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古代有哪些体育“牛人”的资料

0
回复
34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8-17 08: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奥运军团在里约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勾起了我们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关注。据记载,古代也有很多体育健将,如举重的大力士有“力能扛鼎”的项羽和能举起“千钧之重”的乌获;跑步“飞人”有“走及奔马”的庆忌和“马驰不及”的杨大眼;游泳健将有“能反复游水中数里”的周文育和一个猛子扎下去“数百步而出”的吕梁丈夫;投掷铅球的“牛人”有能让十二斤重的石球“行二百步”的甘延寿……如果古代体育“牛人”参加奥运,他们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会是怎样?
. j5 P! {' @7 p) \6 F5 X# S. [; P
+ Q2 c7 S6 v9 E( Q7 r0 Q. ^0 H2 `  举重“牛人”:秦国人乌获《商君书》记载:“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3 Z  x! g' i8 [; j
1 F8 J: y# c/ I& T! T- m  推荐古代选手参加奥运比赛,举重选手大概是所有项目选拔中最难的。倒不是因为选手成绩不理想,而是因为成绩太理想了,可以推荐的选手太多。如先秦时的孔子,秦汉时的项羽、唐朝武则天时的汪节、明末起义军首领李自成……都是举重达人。
+ e7 ~6 [3 G2 s- q% h' x8 `
+ t( g  m. N: X7 m1 v9 Z  在古代举重名将中,项羽的成绩是十分显眼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长八尺馀,力能扛鼎”。鼎是一种三足两耳的沉重炊具,扛鼎是秦汉时十分流行的一项运动。
8 B8 N% X' s; Y9 Z3 H9 U7 u' p- K$ O, c$ z
  唐朝时,举重运动更是受到朝廷重视。唐太宗李世民选择军士,首先要求“翘关五举”。武则天当皇帝时,举重还被列为武举考试项目,随之出现了一批健将级举重选手,其中名叫汪节的人最厉害。汪节是歙州(今安徽徽州)人。据《歙州图经》,武则天设置武举科后,汪节去长安,走到东渭桥时,他指着桥边一只石狮子说,能把它提起来扔到一边去。石狮重达千斤,汪节一鸣惊人,后被推荐到宫中当了禁军,并升了官。% a% ^6 [8 y2 D: Z- ]& x
2 w" b1 F: u3 t3 c
  如果要推荐项羽和汪节参加奥运,都是没有异议的,但他们尚不是最佳人选,先秦人乌获的优势更加明显。6 F1 ]- s1 s2 V" z7 O8 G6 T
* ?- t. t! z# H1 E& e6 T9 Z
  乌获是秦国人,生活在秦武王时期。秦武王嬴荡本身就喜欢举重,《史记·秦本纪》称他“有力,好戏”,并因比赛扛鼎而丧命。正是因为秦武王对举重的重视,才有乌获、任鄙、孟说等一班大力士,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秦武王的重用,“皆至大官。”' ?- M. f9 w) i# a9 C" P

+ X! F8 T* r- t6 w7 r) u  那么,乌获能举起多重?《商君书·错法》记载:“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先秦时,三十斤为一钧,一钧约为15.9现代斤,这么算起来就是15900现代斤,也就是说乌获能举起万把斤的重量。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乌获参加奥运是无人能敌了。$ M; E# Y# P7 P, [7 R& ~1 ?2 c  ?6 ]
" l. y3 {; p* \0 H4 J7 l4 N
  事实上,这一记载是有违人类运动极限的,所谓“千钧之重”,应该是形容乌获举重能力太强大,而非实数。
7 s. D( y, \) n+ k* h0 Z; U* r: X) B2 Y
  跑步“牛人”:北魏人杨大眼《北史·杨大眼传》记载:“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
: Q9 n+ c+ k7 s
: g* O$ K+ g: r" @0 _  与举重一样,田径项目也是古代中国体育强项,在短、中、长各个级别中,都曾涌现出了许多名将,速度多在“走及奔马”水平。
5 B& g$ T" G( j! Z! K! h$ ?( i1 ]$ S: \! q% ^! X
  古人所说的“走”即现代的“跑”。在古代,能“走”是勇士的基本条件。春秋时最能“走”的人物之一是吴国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吴越春秋》记载,庆忌“勇为人所闻,走及奔马”。9 w& F- w" ~6 x; h& t; e2 S" W

