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毅. H9 D, B. u9 o T3 z$ }1 @, E( `
: e1 c8 P4 e4 l* \9 _" N, E2 O) _
王 毅 , 字 叔 远 , 万 历 , 天 启 年 间 ( 公 元 1573 — 1627 年 ) 虞 山 ( 今 江 苏 省 常 熟 市 ) 人 。 他 可 以 在 一 寸 大 小 的 木 上 , 雕 刻 精 细 的 宫 室 器 皿 人 物 及 鸟 兽 木 石 , 无 不 随 势 象 形 , 各 具 情 态 。 至 于 他 精 雕 的 核 舟 , 尤 为 擅 长 , 所 刻 多 东 坡 泛 赤 壁 的 故 事 。 核 舟 全 长 八 分 多 , 刻 得 船 舱 宽 敞 , 上 面 复 盖 箸 篷 , 两 旁 各 有 可 以 开 闭 的 小 窗 四 扇 , 开 窗 可 以 看 到 两 旁 的 雕 栏 , 关 闭 后 可 以 看 到 右 面 窗 上 所 刻 的 “ 山 高 月 小 , 水 落 石 出 ” 的 和 左 面 窗 上 刻 的 “ 清 风 徐 来 , 水 波 不 兴 ” 的 小 字 , 上 面 还 有 石 青 糁 嵌 。 船 的 底 面 稍 平 , 上 雕 款 “ 天 启 壬 戍 秋 日 ,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 , 细 若 纹 足 , 勾 画 清 楚 , 字 黑 色 ; 下 有 篆 文 印 章 一 枚 , 文 刻 “ 初 平 山 人 ” 四 字 , 填 红 色 。3 r1 P W1 v9 i7 d( J$ l
+ x5 j8 [! w' W9 T--------------------------------------------------------------------------------- C" t. N9 F" P
& O! z9 p6 W: N( I7 i, m/ `5 Y( p
崔 士 顺/ U* g5 D& E: u+ f) L: t5 a% Y( E
+ X5 }/ e& J! X; B) @* r2 a. J& G. n
崔 士 顺 , 明 代 木 雕 艺 人 。 他 曾 在 河 南 彰 德 府 华 林 园 内 木 雕 “ 密 作 堂 ” 一 座 , 周 围 用 二 十 四 根 梁 架 , 堂 作 三 层 , 载 在 一 只 大 船 上 浮 在 水 中 。 各 层 雕 造 内 容 都 不 相 同 , 下 层 雕 七 个 木 人 对 坐 , 有 弹 琵 琶 , 击 胡 鼓 、 弹 箜 篌 、 掐 筝 、 振 铜 钹 、 拍 板 、 弄 盘 等 , 身 上 都 着 了 锦 绣 。 木 人 的 中 间 , 都 制 藏 关 节 , 能 够 作 符 合 节 奏 的 进 退 俯 仰 动 作 。 中 层 是 佛 堂 三 间 , 佛 像 雕 得 很 精 丽 , 有 木 雕 长 三 尺 的 七 个 僧 人 , 都 衣 绘 彩 , 在 西 南 角 的 一 个 僧 人 手 执 香 奁 , 东 南 角 另 一 僧 人 执 着 香 炉 各 站 着 , 其 余 五 个 僧 人 作 绕 佛 左 转 行 走 。 当 他 们 走 到 西 南 角 时 , 那 个 执 香 奁 的 僧 人 就 以 手 在 奁 内 拈 香 , 授 给 行 走 的 僧 人 , 行 走 的 僧 人 也 能 伸 手 接 香 ; 再 走 到 东 南 角 时 , 执 香 炉 的 僧 人 伸 手 授 行 道 僧 的 香 , 并 放 置 在 香 炉 中 , 以 后 就 到 佛 前 行 礼 , 礼 毕 后 整 衣 而 行 。 这 样 周 而 复 始 , 反 复 行 走 , 动 作 和 活 人 一 般 无 二 。 上 层 也 是 佛 堂 , 佛 坐 中 央 , 旁 立 菩 萨 和 侍 卫 、 力 士 等 , 佛 座 的 帐 上 刻 飞 仙 , 却 能 循 环 右 转 ; 又 刻 画 紫 云 飞 腾 , 作 左 转 , 往 来 交 错 , 终 日 不 停 。 可 谓 奇 妙 机 巧 。7 S }5 a& R/ d- [
! @; {" ^" R8 ~5 _: M6 j--------------------------------------------------------------------------------& K, I! ^# N" [2 x9 t/ W
; i; w7 q, a F4 B: h2 Q8 Q
丘 山7 y9 S) y) ^) X. x7 q
; n' e9 ]1 Z; ?( Z; r- i8 ^
