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 r# K0 K( k7 k1 `5 q8 A0 H8 h/ ]
+ k0 h) n0 b2 t! j7 \; n$ W
食、色,性也。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
) E: G7 p* A5 q- @2 z+ l+ L4 u8 x7 f1 c0 M) T* g, g/ d, `
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h5 g0 {% a0 |
5 {- N1 |) E1 v* w9 i 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 `# U2 ^2 L" v/ m2 ]! Y& B
- D+ e* e5 D- @* i: G2 g 饭局始末:/ t, ~. ~- Y q3 R) Z' Z
8 L* C9 D9 j" v6 ~$ I# J# b; s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4 g) Z! z6 i( ~* g* X4 V& O% V
5 u/ _# M; b6 \* Q7 L3 C6 `6 V- W 一 场 恶 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9 C: v3 L7 Z5 \& ]. z
' X% u- i$ k$ v$ v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3 W0 g% c8 N9 a! V
; D9 N. L8 Y0 q% q/ H 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酒力,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 n4 `( h. U7 N& H$ o4 R; Y, v2 n5 ^
/ Y0 g. R3 ?5 Y8 A
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 a) i/ |) e8 _$ I
+ m# ^0 N* _& |+ \
出席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4 Y* s+ V$ p( u3 p
3 e2 D5 w) s- N: b0 l ^6 u) ~/ ~
饭局始末:
]' O8 A' p, I* I# A8 }4 [
+ T" @! q' w6 I& z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 b$ \+ {: G: L( ~* N0 D7 F- k* T, n4 y" x% s+ Y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入府。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望梅止渴”之往事,恰 逢 煮 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 ?! {$ I& z2 L, G3 w9 e& o5 B/ E% r1 r+ x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到地上。
. z* i8 [+ _& i
) s9 W. r. ~/ D/ p/ r 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心刘备了从这次饭局中我们看出刘备是个出色的演员,把英明一世的曹操都忽悠了。其结果是刘备后来趁机开溜,到后来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大败曹操,打破了行将大一统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三国。
8 o1 _/ m5 j" M1 M
2 C b& Z0 M2 H6 @, j 最坑人的饭局---群英会
' j# U B% C9 T; y6 P1 I- G6 H- _) R
出席人物:庞统、诸葛瑾、黄忠、周瑜、诸葛亮、蒋干、吕蒙、鲁肃
2 F! E) L/ X7 L* Z
/ g( {2 _6 P( I7 A/ \8 _) g( M6 v 饭局始末:
% S3 ]2 J. H6 W+ Z0 E: K i& F: H6 U- x3 \& M, [( @
周瑜在帐中正与众将议事,闻蒋干来访。当即命众将依计行事。蒋干打扮得像个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一见面,蒋干问道:“公瑾别来无恙!”这一句既是问候,又道出蒋干与周瑜原有一番旧谊,而装出一副非说客样。' v! r, b! l8 \* S
7 _* K, M, } u" t
之后,周瑜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只是在座上觥筹交错,大笑畅饮。接着,周瑜领蒋干参观了东吴军营的精兵强将。饮至天晚,周瑜装醉。蒋干被周瑜刺激得够呛,倒也丝毫不敢提及游说周瑜投降曹操的事。
5 W; F9 ~! `3 f* Q3 F" K. _! ? ?! `
但为了有所收获,好向曹丞相有个交代,于是他剑走偏锋,就有了晚上偷听、盗书等宵小行为。后来曹操果然中计,斩了水军首领蔡瑁、张允。于是乎,一个劝降不成,便试图以鸡鸣狗盗之术盗取敌方机密,另一个则将计就计请君入瓮。这赤壁之战,蒋干也算为东吴立了大功!
