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国古代常识之春秋五霸是谁

0
回复
36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3-14 12: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见之于《白虎通·号篇》。+ E1 r* @8 v0 |9 j6 Q( g. h" L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lǘ),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4 u0 a& |6 B, S! m  H
尚有人以为,所谓“五霸”,应是一种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 |) a  \+ _) j' J1 B7 h
五霸简介
0 v6 V7 J$ C: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增进国度的同一,“九合诸侯,一匡世界”,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6
# U, i! @& u% f6 f4 w  s85年即位的。他正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造,再加上齐国地近渤海,有山海渔田之利,齐国很快壮大起来。齐桓公采取管仲的看法,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即正在尊敬周王室的名义下,联结其他诸侯,抗击威逼华夏的周边少数平易近族,还出兵阻拦北上的南边强国楚,正在诸侯国中建立了威望。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正在葵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加入,正式认可了齐桓公的霸主位置。4 H" i; e; r9 e3 A  D1 F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带领楚、郑、陈等国部队围攻宋都城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用了手下的准确看法。争夺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强大了本身的力气。尔后,又改良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年夜怒,兴师进攻晋军。
" ]7 g7 I& {# U" }7 A& k! N' g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和答谢正在晋国内争流亡正在外时楚王的周到招待,(正在流亡时,晋文公承诺:若能回到晋国为君,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古代部队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敕令军队向后退却九十里。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力近,补给供给很便利,又便于汇合齐、秦、宋等友邦部队,集中军力。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两军开端决战。晋军诱敌深刻,楚军陷入重围,全体被歼。城濮之战发明了正在军事上先让步一步,后发制人的有名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正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皇帝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犒赏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现许可他有权自由挞伐。晋文公成了华夏霸主。
7 `( O6 c8 {9 B: x# c. P  ]齐桓公逝世后,宋襄公同心专心想成为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六三九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正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端就以牛耳的身份自居,以为本身是此次会议的提议人,同时又以为本身的爵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牛耳非已莫属。然则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公拘押起来,然后批示五百乘年夜军声势赫赫杀奔宋国。最后宋襄公被楚国抓走后又放失落。急功近利,空讲仁义是他掉败的处所,但讲信誉而以仁义待人,却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不外著名无实,不克不及算真正的霸主。
$ L) S  ~& k0 \# k6 o' W- N, w正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按捺停滞北进,转而向东兼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大。齐国式微后,楚国便向北扩大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正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年夜战,打败晋军。华夏列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华夏霸主。9 Q' v/ a' V* p0 k& n7 ~: V. h# N
晋国称霸的时刻,西部的秦国也壮大起来。秦穆公妄图向东争霸华夏,但因为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兼并十几个小国,正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
: D2 y! r) U9 l/ W4 ^今后,吴国、越国接踵壮大,争霸于东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从。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正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邻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由几十年尽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1 m+ q' G0 ?# a: G0 H) \, E9 F9 K
诸侯年夜国争霸,解释了周朝王权的减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今后,周朝王室加倍陵夷。早年是皇帝统帅诸侯,“礼乐挞伐自皇帝出”。如今这些权利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挞伐自诸侯出”,“礼乐挞伐自信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田主阶层纷纭起来夺权了。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地步。, V% i: J: _3 Z* L$ s' a
称霸的诸侯重要标记是“会盟”诸侯,而完成这一主要典礼的有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楚庄王旅、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五位诸侯,所以真正的春秋五霸应当是他们。同时正在现用人教版高中汗青教科书也采取这一说法,所以说这一说法更具有威望性。
5 Y8 K( a% R/ }! Z# g! d宋襄公妄自负年夜,借楚威而约诸侯,而且称霸不成反丧其身,基本不克不及算五霸之一。反而却是春秋首霸,救周王朝于崩塌中的郑庄公无人说起。郑庄公应算春秋五霸之一。# `6 \) @+ {9 s( I" P/ m
“春秋五霸”的八种说法) v( e% ]  b# R, i8 M4 {$ Y. M
网上哄传“春秋五霸”共有两种说法,其实不合错误,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涌现过八
9 u* x5 A( k8 S4 H3 R6 d齐桓公种说法,此外还有一些说法是将夏商时期的一些骁将也算进来,那些已超越了春秋时期的规模。
, e7 f' R" N0 K7 ]# g* @这八种说法如下:- c2 j7 r9 q- Z0 q
1.“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史记》
5 U3 F6 ^8 W2 c8 D( I5 r/ J: ~2.“齐桓、晋文、楚庄、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 n) Z2 g$ V5 v" L5 y0 ^3.“齐桓、晋文、秦穆、楚庄、阖闾”——《白虎通·号篇》
7 ], d! c" X' d4.“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勾践”——《四子讲德论》$ t; r- U8 R- x# {3 D( w: X3 j
5.“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夫差”——《汉书·诸贵爵表序》
: ^- \- V5 Z9 \+ g# V* q6.“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鲒崎亭集外编》* H! z- ^1 X9 f
7.“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辞通》
9 o9 ?; g0 S( b9 W4 L8.“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部门中学教材  C0 V4 Q: q5 n" }
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两位全票经由过程,没有争议。楚庄王也以高票经由过程,秦穆公则勉强过半,这两位同样获得相当的承认率。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掉为一时之雄,但问题是,“五霸”的说法,早正在这二人之前就已有了,故以上的各类不雅点中,第2、第3、第4、第5、第8,这五种可以消除。第6种不雅点太甚于偏偏袒晋国,并且将楚庄王排挤正在外,也显得不合理。/ F* g; V3 C. S, p/ U4 Y1 ~0 T
剩下的只有第1和第7这两种了,两者的成员类似,不同只正在“郑庄公”和“宋襄公”这一个名额。毫无疑问,郑庄公远比宋襄公更有资历被列入霸主的摆列,宋襄公名不符实,这点不必多说了,司马迁将他视为“五霸”之一,原因只正在于他讲仁义,但现实上,宋襄公也干过不仁义的工作,好比昔时他软禁滕子婴的事就饱受非议,当然也有人对这事表现疑惑,司马姑息没有将此事载入《史记》里头。郑庄公之所以经常受到古代史家的排挤,原因就正在于他挑衅皇权,这点严重违反了后世儒家学者的不雅念,而儒家们却爱虚伪“春秋笔法”,经常掩饰野心家们的“勤王”行动,却不说明他们兼并邻国年夜肆抢掠的事实,他们行使厚黑机谋时,却又要给他们的脸面涂上一层“仁义道德”的润滑油,还有诸如晋楚之战中晋文公的“避退三舍”,其性质明明是“诱敌深刻”,儒家们硬是要说成是“知恩图报”,包罗《东周各国志》也采取了这一不雅点。换句话说,因为郑庄公是曹操、孙权式的枭雄,只顾强大本身而不“勤王”,故儒派史家们也就看不上眼,爽性让“讲仁义”的宋襄公代替他的霸主位置了。
3 ~; `. |5 Z4 Q: h0 K' i其实拘泥于所谓“五霸”的说法,自己就很不切现实,可以说,足智多谋的郑庄公、尊王攘夷的齐桓公、制霸华夏的晋文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染指华夏的楚庄王、中兴霸业的晋悼公、纵横江淮的吴王阖闾、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这八小我串联起了全部春秋时期,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g& d6 _% q! l

. G) m, ?, U/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