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晚,美古突然换囚,这是美古改善关系协议的一部分,美古随后将开始关系正常化谈判。那么多年来,古巴和美国到底结了哪些梁子?
6 k( v# e% ~4 J/ |4 T
- j- t H. b% H' T; V1 E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侦察机拍摄的载有导弹的苏联货轮
+ l, J' z2 I8 t# E; W: w0 ]
1 t: e) Z: r. Q8 i) f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美古突然换囚,古巴释放2009年起拘押的美国合同商阿兰·格罗斯及一名特工,美国释放3名古巴特工。美联社及CNN报道,这是美古改善关系协议的一部分,美古随后将开始关系正常化谈判,预计数月内重开使馆。这将成为奥巴马重要外交遗产。$ `# e V& k: p1 }, h
/ K: l) u) e: {0 Z7 B' ?0 v5 Y2 r 对于美国和古巴的关系,最着名的当属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使得美古关系空前紧张,使得美国长期以来对古巴遏制政策最终形成。导弹危机之后,美国对古巴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封锁,并组织美洲国家对古巴进行集体制裁,两国关系不断恶化。但是,古巴导弹危机除了是美苏冷战的表现外,也是美国长期以来对古巴遏制政策的结果。: j; a# f2 V9 a- R4 r F, }
3 B9 y- B- q& n0 f+ n$ D- J# t0 W 1、熟果政策与门罗主义1 e1 K& `; C6 ^
. P7 x- U9 A) t! H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距离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仅有90英里。哥伦布发现古巴岛后,自1510年始,西班牙对其进行了长达380余年的殖民统治(1762年英国占领古巴,但次年西班牙用佛罗里达的大部分领土换回了古巴)。/ L' h6 ?( o1 p) w; q) h2 U) ^. j# ?
6 v2 _) Y, k/ y, u- U1 O 18世纪末,拉美地区兴起了激烈的反殖民独立运动。当时,刚刚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新兴美国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与自己相邻的加勒比海地区。所以早在1805年11月,美国总统杰弗逊就对英国驻华盛顿公使说,一旦同西班牙作战,给予战略上的需要,美国就要夺取古巴。随着形势的发展,美国针对古巴逐渐形成了“熟果政策”和“门罗主义”。所谓“熟果政策”,是1823年4月,由美国国务卿亚当斯所提出的,他在对美国驻西班牙公使的信中说“古巴并入我们联邦共和国势在必行,如同物理的引力定律,也存在有政治法则。被暴风雨从树上打掉的苹果,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落到地上。”他用熟果比喻古巴脱离西班牙后,只能倒向美国。/ n% x/ t+ {' H& K' T/ x& B
, f% o) y7 h' z 同年12月,美国总统门罗发表了咨文,称“我们不干预任何欧洲国家的内部事务,也不想干涉欧洲的殖民地。但我们也不能坐视欧洲国家对我们南方兄弟国家的干涉。”其中所体现的对外政策原则,被称为“门罗主义”。美国通过“门罗主义”,单方面扮演西半球其他国家的保护者角色,这也成为后来美国干预拉丁美国国家内部事务的基础。# t8 B, m w4 [( ?5 _
0 z0 V6 V& t9 G+ x: b- o' n* Q 基于这种国策,美国历届政府既反对拉丁美洲国家解放古巴,也反对古巴自己的解放运动。1826年,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准备派遣远征队进入古巴赶走西班牙人,美国立即进行阻止。1827年,玻利瓦尔准备派军队进入古巴,也遭到美国的反对。而在1868到1878年古巴民族解放战争期,美国政府则称古巴革命者以及支援古巴解放的人为“图谋不轨分子”、“应受到法律严厉制裁的罪犯”。
* C! t. d- o( X r' q6 U
" j+ ?# s. a& E 2、关塔那摩基地0 ~6 H0 j- ]9 y4 r/ t- T, |: z2 T& W
/ ^2 i! d# x k& [ 从1820年代到19世纪末的大半个世纪来,美国对古巴采取了“耐心等待”的政策,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实力来实现“门罗主义”。
* T$ h9 j' G H x+ P5 s" f. e ]4 d, i0 J