0 I6 ^# x$ l! ?8 s5 ]2 Q S7 n8 w- X9 _6 p: Z. |
最香艳的饭局---贵妃醉酒
% Z* x& m1 P/ a3 u$ h
! c% ^$ p+ }/ Y5 w8 p- \ 出席人物:杨贵妃、高力士、裴力士等7 P8 V4 {2 } T/ C; ^5 Z2 l
4 A1 E( a; U* X0 e( z# ] \ 饭局始末:
% ~( \' g- a8 c1 F+ u( h
; T6 W H3 W5 L3 F1 m* c 贵妃醉酒,是唯一以女子为主角的名局。
8 H. G( y% E, p7 j$ q% g& x( d$ v U. {7 u) Z& t/ ?" @( Z0 d. }
却说这天傍晚,皇宫院内凉风习习,皓月当空。唐玄宗与杨贵妃本来相约在百花亭品酒赏花,届时玄宗却没有赴约,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儿不觉沉醉,边饮边舞,万般春情,此时竟难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肠,竟至忘乎所以,面对高力士等一干太监宫女,杨贵妃频频作出种种求欢猥亵状,倦极才怏怏回宫。: s. M, S* f9 X. c
) N5 [7 ?" u/ q 《贵妃醉酒》是一出着名的京戏。《贵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杨贵妃大醉后自赏怀春,轻解罗衣,春光乍泄。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以霹雳手段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内容统统被切掉了。: w+ c3 t# p4 }% b; z
0 a+ C; g" x* s: z
四两拨千斤的饭局---杯酒释兵权/ _& s% V) W$ x3 k) f3 w
; |8 {2 T. c+ ~( C& I! K2 P8 Q4 p# b+ x+ Y7 Z
出席人物:赵匡胤、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王彦超
( B" _( |( v8 d: ]: Q# z5 h7 o+ c& u( J5 C9 A# B3 X
饭局始末:
) O6 I* N% p/ `/ P& \& t! Q
) t. E8 [) O8 r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着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话说北宋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一直担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当年的作为。于是在961年,赵匡胤安排了一次酒局,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酒席上赵匡胤唉声叹气个不停,众人问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担心他们手握重兵日后会造反。! E1 {+ J3 y, F9 _8 Z3 W
+ _5 v1 a% l$ K- i6 }2 H 他们只好告老还乡以享天年,并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他们的兵权从此被彻底解除了。969年,赵匡胤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这也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
2 z+ b9 u( X. Q; ]( c6 F1 B2 p. @2 ]( y# k; I
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三军统帅常常是个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大大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6 E+ ]0 K, m5 T3 ~: y) ]: V& b2 V6 ^
z- W: y6 b6 g S
最豪华的饭局---乾隆千叟宴
# V. f( |% G% ?( H4 y
* z7 h2 R# F8 Y& m 出席人物:乾隆及千名老者0 J. |; s% d9 [8 d" E
. t3 y1 y, D9 L% o% q. X 饭局始末:
& K. |( m5 f) U) V0 P& i7 w- S: ?9 d# n g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
; ]6 I4 j$ ~" S; q, x& U+ d- k1 Z! ~) u' e: j& v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3000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 m2 V: x5 t2 T% n4 f" v7 M
! O3 a# M5 T$ _ 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A- ^5 e& Y) Y5 L, T* [) j& n3 f- O
6 p& A+ @6 |0 J u: q: A! |: ~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 b4 {' t+ z% @7 F& @* q) U% {( X( ^( T, ^) _
最鼓舞人心的饭局---东晋新亭会% _/ N- r ] x! w5 u/ I- S
& O- P H9 }, |, j 出席人物:王导、周顗1 m2 S1 c. N. S `1 N; L8 o
, F$ W m/ C6 v* G3 f/ [. Y 饭局始末:
7 K7 N6 [( M6 h+ P+ G e# j. Z3 ^$ j$ G4 _* `5 c( w# Q" I
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迁,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 U/ P+ {) X: Q8 Q1 d& B
9 ?6 W( o/ Z2 g( _1 n f- T3 }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
0 m) G% F" [* k' j
- z d- s/ u. N! X 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这便是史上非常着名的新亭会。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风景殊异”、“新亭会”、“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 ?0 n' D% _6 z0 i
% t3 [/ p" n) Z" w% q* i) Y2 a 最不辱使命的饭局---渑池之会& I2 r/ n. w/ D6 T
0 T- U9 s, c/ g9 w l 出席人物:秦襄王、赵文王、蔺相如9 S% `2 d7 u) `& W
( F# E" a4 }2 [' ?1 ?3 V+ e+ S3 `6 I
饭局始末:% Q7 |2 C' e% _+ e: B
6 L) f' \2 s1 ]9 v
赵国得到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襄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给赵文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蔺相如毅然承担出使秦国的重任并“完璧归赵”。
" R/ }3 E+ e5 k* U
7 i& v8 M7 c( P9 C. m 不久,秦国攻打赵国,杀死赵国兵士2万多人。诡计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上当,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决定亲自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宴会上,他与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1 p, F1 V/ j" `- t% _* p: D9 w! d+ u
) ~5 N S. }9 l) g" Q"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