  L3 o  b& A- T9 C0 N0 S  西晋时的唐彬、陈安也都是田径赛场上的“牛人”,或“走及奔鹿”,或“奔及驰马”。古人认为,快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他们的速度能跟上快马,确实不简单。8 @1 q! }( J8 c4 f# {$ K# n$ `8 z& p
: Y+ @" i/ f- P* G* u. _
  现代测速,奔马在15米至18米/秒,以15米/秒来算,100米仅需6.67秒。庆忌的速度能跟上奔马,百米决赛会在6.67秒左右,也就是说,庆忌如果参加奥运比赛,获百米第一名毫无问题。
0 @& K7 [8 E4 |. s' x) S+ K! n# ~) ^. X8 v* l& |: @
  庆忌的“走及奔马”速度,在古代中国田径健将中仍不是最快的,南北朝时出现了两位比马跑得更快的牛人,一位是东晋人诸葛郎,一位是北魏人杨大眼。
2 r! R# g2 ^  k" B5 {1 B
+ L, b; X% \" O' W* O4 M* ~  据《太平御览·人事部三十五》引《俗说》,诸葛郎的速度比东晋名将桓温一匹善奔的宝马还快。诸葛郎的速度已很惊人了,但杨大眼比他更厉害。% F# |/ F. |' {. n* M1 r9 \3 S" ]
" F* M9 V& Y' _4 {4 y
  杨大眼的速度有多快?史书上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值,但《北史·杨大眼传》里有这样的记载:“(杨大眼)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这个记载的大概意思是,杨大眼拿出一条长3丈左右的绳子,系在自己的发髻上飞跑,绳子像射出的箭一样直,连奔跑的马也追不上。+ u, [/ u0 m" O- v
% k* D) q3 H; Q: K' `/ S; g2 W/ ^7 }- b
  北魏时,一丈约2.45米,三丈仅7.35米,能让“绳直如矢”,没有百米决赛9.58秒的速度,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
) z5 ^; q: U% P: O' s0 t9 C2 m, z' s, o' N" \
  当时,杨大眼这个举动“见者无不惊叹”。负责选拔征南军官的尚书李冲看呆了,称赞杨大眼是千年才有的奇人:“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
: p/ n5 I8 V$ l2 r; O
0 C* W% j0 B8 D, {, g' n" D  所以,如果让杨大眼参加奥运,应无异议。; s+ Z1 o* i. w( b4 ]1 F
6 z: d5 B* q; c
  游泳“牛人”:先秦人“吕梁丈夫”
# D, F9 J; _8 ^6 y) Z3 t1 M5 ]
. m& `. W- D" A4 e: @  《列子》记载:“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棠行。”
6 V2 J' b; Y9 }2 n! l
% x# Y. l4 b! B6 P6 ?& C  古人称游泳为“游水”,现代的弄潮儿,古人称为“弄水人”。中国南方人的游泳技术总体来说高于北方人,古代也是如此,如南朝名将杜曾,能身披沉重的铠甲游泳。
9 c8 E6 a. K7 {! v; {4 N
3 f! ?$ f* h9 p1 H2 @6 [  南北朝时有一个叫周文育的人也是游泳“牛人”。据《南史·周文育传》,周文育在11岁时,“能反复游水中数里。”不只游泳超强,其跳高水平在小伙伴里也没有人能超过他,“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人莫能及。”+ `! C, V8 n% y# o$ k
3 ]8 y) B3 w& G4 C8 T0 F$ Z/ A
  如果挑选周文育、杜曾参加奥运游泳比赛都不会令人意外,但如果他们遇到这么一位先秦男子,姑且称他为“吕梁丈夫”吧,就要甘拜下风了。
, |' \5 [/ \! r0 x1 Q8 n& N4 W+ k
. G9 L5 R% A1 u  当年孔子曾在齐鲁间的吕梁(今山东泗水一带)看到这位男子,在“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连鱼鳖都不可能游到的河水里游泳。据《列子·黄帝》,起初孔子以为他是投水自杀的,即所谓“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孔子还叫弟子顺流去救他,结果这位男子下水,“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棠行。”
$ m  A1 a  _6 _" F, t
" o- [! X$ [. u( E: N/ K8 o: Z( ]  先秦一步约1.38米,一口气游几百步远,少说也在300至400米以上吧。如果选吕梁丈夫参加奥运男子百米自由泳比赛,连一口气都不要,就游到终点了;400米自由泳也就一口气的事情。即使1500米自由泳比赛,也不过只需换三五口气。! Q9 [" l* T; z' N$ A- b
0 L. z! p& h- Y! ~1 s: `
  虽然游泳这么牛,但这名男子却不当回事,还披着头发,边游边唱。孔子大为吃惊,以为见鬼了,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游泳秘笈。吕梁丈夫告诉孔子,哪有什么秘笈,不过是自己的游泳素质好,认水性。" y0 }  \0 n' {. c

