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文通史 官吏年终福利:靠平时收集公文袋攒得“年终奖”

0
回复
21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7-16 10: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历的年底,能令人们翘首以盼的,除了过年,还有年终奖。
9 ]; N; E8 o. s* c% s) p, m& K1 D9 L: I0 k* Y3 |1 j% b+ C
  说起年终奖,古今皆然。在古代,当然没有“年终奖”这么一个说法,但做法却差不多。每到年底,不管是打杂的,还是当官的,“年终奖”都是不可少的。5 ?* {" `, }2 j( S

& z: i, w/ S* ]- ?: [  当然,各个朝代,“年终奖”的形式和多少都不同。而在秦汉两代,有一种“年终奖”并非靠上级发放,而是靠自己来“创收”。这“创收”的来源,则是平日里的公文。) k- r; a( w8 T2 |" G

& h: p& H3 R) |8 M  区区公文,如何能成为“年终奖”的来源?说起来,这与秦汉两代的特殊情况有关。那会儿,纸还没有发明。而且,后来哪怕造纸术面世,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未普及。所以,当时用来书写的东西,主要还是竹简。
, z) J6 E4 q. l8 o  k+ k3 |: b! V% z
  公文自然也不例外。发文的机构,先将内容写在竹简上,卷起来,用袋子装好,接着糊上胶泥,再在胶泥上盖个公章,然后发给接收的机构。接收方收到公文后,剥掉胶泥,将公文取出。那装公文的袋子,该如何处置?
0 t5 M  [% A; G! G1 g9 B2 m
$ D3 z5 @+ v' o( U' l* {; s" H  放到如今,这自然不成问题。装公文的袋子,恐怕也很少人会注意到,多半都扔掉了事。可在秦汉,这袋子还是挺值钱的。当时装公文的袋子有三种,一种是皮质,一种是丝质,还有就是麻质。前两种自然是挺值钱的;至于麻袋,若是攒得多了,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所以,一年到头,将这些攒下的袋子卖出去,也就是一笔不小的“年终奖”了。
9 ^- C4 i# b7 R0 J# H+ @- u- ]% F$ I* o
  当然,这也是那个年代的“公务员”们,在物质贫乏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所“发明”出来的“年终奖”。不过,在当时,这笔“年终奖”的数目已然不算少。也正因如此,接收公文成了“公务员”个个抢着干的肥差。
) D4 [; p( P) n9 d; @, M4 w( f. }6 A" B
  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文献中屡见不鲜。可见,这已成了当时普遍的一种“年终奖”方式。和如今的“年终奖”比起来,秦汉时期的这种方式,无疑更具环保性。而且,就分量而言,也不亚于如今的年终奖, L2 L& `. S2 k) G
/ V% J* C  i# O+ x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