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术位系统讲究智慧,蓝条法术系统就是一个痛快。, G! k1 P r- `5 E/ d, o" U0 k
" g1 j( @. K- t
这两个系统写好了,都是很爽的,但是却是不同的爽,一个是质量高,一个是数量大。
( \( c6 V5 U- ^& F6 V, ?& j1 a5 f& E2 b, F5 d: c
所以如果把两个方案综合起来,不是能兼顾两种法术系统的优势了吗?
- W! Q0 h+ @& K4 Z. X% U6 N. w/ f' Q |' O, m X6 m/ B
但是,其实不容易。/ r3 N0 A, A; z+ J q" o% `
) u! n1 c+ S+ Y. b 不过有大能说过,“凡是不能结合的,就加上中间层。”
2 }- F' |- W% Z: i- d
- `) c7 A# q w# N1 q8 `. h 所以我们就加上一个中间层吧。3 R$ N6 m4 F7 W) S% y
, w' ]# X9 D! g# O: t- S
初步设定如下:" S4 q3 Z( S/ e; ^- T
8 F6 y( u7 F! v0 o! ? e* n( X' C
法师学习法术,包括三个方面的修行:
2 z, ~( M' t3 l( H4 t+ f3 w1 t8 Y- `+ @4 @) e0 T4 D* k& Z: |7 @
1)冥想,锤炼精神力,增加精神力的质量和数量。(魔力是精神力汇合魔法元素的产物,或者施法只靠精神力)
8 }. @% B0 @3 ~, t- @9 s) m7 j; u; ^, ?& q+ U' q( R0 [9 y2 M. l
2)对肉体的改造,这个一般来说不需要刻意的进行,自然而然即可(刻意进行则成为专精法师)。
! \; G* w- Q9 k9 R7 d" G. R! V) |
" l) J) R4 v9 I$ Q 3)学习法术的构成、原理。主要就是符文(魔纹),以及符文的二维、三维排列组合方式。; c3 C& X! o A
% w9 Y# E7 j: f) H5 O5 N0 ` 我这个设定的关键,就挂在符文上。 T% T; s! Q V" r/ M: B4 v0 C C
: l9 N: H' w# `, ?5 [ 魔法师通过学习魔法的各种知识,当他们彻底理解了某个符文,或者在某方面达到一定的成就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识海形成符文。而法师施法,就是通过牵动符文的力量实现的。每个法术都包含了一系列的符文,符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一个个的法术。
- e( O" I2 @) ? ^, `6 `: n+ R! j/ X( w8 K! |* u8 m/ u7 [/ ~# k
所以法师能施展的法术数量,和其掌握的符文数量息息相关,如果某个法术的符文他已经全部掌握了,则他学习该法术就变得十分轻松,基本能做到第一次就成功,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就可以熟练,否则,法师就必须先将法术对应的符文中没有掌握的先学习了才行。
* Z# n; w/ _3 c' d4 e3 O3 E
$ g H5 b8 s& R/ i. @ 有符文排列构成法术,同样有魔法阵。但实际上,魔法阵和法术基本是一体的,一个合格的法师,在掌握的法术的同时,就会同时掌握该法术对应的法阵了。魔法阵和法术使用的是同一套符文体系,但是符文体系里有些起到流程引导作用的符文(这些符文也是中级法师和低级法师的分野),魔法阵是使用线条代替的————形象的说,就好像程序代码与程序流程图一样。' l% n- i3 N5 N( L
6 o7 c) K" a. j! w* K: T7 z8 U
现在,我们有符文作为法师与法术之间的中间层了。$ I9 b* l0 g+ t- d" r
: x2 T6 i7 X7 Q( a/ w t3 t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法术位系统应用在符文上,以便实现DND法术位与蓝条施法的结合了。" {$ @& a, x; K H) w4 H
# A: Y$ d+ ~9 a
方案:
# \! ^5 W4 K. e$ |; ]
" s5 E- j @6 s( x 法师可以通过理解魔法原理,实验、体验、练习,掌握魔法符文。法师可以在冥想时将符文具现在识海里,这些符文是一次性的,具现的同时已经包含了力量,因此可以直接利用。法师可以在识海内具现的符文的数量有一定限制。于是,法师冥想的结果就是制造了一个一次性的字库,他施法时可以从字库里提取单字组成字符串(法术)施法即可了,如此即可解决法术位系统释放法术种类过少的问题,大量符文可以组合出的法术种类也是极大的,同时释放法术的数量也失去了限制————只要他的字库里还符文能够组成法术即可。
