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关于峨眉武术的资料

0
回复
74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2-19 14: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峨眉武术7 b3 \6 v, w$ C. Q. k& G  v

# c/ \; i7 I% F6 ?清初湛然法师在《峨眉拳谱》中写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峨眉月”即指闻名中外的峨眉派武术。“五花”指峨眉派武术五大类,峨眉派与少林派、武当派相提并论,实为珍贵的武术遗产。3 J! @+ P: w# m/ D1 {+ ]* O- z
6 q" A: s( ~6 R& B: H
峨眉派武术特点" b, q4 o9 K0 T. M  s1 P' u/ a  E7 z4 i
9 P- B- S9 [% i
自古以来,四川著名宗教圣地峨眉、青城等寺观的僧道人家,在参禅拜佛之余,弄枪使棒,练拳踢腿,逐渐形成了全国闻名的峨眉派。峨眉派兼备佛家与道家之长,既吸收了道家的动功,又有佛家禅修的基础,独创了一套动、静功相结合的练功方法。这种练功方法与各种拳术、器械套路及散打技艺结合一起,组成了峨眉派武术体系。与此同时,千百年来四川民间也流传着独特的武功,相习成风,经世不衰。
1 ^4 C' \# R" d) `' i* T0 O
& t* ?+ X. B! V8 X) U峨眉派理论上主张动功与静功并重,著名的“峨眉十二桩”在动功上分为:“天、地、之、心、龙、鹤、风、云、大、小、幽、冥”十二大式。静功上讲究六大专修:“虎步功,重捶功,缩地功,悬囊功,指穴功,涅磐功”,其中尤以“指穴功”的三十六式天罡指穴功最具威力,既可按摩治病,又可作为武功制敌。]
; X: x5 J0 m" p
) C4 {! T! {4 U5 H" S据四川老武术家赵子虬介绍,峨眉派与少林派,武当派都强调“体用兼备,内外兼修”,即:健身之道与攻防技击相结合、内功与外功相结合,但三派的风格不同,各有所长,从“内外”“刚柔”“长短”三个方面可以区别:6 C) t5 d3 y! i7 ]

% F3 }5 A4 i1 a' Q6 |& b一、内外:少林派以攻架见长,有外家拳术之称。武当派以呼吸见长,有内家拳术之名。峨眉派则主张内外相重。
$ u1 F$ l1 A0 U8 a2 a% `5 J4 u( }( z: R" {$ z: `- ]. o
二、刚柔:少林善刚,武当善柔,峨眉派认为:“过刚则折,过柔则锩”,主张“亦柔亦刚,刚柔兼备”。
9 {0 X% D/ M" j; D* i- n$ K& K! ?" @5 I' ~# C4 B% O3 U
三、长短:少林派多用长手,武当派多用短手,峨眉派主张长短并用。
7 @/ d7 B/ ^# D9 m4 R) E( N- x. T3 {: [5 \4 D: H2 u
峨眉派武术善用五峰六肘之力。五峰即:头、肩、肘、臀、膝;六肘指:上肘、下肘、左肘、右肘、回肘、倒肘。攻防技术上讲究手脚灵活。“腾、挪、闪、颠、浮、沉、吞、吐”是峨眉派的主要技击方法。明代唐顺之写有“峨眉山僧演拳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派拳术的特点。: f- w9 E9 E6 w; j; \& G$ H

4 V% d# }" C- |6 E2 F+ R$ Y' ?3 x峨眉派武术特别注意“武德”“仁术”“养气”,要求练武的人必须要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俗话说:“不讲武德就是武贼”,因而各种武艺以防御保身为主,作为抗暴图存的一种手段,此外,练武者还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浩然之气。8 c1 \6 m! w. F/ M/ j3 N
+ w' i  U9 B6 Y; H' T+ _& f4 u
峨眉派武术八大门
/ o- v8 Z/ k) k
) F% D! V+ w+ {+ w) y, f- e“五花八叶扶”,一般来说,“叶”长在先,“花”在后,据峨眉派一些老武术家介绍,“叶”系技击风格,“花”多为流行区域,因此,本文先表“八叶”,后叙“五花”。' l% e8 }3 P1 e1 M
+ ?" k+ _0 D' t5 {! j4 X
“八叶”即峨眉派武术的八门拳种:“僧、岳、赵、杜、洪、化、字、会”。5 |' ~/ ]' r6 `" B1 [; I7 j- Z