19世纪末,美国经历迅速发展,只花了20多年的时间,就在工业产量方面超过英国。后来居上的美国,迫切需要重新建立世界格局,所以积极策划夺取还掌握在西班牙手中的古巴和菲律宾。另一方面,1895年2月,古巴的民族解放战争进入到全新阶段。在何塞·马蒂、安东尼奥·马西奥等人的领导下,起义军成立革命政权,转战全岛,使西班牙统治陷入危局。到1898年初,起义军差不多解放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2 \: ~ [( ]1 K4 K _. ]
" ?3 v0 h6 q6 F 美国看准时机,决定“解放”古巴。1898年4月28日,美国以缅因号事件为契机,对西班牙宣战。因得到美国保证古巴独立和绝无干涉主权,古巴起义军与美军合作。7月17日,圣地亚哥西班牙守军投降,随后美西两国签署了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在古巴政府建立前由美国占领。
( t4 `2 [3 _& B' I! D6 V- `
! J/ u/ g \! M8 H1 Z+ {( U 但是,古巴的独立是不完整的。1899年1月初,美国政府在古巴建立了以美国军事总督为首的军事占领制度,并在控制古巴局势后,着手策划古巴的制宪工作。1900年11月5日,美国与驻古巴总督伍德将军在哈瓦那召开制宪会议,伍德秉承华盛顿政府的训令,要将几项条文列入古巴宪法,内容是:古巴不得与外国缔结侵犯其独立的条约,不得借举超过其通常收入的债款;美国对古巴事务有干涉之权以及在古巴设立数处海军基地等。其后在这些条文基础上美国通过“普拉特修正案”,并在1901年6月被列入古巴宪法。
. ?# ~1 a0 p4 x+ v, y+ s- t5 C
' G8 ?' `4 N8 q, c) Y 普拉特修正案最终确立了美国“保护”古巴的地位,直到二战后罗斯福执政时期才被废除,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关塔那摩基地正是普拉特修正案的直接结果和遗存。$ X/ K+ ]! x( G0 m; S8 ^
! k- D7 d9 ^4 W, i 3、冥王星计划
6 m! C/ t, H' m( M8 d
: C, `) }7 [# ^, J: c O/ ] 在古巴共和国建立后,美国通过“互惠条约”,对古巴进行经济控制,而古巴几任政府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美国政府以达弹压国内反抗的目的。1940年,军人巴蒂斯塔依靠“民主和社会主义联盟”的支持当选为古巴总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古巴先后对法西斯国家宣战,声援美国。显然,巴蒂斯塔政府是倾向美国的,所以巴蒂斯塔政府在被古巴改良主义政府取代后,又在美国的支持下,于1952年重新夺回了统治。
2 r9 r& \, F/ e% H$ D1 G" }- N. S2 X0 n, W6 l5 a
二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为防止古巴政治混乱造成共产主义乘虚而入,在经济上对古巴做出了一些让步,在政治上寻求可以合作的“反共”力量。巴蒂斯塔强烈的反共情绪,取得了美国的信任。然而,不久后,美国人就发现巴蒂斯塔难堪大用,其政权的腐败程度让美国人颇为担忧。9 p, w4 _& {) D5 A; B
3 m7 c9 m4 g7 @& J: z. Q( q2 b: K) n
1950年代初期开始,古巴国内小规模的反巴蒂斯塔的斗争此起彼伏,游击战持续不断,多种反政府武装力量不断壮大。美国有鉴于此,便对古巴采取慎重方针,1957年5月,艾森豪威尔召回了过分亲巴蒂斯塔的驻古大使,另派厄尔·史密斯代之。史密斯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变古巴人的“美国大使以其干预使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永久化的”普遍看法。1958年3月,美国国务院的意见压倒了五角大楼,宣布对古巴实行武器禁运,以迫使巴蒂斯塔下台。( p) u0 S5 D0 o( T5 v
8 I2 q: P+ |3 e; s8 T7 }# m9 ] 这时,卡斯特罗已经从狱中被释放,并建立了革命组织“七·二六运动”,并于1956年率80余人从墨西哥返回了古巴。仅仅2年,卡斯特罗率领的起义军就攻占了首都哈瓦那,宣告古巴革命成功。美国并没有立即对这个新政权公开采取敌视态度,而是试图引导古巴按照美国所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并希望古巴在温和派的影响下进行改革。而古巴领导人也宣布,古巴革命并非共产党领导的,卡斯特罗说古巴革命政府是“没有专制和寡头的民主政府”,革命的意识形态是人道主义。- |- @3 c: b U0 T
: M1 a C9 S$ @6 |, P/ r6 w 古巴外长劳尔·罗亚则宣布,古巴革命“不是赤色的,而是绿橄榄色的”。另外,卡斯特罗还宣布随着革命的胜利,古巴从属于美国地位的“普拉特修正案终结了”,古巴将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但在全世界的冷战中,他的心是同西方在一起的。+ t% y, |4 Z# `