( F* T/ o' w+ ?+ M) X0 ]& |
. w1 H t/ [" p# e7 |; D' a. M+ e% d4 [ 符文数量的多少决定于识海大小和魔力数量两方面。且某些符文的具现对精神力或者魔力有要求,否则即使掌握了也具现不了;而具现符文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有关,随着掌握的程度的加深,具现速度也越快,甚至完全掌握时,具现的符文将可以重复使用或者可以自我复制。
/ T& b+ z4 x+ w( J O5 q5 ~
0 H8 `/ N' x0 {$ Z; C. Q; M 法师对符文的掌握程度有如下阶段:" K1 N) p; e- K4 L
; X1 f! f1 X, `3 j, e
1)初步掌握,法师冥想时可以生成符文,但识海内只能存在一个该符文,生成时间较长,有可能失败,失败有负面影响。符文是一次性使用的。符文只能存在一定时间。一般来说法师如非必要是不会在研究之外制造这种符文的,理性的法师都会在安全的法师塔等地方度过这个初步掌握符文的阶段。6 p. e) q. d: I+ f) ^
, |# @, @9 p1 v0 Z 2)熟练掌握,可以在识海内生成多个该符文,生成需要冥想一定时间,基本不会失败,或者失败没有影响。符文是一次性使用的。符文如不主动销毁可以一直存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法师对大多数符文的掌握阶段,基本上只要不是法师特别擅长的符文都会处于这一阶段。) Y4 d4 U. t$ z' G1 X
2 W+ y% f. ~) z2 p
3)大师级掌握,符文生成需要一定时间(不冥想耗时较长),生成的符文可以通过法师输入魔力进行自我复制,战斗时也可以如此。但符文仍是一次性的,(法师生成的威力要明显大于复制产生的)事实上,大多数法师都必然有那么一两个大师级掌握的符文(流程控制符文不达到大师级掌握的程度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这些符文虽然极度重要,却并无实际威力)。
% I0 [& }0 O' F) C( `( G( t$ D
4)完全掌握,符文已经完全固化了,符文完全可以多次使用,同时亦保留了自我复制的能力,这种符文识海内只能有一个,但复制的符文(一次性)可以有多个,作为一次性使用威力极大,但重新构建十分缓慢(数周到数月不等,且会损失大量的精神力上限,期间就只能先用大师级的代替了)。
" \5 g. I1 s8 L3 @% k8 D! i
[: h E: J3 E' m2 e 5)个性掌握,这个程度的符文掌握,已经不是单纯的掌握符文了,法师本身的个性、素质、对魔法的理解已经反过来影响了符文,让符文反而开始适应法师本身了,就效果上,和大师级的能力一样。但是个性掌握的符文在执行该符文原本效果的同时,还会产生额外的效果(虽然这些额外效果都很简单,但可以配合其他符文进行放大啊)
" g S" U% W P c( V* t
8 h9 ?. t. z# N- c/ L 6)创造,个性掌握达到极致时,符文将完全脱离原本符文的影子,而以自身的效果存在。这是传说中的级别,只有最顶级的法师在死亡之时才有可能升华产生,或者由神祈创造。; I" u5 g, S+ |0 R
9 t6 q+ L g$ |5 i 注意:不同符文的掌握是独立的!只有少数符文是连续性的,就像是 火、炎、焱,水、沝、淼,前者对后者会有一定帮助。
; L6 l# K# W, p% e, j6 s
$ ]2 Z2 ~" d0 G& Q# q/ k d 于是有如下的情况,亦即,一个法师对少数法术掌握的越熟练(换句话说是该法术的符文掌握的越熟练),制约他施法的就越偏向于魔力的量(也就是偏向于蓝条法师),而法师魔力足够但属于那种样样通的类型的话,制约他施法的则更加偏向于他预先准备的符文的种类(换句话说是偏向于DND类)。8 Z( l. J( t. M9 ]- u& E
# I" k% {/ p# x, C8 W% Y6 H
我们再来说法术瞬发。' u1 V* S9 R1 W+ @" y
0 [" Q3 x: s0 e } 如果把识海中法师保存符文的结构理解为法师掌握法术知识的投影的话,那么:
5 w% r4 a" Z9 a5 V: f; _8 R+ C8 [: S: [" Z
一个法师法术知识如果十分凌乱,他冥想生成的符文将是杂乱无章的飞舞在一团浑沌内,法师要使用这些符文施法还要额外浪费抓取对应符文的精力和时间,包括念咒之类都是为了提醒法师应该使用的符文的顺序和种类,当然就谈不上瞬发;
- E8 t9 N: }: U# Y( l- ~9 v
- `% b1 }3 l2 ]/ ~. C& \0 | 法师对法术知识有着初步的梳理了,符文就好像游走在一部书籍里,虽然位置不定,但多多少少还是可以确定在某个区域的几率更大,施法就简单多了;- T! N' Y/ _2 F/ z) Z
