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信是汉初名将,为西汉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 y J7 B2 N I" u7 N% T& {# O# W' C0 ?
韩信出身低微,靠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将王、侯、将、相全部担任了一遍。由于他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因此与之有关的成语及典故也非常多。这些成语,既反映了韩信的军事思想,也展现了他历尽了磨难、屈辱、冷落、辉煌、失意和悲惨的一生。' h" o" F \& \4 B% a
2 x$ C( }. e0 o( W, f
1.胯下之辱: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指极大的侮辱。
. o) A% p6 o# \/ x2 J+ l( g; E& S1 M8 o5 v3 v4 p
2.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赏赐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u; Q3 c) B( o+ M4 g7 T4 t
j/ U: G, G8 ^6 Q" v* ~1 J# \
3.解衣推食: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7 v2 |! P2 w7 D% U' F6 w4 g' _
7 r. T' s3 c3 q) Z: ~ 4.战无不胜: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O% w; B& ]0 v# O
' `6 d' R6 P" G) |6 _) s i$ z4 M
5.国士无双: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A) T2 [3 B. P9 i! K8 I. ^
* H8 A! s1 U$ C4 u 6.十面埋伏: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1 c% T- x e+ U1 ^& ~$ G, S
4 n& S- W e6 P: u 7.背水一战: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1 W5 J" g# Z% e$ {! Y2 X9 r5 }: v/ L3 Q3 N; C& U
8.拔旗易帜: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B2 {+ s- X' l4 g; H6 d3 [# w
+ h6 L- I. q+ U& }1 I. ^
9.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 J/ x3 D- f z4 f* Q3 K+ p
( `! d% Y4 x% Z4 x; Q" D/ Z 10.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S: b d2 \1 [
0 k3 }5 q6 @$ M9 A
11.兵仙神帅: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 q3 c, [ n% |8 F" T5 P4 s% |: k0 |- l* c* y" h8 c5 w& d& A/ @
12.居常鞅鞅: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S0 G1 C9 S) a' n; ?9 d: C: Q' \
B: c+ @1 y0 ~* ?8 J/ D, {& ?4 c& ` 13.功高震主:指的是韩信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 m# H$ @: `' C( e
2 l; ~* _, b+ H2 m- y; D) c/ S 14.金石之交:武涉曾经劝说韩信自立,说道:你和汉王刘邦的关系这么好,但是最终还是被他所擒的。指的是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的交谊。
# L7 O* I( p+ \7 {8 U! G! y& e# q! o! Z$ |! a1 A
15.独当一面:张良和刘邦的一次谈话中,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 U; v5 h- Y% r; E- x- M
4 Q' v6 r% n3 a 16.略不世出:指的韩信的功劳很大,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与他比的,后用于夸奖人等。
9 Z% s: l% U& R7 r" C: E2 k k$ r& w, \2 z# c5 P
17.不赏之功:说的是韩信在战争中功劳,后形容功劳极大。
, S* B3 `6 s. t) |! _8 o
. U# H; q) ^! I 18.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2 G' f( Y3 y" t& j
, q$ h0 l: t% R) P. d' Z( g 19.妇人之仁:韩信在和刘邦的一次说话中,评价项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指的是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P1 ?5 D$ M( ]+ g' S
0 m3 h; d# m6 I4 i- n# N+ c, i; K! S
20.推陈出新: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指的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w. K; ^( `9 V7 q
' Z$ c6 A' B) \2 c+ |1 }: S
21.勋冠三杰: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 s! f2 F) {5 F, f8 V( d- N6 K
$ L' ?) k) `- W+ \$ x
22.伐功矜能: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7 w$ S: D6 d$ R* k4 h
4 R/ i& @0 P* h3 M 23.伪游云梦: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 x9 d7 X3 b' F: \+ H0 j
- _+ G5 ?% k7 N1 e" ^( c" J 24.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韩信当年说的一句话,指的是坐人家车子的,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担忧;靠人家养活的,要为人家的事拼命。
" B9 _. C' i" T' e$ v: M7 }/ \0 A3 Y
25.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左车在和韩信谈话中,李左车提出的这个观点。指的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k; E: Z! O! o7 y* ~$ {- F
# k2 o: M4 t: P# p 26.人心难测: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张耳与陈余两人为刎颈之交,后两人翻脸。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亦做“人心莫测”。& J2 X& v6 |1 W" r2 o
' p) {' F" x: o1 u- J$ m 27.肝胆照人:比喻真心诚意,也比喻以真心相见。语出《史记o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3 q# o% s: f/ T1 K3 s5 b
9 j4 {; ?9 v4 @ u 28.钟室之祸: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 D0 `1 Z i- J7 F$ I
! N. W8 H2 y6 v5 a
2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g- Q2 `6 Z% }
1 B, P! j! a% u0 Z0 u" { 30.问路斩樵: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协助汉王刘邦同楚兵作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马问樵夫路向,韩信听后,把樵夫斩杀,部将问为什么,韩信称恐樵夫泄露他们的行踪。
7 K# z# l; w# @8 d% L. m3 ~! t7 i! T% |- [* U- f( d
31:传檄而定:发一纸檄文就可以征服,谓己方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可以轻易战胜对手。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F* w+ s: o1 X) k" q4 E, S, F
( U z! \, O4 r" v
32.多多益善: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9 x' w3 n* D" |7 D4 N3 F: S! s! _/ T: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