* f* l: e/ |# w0 G5 ?3 J, o5 | I 但是,随着美国对卡斯特罗的了解加深,美国转而确定了竭尽全力推翻其政权的策略,美古关系恶化。苏联觑准时机,与古巴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对后者给予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中国也与古巴缔结了贸易协定,以及科技合作和文化合作协定。苏古、中古关系的加强,让美国担心的“国际共产主义渗透”即将由可能性变为现实。1959年,古巴推行土地所有制改革和对美国财产国有化,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对古巴实行贸易禁运和经济封锁,并于1960年推出了冥王星计划。/ `( Y- ~; N- |
5 h( ^4 j/ B5 G; Z1 x( Q. r5 n5 ~5 Y
所谓冥王星计划,其中有关古巴的部分是指“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秘密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成立反卡斯特罗组织“民主革命针线”、利用媒体对古巴开展“攻心战”、由中情局秘密训练古巴流亡分子登陆古巴武装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准军事行动”以及建立针对古巴的情报和反情报系统。其中的登陆方案,成为后来的“猪湾登陆方案”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冥王星计划”还涉及“末日武器”的制造。
. |' N6 m4 _0 w2 b# B; i; q+ H. [; C, i; Q
“猪湾事件”中被俘的美国雇佣兵
) @# l+ K# _1 A( L5 G
- ?+ T, q/ N7 c$ i& N 4、猪湾事件
: @! w1 T$ [9 t" U4 n0 y H( x% V+ M
& `( b+ n E/ a5 { 1960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在当时,抨击古巴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主要运动。民主党候选人约翰·肯尼迪就是利用古巴问题,谴责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古巴问题上表现出的“软弱性”,但是实际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古巴的态度只是策略问题,如果不是任期届满,“猪湾事件”不会轮到肯尼迪政府来实现。
/ a! C g) a2 ^' W: I
/ y( n9 e$ u3 C& T “猪湾事件”,又叫“猪猡湾事件”,是指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猪湾(科奇诺斯湾),向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发动的一次失败的入侵。肯尼迪上台后,基本上延续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对古巴的遏制政策。延续冥王星计划的登陆方案,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60年开始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多米尼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纠集古巴流亡分子,随时准备登陆古巴,推翻卡斯特罗革命政权。' y" u0 R a! ]6 u
: E( k8 m5 V9 r6 s k 1961年初,训练完毕的美国雇佣军被编成代号为“2506”突击旅,下辖4个步兵营、一个摩托化营、一个空降营、一个重炮营和几个装甲分队。1961年4月4日,当选不久的肯尼迪总统,在与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官员联席会议上,批准了这个代号为“十字军行动”的登陆计划。
; M0 ~, u0 }5 j) s! G( x/ N: P7 k0 _, ?3 d0 J B
这个计划的关键问题在于,它既是美国一手策划一手包办的,而美国又坚持不出面。美国在公开场合必须假装与此事无关,而那些古巴流亡分子都深信美国实际上绝不会见死不救,在需要时会支持他们。4月5日,肯尼迪召集国务卿、国防部长以及中情局局长,做出最后决定:美国军队不得介入,但可以由美国的古巴人驾驶B-26轰炸机在登陆前进行两次空袭,一次在入侵前两天,一次在当天上午。! v8 l; \% x+ r6 a6 U; }$ y
: `0 ^, W# b$ a4 ~8 ?