7 P* A) A5 S7 h. y) I 法师对自身的法术知识和理解十分有条理而完备,他生成的符文就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分类别、分威力的架子上,法师取用起来就十分轻松,即使是某个符文忘了位置了,知道属性和效果也可以十分简单的检索出来。
$ e9 E6 w1 A' F0 |. N( }$ g+ V; G/ f2 w; k# n7 L
当然,如果法师就只会那么魔法一两个,符文小猫两三只,就无所谓了。而如果法师对某个符文的掌控程度达到了大师级或者更高,那么法师将获得在使用之前挪动该符文的能力————于是法师可以事先在识海排列出数个法术,这些法术因为已经排列好了,就可以瞬发。
V5 ^3 e6 n+ k
( g: j' O2 w6 c8 T/ |, p9 n$ S+ \ 法术序列和意外术是基于法术瞬发的基础上的。法术加持也是一样。严格说,就是法师至少大师级掌握了意外术的全部符文后,即可在保持意外术的长期开启(相当于一个身体状况持续侦测+魔法联锁,大师级掌握可以不断复制符文,因此可以使用这个功能保持意外术的持续开启——完全掌握级别当然就更好了,而意外术联锁的法术同样要求必须是至少大师级掌握的全部符文。)) o1 S/ M' Q& L3 [
5 e: C- x8 G4 t6 S1 h" {
(我的形容是比喻式的,并不是说每个法师的识海储存符文的结构都是这样的,只是拿来说明,事实上识海的“符文书架”完全是个体深层潜意识与魔法知识的具现,是无法被控制的)4 C0 m% X2 V7 o+ {. s
6 z: O: J- V7 b& m 因此,法师也有着两个进阶方向:( s" v9 U6 h% P! Q# w* D. ~
& Q, Y( k# c+ Z( f( r( V7 ~/ N 一个是专注于少数几个符文或者某一个系列的符文,不断提升对这些符文的掌握,向着术士/战斗法师的方向发展,类似蓝条法师。这个进阶方向的法师往往拥有强大的战斗力,甚至拥有不弱的肉搏能力,以一敌万,开山填海,威力绝伦。他们大多专注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魔法(或者说不得不专注于这些魔法),大有“吾以一法破万法”的气势,事实上只要不是被克制也确实如此。最终目标是脱胎换骨,演化为非人类生物,所以大多有着淬炼肉体的法术辅助。缺点自然是能力单一,适应性较小。(当然比战士好点)
$ F, \4 w# t& [) P/ ]) O7 f% _& @2 ^1 z* g& w
一个是博览众家之长,掌握尽可能多的符文,将魔法“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理念推演到极致,类似于DND法术位法师。这一类法师大多是学院派法师或者炼金术士,绝大多数的新型魔法和法术装备都是他们的作品(上一类即使有创新魔法基本都是基于个性掌握的符文,无法传播)。因为知识丰富,和上一类战力基本稳定不同,这类法师有准备和无准备的战力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很难克制。而这类法师里善于战斗的倒是未必有多强的正面战斗力,但是能力多奇诡狡变,防不胜防,而且生存力大多爆表堪比小强。! t- ^/ S, H% G2 o* g
$ Z( k( O7 B' `3 [6 W' c 后一类的进阶上限要远高于前一类。(倒不是说前一类进阶到顶了就不能进步了,而是继续进步只能转化为元素生物或者成就神火之类的,不再是法师了,而后一类成就一个相当于DND标准的30-40级法师是木有问题的。)& b! y* i0 N$ P/ _, A. a% m3 }) D
/ H" Y. w4 c/ ~! ^0 U+ h: `8 K$ L+ ]
然而,毫无疑问,如果是极限状态的第一类法师,那能力就实在是过于狭窄了,愧对法师的名号,与其说是法师倒不如说是魔法战士;而且意外术啊之类特殊效果也和他们绝缘————虽然意外术本来就不是大众级的法术。而极限状态的第二类法师,更是一个悲剧,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人给偷袭阴了,就算是后手甚多不虞性命之忧,但是终归是憋屈啊。7 _3 N5 g* E6 L9 D
4 O. m/ U1 a. g; t% e& J0 y
所以,事实上大多数法师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因此的它们的表现更类似这样:
% C0 V# S# C5 E) `4 ~0 J: `
D! C1 u8 @7 @" S 有几个魔法是可以当机关枪突突的,只要魔力没用了就可以不停的发射,甚至有那么一个可以瞬发的,而杀手锏和一些控场啊之类较少用的魔法却只能使用那么一两次就木有了。6 P. U( V y3 n6 G" Y
7 F1 A- U- L8 E; Y9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