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文通史 古代灯具的演变及欣赏

0
回复
35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6-8 21: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最早的灯具始见于战国,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灯来看,不仅结构已比较完善,而
2 m  d5 n; E* E2 D  A8 `. _0 f, A2 g; l7 y  J- v% g% W
  且造型也很优美,在它以前,灯的发明和演变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时期。: r2 V! c1 R) K- n

( h& N) N( f- T+ V4 j  “瓦豆谓之镫”揭示了灯的形制最早是从豆演变而来这一历史事实。晋代郭璞注《尔雅·释
8 ^! Y% Z/ x' B; O! u, a( _" S. N' R! e" Y& C1 t
  器》“瓦豆谓之登”云:“即膏登也。”在郭璞看来,人们最早是借用盛大羹的瓦豆(镫)等一
5 ?4 O2 A: c9 n  V( k0 c9 D
* }' d6 g& Z: S- E: ~  些食器皿来点燃照明的。基于这一观点,有些专家曾推测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前陈列中原始社; V7 V, s# u3 H% n
2 k3 {) e" i7 N) ?0 j2 d9 j
  会部分的浙江吴兴丘城出土的那件陶盉就是一盏最早的陶灯。由此可以认为,由于战国以前9 w$ E1 Q3 g& i! I# I/ Z+ x

! L  Y3 d4 `* X4 O( p: ?  用来照明的用具和用来盛物的陶盉、豆等形状区别不大,人们往往混为一起。特别是陶豆自
3 l% K4 ^7 Z$ e+ t# C# H8 M1 \
- H, z4 ~+ H0 B* f0 M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直至战国,尽管它在形制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
3 x1 [# p  B) `+ y  O% o' S9 E& l+ M2 o0 S
  构造是相同的,即是一种浅盘,内底平坦,有高柄的器皿。从战国、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出土/ N' |# |0 f: |$ p' T
$ r! M  e7 P5 C4 S! ~. k
  的各种陶、铜、玉和铁质豆形灯的造型来看,它们和同时代的陶豆并无明显区别。但这类豆2 {# \2 P/ X( o5 H" K

& L! o' ~$ u" N" E5 E# t  形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其平坦的浅盘中央逐渐出现了凸起的乳头状,这种变化可能就是: M: E' w% a9 Y7 K+ o6 o

- p! ?0 z$ K1 _6 t- G9 Y  豆向镫的演变。
. v5 v" |$ o8 r" e7 B# c3 G" X
2 O, }+ u5 [8 W  从见于发表的战国时期的灯具来看,这一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的为主体,数量有数十件。主5 c9 z- i3 p: J  A( ]

2 F/ O) l8 o+ {) G2 _7 w& q  要出自河南洛阳、三门峡,河北平山、易县,四川成都、涪陵(今属重庆市),山东临淄,湖北江9 l1 `- w0 {' w* ?1 T$ a1 K1 i
# Y- S' P  n3 C/ j" P% h/ X' u
  陵和北京等地的一些战国中晚期贵族墓中,多为贵族实用器。陶质灯见于发掘报告的主要有湖南
! D  y/ U& f9 F
+ t* t/ ]4 L& u- P$ {  长沙黄土岭魏家大堆战国墓和广西平乐银山战国墓等地,其他地方虽有发现,因与传统的陶豆无
" e  j3 t" [4 x
0 {+ n; S: N3 w# p7 G$ I  异,往往被当作陶豆,并没归于灯类。这类灯应为下层社会所用,因其无法与华美的青铜灯相比,再加上很难从陶豆中区别出来,这类灯虽然+ @3 l, B! j8 R6 |9 A) L

1 J( v% {( I: i9 Q  J2 i  数量不少,但并没有引起考古工作者重视。玉质灯仅见故宫博物院一件,为传世品,从其精: C6 @( _& t3 U2 q/ Q2 ~6 D

0 z* s5 g5 Y6 H5 R& U  O+ H  美造型来看,也应是上层社会的实用器具。
+ Q! Q! _0 K$ [& O3 O
/ j$ a* V; [4 p6 K9 R4 m& {2 n9 G; s/ [- X7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