K0 K: O& b" K' L. \- {$ F, j4 _/ R0 U
  《庄子》上 说,在家门口插上挑枝,儿童进门不害怕,鬼却因此生畏却步。此外,古人还用桃枝洗澡,以为可避邪气。
( c( }" n( }! s7 \0 g4 p4 E8 X1 o- ]* w
  6) 桃弓。又名“桃弧”,用桃木制成弓形厌胜物,和棘制的箭形庆胜物配套使用。《左传·昭公四年》记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灾”的仪式,“灾”之含义,似比鬼的概念还要宽泛些。
/ w$ F* X+ d, J9 I4 L5 f3 p- [) \
/ y* Y! ?4 r1 y# X$ V% b: G  7) 桃前。用桃木棍和禾穗复合制成的法宝,状如答帚。《左传》、《礼记》和《周礼》等书上,均有用桃热拔除不祥的记载。桃前的使用场合,致有临丧吊唁和杀牲取血两大类。古人认为死人的事总是与鬼魂之类相关联的,凭吊死人前,须用镇物,方可确保活人不受侵害,而桃前便有这种镇鬼的威力。杀牲取血为盟誓用,然而也怕有不祥,桃前起到被除的作用。古时候,手执桃前做拔除工作的,多为巫视等官员,但后来挑前渐渐变成了道土的法器,也就是拂尘的前身了。6 t/ q' [6 M) @7 {, c& N0 p$ R

! F$ g8 V: M. u# Y6 T  8) 桃木剑。这个应该是大家最熟的用途了用桃木削制的“捉鬼”或“斩鬼”的法宝,和“桃印符”、苇索等配套使用,这已是“牛鼻道人”之类手中的物事了,但取义源于古人笃信桃木有镇鬼的神力。" ]8 ]" C* ]* }+ H

4 w' r" b7 Z1 H  9) 桃汤。《荆楚岁时记》里有正月初一饮桃场以避邪气的描写,究竟是用桃子抑或桃胶、桃木熬场,今已无考。此外,民间巫祝之禁劾方术中,还有用桃场洗澡以解鬼迷的办法。
, ?. b, [2 g: d- _& V3 o
; R- ^% }, w% ^: Q  第一: 铜镜+ U7 @- p" [5 v* N" I

5 i8 `. l, X, r, J9 u5 p  在重多法宝中,铜镜的驱邪能力是最强的。古代中国人长期使用铜镜,铜镜不仅是照面的器具和工艺品,也是一种兼有多样功能的法宝。铜镜的法力从何而来,古人的种种解释多与其制作者相联系。
) ~, r: e; l$ B0 T8 ]+ [8 e) d9 K+ ^/ N% k8 G9 C+ B% l7 M1 Z
  铜镜的神明妙用,首先在于它能“观照妖魁原形”。如葛洪《抱朴子》言,世上万物久炼成精者,都有本事假托人形以迷惑人,“惟不能易镜中真形”,它们一看见铜镜,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于是赶快溜走。基于这一原理,凡巫视道冠一流在从事捉鬼妖等活动时,照例都要先用一面镜子当识破妖怪的法宝,其时镜子乍现,妖怪就逃之夭夭了。# ~5 {  Q5 ?9 p6 o4 A8 {: ]8 q

; `. }( f! S/ k  顺此思路,照妖镜又成了应用广泛的禁劾物,比如古代武士甲胄的后背或前胸部位,多嵌有一块“护心镜”,一方面,镜材的铜质本身具有抵御剑矢之类武器侵害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可以发挥镇吓诸多鬼怪妖物的功能;再比如,把一块小圆镜镶在大门顶端中间部位的民居建筑习俗,在中国许多地区盛行,甚至直到今天,这块具有镇邪驱怪意义的古老的禁刻物,还常常出现在现代风格的建筑物上,只不过镜子的材料已由熟铜变成了玻璃。9 N6 v: y1 b5 k6 y
% r4 D) L. q$ s& \- ^# C/ ?
  又比如,在传统的婚礼风俗中,铜镜是使用场合和次数最多的祛邪工具,新娘穿着有铜镜的新衣上轿去婆家;在花轿进入婆家大门前,还要由专职人员用铜镜在轿厢内上下左右仔细地“搜寻”一遍;用作合晋的洞房里,一面大铜镜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器物。此外,铜镜也被使用在民间丧葬活动中,人们将其置于墓穴顶部,或棺床的四角,这些安排均出于辟邪的需要。
( r8 I  k1 t) T# K3 i0 _5 w+ o8 l, B" g7 F'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