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一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3 h! I \7 H4 o' a) j3 Q
2 v8 C. N8 H, [) o# U5 b 《史记》记载说,西汉初年有一个大臣名叫石奋,他的姐姐是刘邦的小老婆。石奋退休后,“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皇帝请石奋吃饭,石奋要跪趴在地上吃。“赐食”是恩宠。受赐者必须恭敬,跪趴着,肯定吃得不舒服。. S4 Q1 I7 ?, c0 T V2 ^6 t
2 K+ h3 e/ {9 _ a# f4 B! {; v, P 三国才子曹植在《谢明帝赐食表》中说:“近得赐御食,拜表谢恩。寻奉手诏,愍臣瘦弱。奉诏之日,涕泣横流。虽文武二帝所以愍怜于臣,不复过于明诏。”7 l) j5 I0 g: B& q
5 E* ^% T2 X1 R( l" K/ o
尽管魏明帝曹叡是曹植的侄子,但侄子是皇帝,就算是叔长侄少,君臣关系也必须分清。因此,得到“赐食”后,曹植要上表谢恩。. V# f& O9 N6 d9 |
( F6 z' B. D8 K6 t+ j 当然,皇帝赐食下属,也有真情流露的时候。唐太宗的宰相杜如晦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后太宗尝新瓜美,怆然悼之,辍其半,使置之灵座。”这半瓜之赐,出于一个皇帝的真情,非常难得。
4 n$ V9 X" b& s' ]4 W; w C6 c% q$ i7 o
唐玄宗召见李白并看了他的文章后,“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唐玄宗因为爱才请李白的客,也是出于真情。
3 F0 f& Z4 u( u! K ]0 ~; e2 i8 d6 X* o- g, @
北宋宋真宗有了儿子后,很高兴,要请客,并且“宫中出包子赐臣下,其中皆金珠也。”皇帝有了儿子,以金珠赏赐大臣,与大家同喜,也算出于真情。《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明朝皇帝请客的情景:
$ S1 @ U- L6 ~! O( O
4 u- e$ ^" x- {. `; W8 K “太祖时,百官朝退,必赐食于廷。盖用法虽严,而驭臣有礼。且其事每日赐对无间寒暑,即恤劳亦宜然。至末年赐亦渐疏,唯每月朔望日。各衙门大小堂上官俱有支持酒馔,历文昭章三朝皆然。
& ]4 P0 @ h, y3 {3 r% K+ M
$ R: S0 h% V+ N/ \ 直至正统七年,光禄卿奈亨始奏罢之。惟元旦、冬至两大节筵宴,礼部奏请举行。其他如立春则吃春饼,正月元夕吃元宵圆子,四月八吃不落荚,五月端午吃粽子,九月重阳吃糕,腊月八日吃腊面,俱光禄先期上闻。1 Z5 e# T% ^" V E# y6 j( p0 M
& [) d6 y' h8 X2 i, ] ……至若万寿圣节、郊祀庆成,则有大燕。太后圣诞、皇后令诞、太子千秋,俱赐寿面,又不再此例。”
/ u- j8 V K, ?- ^+ O6 r$ |; e0 B# T! x4 z1 A$ I3 _& U
明太祖朱元璋算是个勤奋的皇帝,他每天上班处理公务,下属们跟着忙活,朱元璋过意不去,他请客是经常的事情,吃喝的食物也很丰盛。4 x' f5 K, t/ [+ H2 C P
g% p; j% Z4 ~2 o) K0 i9 ^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皇帝长期不办公,就不经常请下属们的客了,下属们只能等着太后、太子过生日时混几口吃喝。此外,就是逢年过节弄点元宵、春饼、粽子等。因此,做下属的若是一味指望着皇帝请客来一饱口福,是很不靠谱的。% T, f- J; _3 G1 U8 V
# B. z+ i9 z( W7 @4 V0 _
清朝的名臣林则徐也曾受道光帝赐食,他的日记记载:“帮贵差曹正全回楚,奉到恩赏御书‘福’字、‘寿’字两幅,鹿肉一总封,恭设香案敬领。”当时,林则徐是湖广总督,以节俭名世的道光帝能请他吃鹿肉,很不容易了。, E8 M' V7 L" N4 k& w
3 {- q5 x) Q G1 h' v5 Z5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