丘 山 , 明 末 雕 刻 艺 人 。 常 州 人 。 精 工 雕 刻 , 所 制 的 胡 桃 核 坠 , 雕 有 人 物 、 山 水 、 树 木 , 毫 发 毕 具 。 往 往 雕 有 渔 家 乐 、 东 坡 游 赤 壁 、 百 花 篮 等 题 材 。 他 曾 雕 “ 夜 半 烧 灯 照 海 棠 ” 、 “ 春 色 先 归 十 二 楼 ” 等 诗 句 故 事 , 雕 得 窗 阁 玲 珑 , 疏 枝 密 树 , 掩 映 各 极 其 态 , 很 为 精 巧 。 别 人 虽 也 有 仿 效 他 的 雕 刻 , 但 不 及 他 雕 的 雅 致 而 无 斧 凿 痕 。 这 些 精 雕 细 刻 的 核 桃 , 大 小 不 超 过 一 寸 , 却 雕 得 令 人 入 目 迷 离 , 叹 为 奇 绝 。
5 H, z5 b) d9 s* }7 j, ?# ?5 q4 o" j- q8 V3 Y0 j
--------------------------------------------------------------------------------
0 E8 f% _2 L$ B
" w7 w6 N+ r! x2 P! l& [/ r孔 谋* M( {; D) t! e8 I6 {1 C
4 L0 q& k5 M9 f% \4 g
孔 谋 , 明 代 福 建 连 江 县 的 木 雕 名 艺 人 。 他 能 利 用 树 根 疤 块 的 凹 凸 、 弯 曲 等 自 然 形 态 , 相 形 施 工 , 刻 成 人 物 、 飞 禽 、 走 兽 等 形 状 的 木 雕 , 古 拙 可 爱 , 富 有 装 饰 趣 味 。
( e- J5 {3 ~. u- P1 ^ K7 M3 u% ?3 f2 y0 u0 g7 s1 h
--------------------------------------------------------------------------------
# Z, z% A& n& {# E# T- V, [# G! n, g6 m& T% g1 K
林 谦 培9 {7 A2 M: O7 r9 g7 l
. s9 P/ x% a5 Q: Z林 谦 培 清 代 同 治 、 光 绪 间 福 建 寿 山 石 雕 艺 人 。 字 继 梅 。 福 建 候 官 县 人 。 擅 雕 刻 印 纽 、 博 古 及 圆 雕 人 物 , 海 兽 尤 为 专 长 。 喜 以 神 话 、 仙 佛 作 题 材 , 具 北 魏 遗 风 。 人 物 体 型 微 胖 , 头 大 身 短 , 衣 褶 流 畅 简 练 , 饰 以 线 刻 锦 纹 , 须 发 开 丝 染 墨 , 画 眉 点 睛 , 刀 路 清 晰 , 卷 曲 纹 理 , 有 条 不 紊 , 备 极 传 神 。 在 继 承 杨 璇 、 周 彬 优 良 传 统 的 基 础 上 , 和 弟 子 林 元 珠 开 创 了 寿 山 石 雕 “ 东 门 流 派 ” 艺 术 风 格 。 林 谦 培 被 尊 为 “ 东 门 流 派 ” 鼻 祖 。 东 门 派 主 要 分 布 在 福 州 东 郊 , 都 采 石 之 自 然 形 态 雕 作 人 物 。 晚 年 积 平 生 得 意 之 作 , 拓 描 成 谱 。6 V# Q4 r' N$ A6 c
( I+ L' z3 |9 B& w$ R+ u3 G+ k! D4 q
--------------------------------------------------------------------------------
( |/ c( @4 X/ p) k9 G
3 t- J! P; _, A& t4 p4 J潘 玉 茂5 Q$ V5 j1 ]' z5 e) A# c# G
4 W; O5 O3 ?* G9 v潘 玉 茂 清 代 同 治 、 光 绪 间 福 建 寿 山 石 雕 名 艺 人 。 小 名 和 尚 。 福 建 候 官 县 人 。 居 福 州 西 郊 凤 尾 乡 。 善 刻 印 纽 。 在 继 续 杨 璇 、 周 彬 优 秀 传 统 的 基 础 上 , 和 弟 弟 玉 林 、 玉 泉 , 共 同 创 立 了 寿 山 石 雕 “ 西 门 流 派 ” 的 艺 术 风 格 , 被 尊 为 西 门 派 鼻 祖 。 西 门 派 主 要 分 布 在 福 州 西 门 总 督 后 一 带 , 以 刻 制 图 章 为 主 。 潘 玉 茂 喜 作 深 刀 雕 刻 , 刀 法 简 练 , 以 尖 、 圆 、 推 、 半 圆 推 刀 综 合 运 用 , 线 条 垂 直 匀 称 , 宁 静 端 庄 。 擅 雕 印 纽 、 博 古 、 薄 意 及 开 丝 、 雕 边 等 , 均 有 很 高 的 艺 术 造 诣 。# m! i" V' ^: b* [7 f) r
