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国古代常识之加减乘除的由来

0
回复
49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3-17 14: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都是经由历久成长而形成,到了十七世纪,才获得普遍的应用。
0 Q; j( L$ ?9 U+ c加法符号,开端应用的是英文plus的字头p。正在德国,应用了相当于英语“and”的词“et”。跟着欧洲贸易的繁华,写“et”也嫌慢,为了加速速度,把两个字母连着写,是以“et”慢慢地酿成了“+”。
7 ]2 N  d5 Q- \; `减法也是同样,应用英文minus的字头m,而它也是为了便于速写,逐渐酿成了“-”。
" T" \7 a7 P# U9 y/ J) L英国的奥特雷德起首应用了“×”作为乘号。据说乘法符号是按照加法符号得来的。乘法运算是一种特别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更,就酿成了如今的成号“×”。) _* N6 A/ W' s. k/ t: p7 T
除法的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应用的,后来正在英国获得了推广。符号“÷”中央的横线把上、下两部门离开,形像地表现了“分”。8 G0 `; x: y/ b: u( s6 E  }

8 x1 c/ ?4 K/ \0 z/ z$ B; e* j* [" d' p: v3 k2 Y#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