4月12日,肯尼迪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保证美国军队在任何情况下不会插手推翻卡斯特罗政权,也不允许古巴流亡分子从美国出发对古巴发动进攻,力图把美国同古巴流亡分子的进攻拉开距离。
9 i7 I( t( g- B6 U0 h
x, }: R* W3 ?; s& H 4月14日黎明,美国派遣两架古巴也有的B-26轰炸机用美国训练的流亡古巴飞行员驾驶,假装是叛变卡斯特罗的古巴飞行员,同时轰炸了哈瓦那、巴尼奥斯的机场,目的是炸毁古巴飞机场和卡斯特罗总部。但古巴对空袭早有准备,美国损失了一架战斗机,还受到苏联、中国和古巴等国家的强烈谴责。在舆论压力下,原定的第二次空袭取消了。5 t1 @) r3 Y4 g/ l
C1 _) Q1 @. F- W 空袭后的第三天,美国海军把危地马拉的雇佣军运送到古巴附近的猪湾地区,“猪湾入侵”正式开始。4月17日凌晨,肯尼迪下达了执行“猪湾登陆计划”的命令。1400名古巴流亡者经过在中情局两年的训练后,全副美国装备,在美国飞机和军舰掩护下,乘名美国运输船在预定地点登陆,也有一批雇佣军是空投登陆。雇佣军一度占领吉隆滩和长滩,并向北推进。但在古巴早有准备的反攻下,加之美国许诺的增援并没有到来,不到72小时雇佣军就溃不成军,彻底失败。在这一事件中,共有114名古巴流亡分子被击毙,1189人被俘。
( y2 N6 P3 W" m) a2 ]( C( B- O, c- F5 P) I2 j, p3 A' T% q
猪湾事件标志着美国反古巴行动的第一个高峰。尽管肯尼迪和美国政府遭受了挫折,同时加强了古巴人对卡斯特罗政府的忠诚,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推翻卡斯特罗政府的目标。肯尼迪渴望找到一个新的途径来破坏卡斯特罗控制古巴,防止古巴革命扩散到拉美其他地区。时隔40年的2001年,美古双方坐到一起,交换了有关猪湾事件的历史档案,许多细节得以公诸于众。
2 N, J' d6 S0 @4 ~4 N' y0 P4 f
7 h5 U U8 X: l 2002年5月14日,卡特和卡斯特罗在棒球场上切磋技艺。这位美国前总统本月12日开始对古巴进行访问,他是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访问古巴的美国最高级别政界人士。
+ H @' `+ o/ e% t$ O s) f
! Y/ _9 Q3 v ~' h 5、猫鼬计划: c8 c* V5 W5 f7 Z
8 c) r$ {' P- C2 ~* O5 M1 X
“猪湾登陆”惨败招致国内外不少人的批评,但美国政府并未放弃对古巴的“秘密军事行动”。1961年11月13日,肯尼迪批准了一项新的反对古巴的秘密行动“猫鼬计划”。这一计划与“冥王星计划”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冥王星计划”是军事行动,而“猫鼬计划”则是袭击古巴政府、暗杀卡斯特罗等领导人、经济破坏等“准军事行动”。由于中情局负责的“冥王星计划”惨遭失败,这次的“猫鼬计划”改由国防部负责实施。8 b" h8 P* P, W. |$ M- E$ ~9 ^
. V9 W2 J+ f3 N 1962年3月,“猫鼬计划”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实施,主要是情报搜集、颁布禁运法令、开展心理战等,但效果并不明显。第二阶段的主要计划是对古巴的破坏活动,包括向圣地亚哥、波多黎各等港口的货船上的古巴食糖投毒,损坏开往古巴货轮上的机器设备,派遣古巴流亡分子组成突击队攻击古巴的道路桥梁、炼糖厂等,以及多次刺杀卡斯特罗。因为对古巴桥梁、工厂等暴力破坏活动可能招致的后果,肯尼迪最终加以了阻止。10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停止所有“猫鼬计划”的活动。但是,从1960年到1965年,据美国参议院特别委员会的报告披露,至少有6次以上的针对卡斯特罗的暗杀计划或行动。; b( _6 _% c& i3 {9 @3 N
' f" E9 P" b0 K0 N
比如,1960年3月至8月,中情局曾研制了一种化学药剂,准备向卡斯特罗经常发表电视演说的播音室里喷洒,这种药剂能产生类似迷魂药的作用,但最后因其效果的不可靠而放弃了。1960年8月16日,中情局医疗办公室行动处将一盒卡斯特罗平时最喜欢抽的雪茄给了一名工作人员,指示他将烟进行剧毒处理。这名工作人员向雪茄里注射了肉毒杆菌霉素,但未能靠近卡斯特罗。1962年3月,中情局曾派人收买了卡斯特罗经常光顾的自由哈瓦那饭店的招待员,指使他在卡斯特罗喜欢吃的巧克力冰淇淋里下毒药,但因放在冰箱冷冻室的毒药胶囊破裂而未能成功。甚为荒诞的是,中情局还制定了一项针对卡斯特罗的大胡子破坏计划:特工人员在卡斯特罗出国访问前,在他要穿的皮鞋里撒上了强脱毛剂铊粉,想要使他的大胡子脱落,也没能成功。+ e4 Q" V' L3 O2 b
7 Q) e* U8 I- A+ [2 c2 d+ _
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主要是处于战略利益的考虑,但是如果不存在上述美国对古巴的威胁,卡斯特罗可能不会同意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5 o% s2 D% l" ?
3 [" V1 |0 y2 k5 g2 A" W2 y1 H
爱抽烟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 Z4 P+ h2 t( P4 w3 j2 h
# _/ h& [) D# M; c* L a" L6 B)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