1 G6 ?1 X- a! ~+ t9 ~& @3 O--------------------------------------------------------------------------------
" k: d) N7 `. r% Y) U7 Z3 C
8 J; p8 E6 h7 ^$ _ o陈 天 赐7 o+ F# F8 U: B, q' V: _
0 [4 C8 j4 v0 f6 B
陈 天 赐 清 末 福 州 木 雕 名 匠 。 福 州 大 坂 乡 人 。 幼 年 学 艺 于 柯 传 钟 。 善 雕 仙 佛 , 亦 宜 花 鸟 。 刀 法 取 大 块 劈 削 , 作 品 粗 犷 有 力 , 风 格 淳 朴 , 以 传 神 为 旨 。 长 期 研 究 龙 眼 木 雕 。 他 创 造 的 龙 眼 木 雕 人 物 , 装 上 骨 制 牙 、 眼 、 染 成 褐 色 , 使 人 物 更 为 生 动 , 盛 行 一 时 。 为 “ 大 坂 派 ” 木 雕 奠 基 人 , 故 大 坂 派 又 称 “ 陈 派 ” 。
N; S: a8 a+ | w# h% V1 S3 u
- y$ q9 V2 @6 g, M- e( x' S--------------------------------------------------------------------------------2 s0 q8 Y# |2 i$ ?0 U- I8 p
- {- w/ C) y$ k1 F* i% s9 W
柯 世 仁/ i: Q( W: Y. i9 m( @
% u, m5 G b! r柯 世 仁 清 末 福 建 木 雕 艺 人 。 福 州 象 园 村 人 。 为 龙 眼 木 雕 “ 象 园 派 ” 名 匠 。 “ 象 园 派 ” 又 称 “ 柯 派 ” 。 柯 世 仁 擅 于 根 据 黄 杨 木 、 红 木 、 竹 子 等 不 同 材 料 的 性 能 , 运 用 劈 、 削 、 雕 、 剔 等 刀 法 , 随 心 所 欲 , 雕 成 风 格 各 异 的 各 种 作 品 。 柯 世 仁 善 于 集 前 辈 艺 人 传 统 技 法 的 大 成 。 他 最 善 雕 刻 古 代 人 物 等 圆 雕 作 品 , 作 有 “ 射 猎 图 ” 、 “ 普 贤 像 ” 、 “ 达 摩 ” 、 “ 观 音 ” 和 “ 铁 拐 子 ” 等 诸 雕 像 。
+ r2 M9 O7 U1 g( K8 Y6 E2 x# Q8 n' u: u# c$ z" X
--------------------------------------------------------------------------------
6 q( V" n$ U; R, r7 L6 ^7 n& P0 @ ^" p6 P3 X; v1 Y/ i( e: Z
江 金 榜4 h. n- C& M! @
2 Y& d% Z7 `$ K6 D" L
江 金 榜 清 末 福 建 木 偶 雕 刻 艺 人 。 福 建 著 名 木 偶 雕 刻 艺 术 家 江 加 走 父 亲 。 泉 州 花 园 头 人 。 原 先 从 事 雕 刻 佛 像 , 后 来 专 门 从 事 木 偶 雕 刻 。 江 加 走 从 小 随 父 学 艺 , 父 亲 传 授 他 五 十 多 种 木 偶 头 和 一 个 平 髻 的 梳 制 发 式 。& w# F3 P# Z K$ n! i
" ?* A# z- m4 ?
--------------------------------------------------------------------------------. R# \( s0 m1 l) ^
! n5 ]& t) g6 s( ?8 Y4 C
赵 陈 秀
" @. N. g& g* g B6 b8 T8 j$ }* Y! ~2 E% e9 F+ m# Q) U9 d
赵 陈 秀 , 浙 江 省 缙 云 县 人 。 清 代 末 年 缙 云 木 雕 的 创 始 人 , 他 自 幼 从 东 阳 木 雕 艺 人 学 艺 , 在 缙 云 县 雕 刻 当 时 风 行 的 寺 庙 、 祠 宇 等 建 筑 上 的 木 雕 装 饰 , 有 名 于 时 。 他 于 1930 年 以 后 去 世 , 卒 年 已 八 十 岁 左 右 。 近 代 缙 云 县 木 雕 名 手 周 章 宝 , 就 是 他 的 学 生 。
2 B$ ^5 j- _7 \7 X$ _4 h2 ], R- l5 x* Y% 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