! f; J. N% q4 V. s4 C: v9 U  掷远和跳高“牛人”:西汉人甘延寿《汉书·甘延寿传》记载:“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
) x2 t' [' i* `
0 U+ b" C) i& ~$ U0 i8 W5 m  说到古代的体育“牛人”,西汉甘延寿不能不提,此人是难得的全能型体育天才。据《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朝门,以材力爱幸。”这里的所谓“材力”,又称“勇力”,指身体素质优秀。从记载来看,甘延寿不论是铅球、跳高,还是拳击,都是过人的,发展相当全面。
& V9 T  q8 b* V! H; u* w
, w# R4 ?9 g2 X; R  投石和拔距都是古代训练士兵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兵技。“投石”类似现代田径项目中投掷铅球,顾名思义,是投掷石头。4 q7 b0 ?& v# j8 U& I

( g0 [0 C& _( P# I  石头作为一种攻击武器,作战时可人工投掷,也可用机械装置发出。三国魏张晏注引《范蠡兵法》称:“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而甘延寿却能如机械那样投石,也太有劲了。
; `* Y/ V# d2 L5 V0 Y& z+ y* d+ U5 \9 d* B  Z) }# ?5 R; l
  汉朝一斤不到现代半斤,汉朝十二斤约是现代5.952公斤;六尺为一步。换算一下,二百步至少1200尺,以每尺0.23米来算,便是276米,甘延寿徒手能把近6公斤的大石头投出去,就算二百步的十分之一也是27.6米。
7 p) e( b& X  Y: _
8 o8 }' w0 o+ W  再说“拔距”,又称“超距”、“跳跃”,类似于现代田径项目中的跳高(一说比腕力)。甘延寿能跳过亭楼,这亭楼应是兵营中的岗亭,依古代建筑来推算,亭高不应低于现代的2.50米,这比现代跳高的世界纪录2.45米还高出0.05米。) h0 G8 a0 n7 K6 d" ^

: H! I4 J  ^+ d& j0 D  甘延寿的另一体育特长是“试弁”,“弁”即“卞”,又称“手搏”、“拳勇,是徒手搏击一类的项目,甘延寿手搏的水平也相当高,并因此受宠。显然,如果甘延寿参加奥运,想不夺冠都难!5 Z1 I) ~: t* a0 C. C; p9 s

" s/ w. C" N& W: p2 d, u7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