7 `5 g* C& n9 A/ Q% `一僧门
- X/ m6 O$ g# {+ E  e0 o$ ?0 ~' m- O. d+ X4 K5 u3 J: H
“僧”或“申”、“狲”。一说申属猴,一说狲以猿相造型,取猴肩臂灵活之意。更为普通的说法是:因峨眉山为佛教圣地故为僧门。" D- O* }2 |4 ~( @' I6 \

3 x5 F/ a! D4 N4 s僧门的特点是拳、掌、肘、腿并用,左右出击,咄咄逼人,架式以前虚后实的含机桩式为主。含机,即等待时机攻击对方之意。
; k; C9 m  l1 y9 U( ?1 b0 e5 A* G1 [% ^% N8 U
僧门流传于川西、川南一带,拳术套路有火龙拳、练步拳、大连环拳、虎豹拳、六通拳等,其中火龙拳为僧门的典型套路。
- f6 c4 D6 r8 r# T5 `% t0 {8 L3 |# u! T9 e' M! a4 _$ {2 L5 y& v
二岳门
; S7 L. B: ]3 \4 G8 y2 I  Y7 S) c% o
传说为岳飞所授,确无史料可证。其特点是矮桩,出拳时前手需外旋成圆,有“不画圆不成拳,敌人手来无法拦”之说,出手时,力量较重,强调靠身打法,多利用五峰六肘之力面对面迎战对手。其步法突出弓箭步,即左腿上前半步,屈曲如弓,右腿伸直如箭,变成弓箭裆,此时两腿都有实劲了。5 `" j4 B' a* F0 h* S) A2 N

* C9 B3 x) h- ^5 c4 M岳门流传于川东、川南一带,拳种有金锁手拳、岳家拳、十二连拳、游禽拳、白猿望桃、九滚十八跌等,器械多使棍,并以实地对练为主。颇具实战的价值。
. }( O; [, i7 w! C  t9 N4 U! V* s% s
三赵门7 m& l5 y2 z! }) |

& A; U1 d# b  j/ J: O  T( L: I此门技击借鉴于少林派,突出了赵太祖拳术的风格,故名“赵门”。整个风格翻腾跳跃,舒展大方。和南派“踢不过膝”的技击风格迥然不同。但赵门无旋风脚,只有单腿横击。此门以高桩为主。
: b: e" W# L2 n
4 O* ]& t5 i2 p  U5 h赵门流行于川南一带。拳种有梅花肘、黑虎拳、奇门拳等,器械有勾镰、双刀等。梅花肘的歌诀是:风动如雷吼,意动似刚剑,心动如火焰,步动如泰山,拳动如反弓,反弓打死虎,此拳名和地,峨眉梅花肘。
4 v$ z, I% K% ?; Y1 N0 r" c8 a
, ~) D8 k; X, x; i四 杜门$ ]0 o9 ?  F+ p% _
; p. e, w% d0 a# o& h% R  S
杜门源说纷纭,一说“杜”者杜绝也,有阻止敌人进攻之意。技击特点是少用拳、多用掌,封锁严密,善使柔劲。一说“杜”者死拼也,三国时,诸葛亮巧布八阵图中即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也有人认为:杜门功夫系江西武术名手杜观印于清乾隆时入川传授,杜观印擅长擒拿术,故此门攻防技击突出。此门还讲究跌法,但不同于摔法,主要以破坏对方的重心取胜。+ ]8 l  M4 ^$ F* m: Y* V* G, B

% V9 V6 K1 {4 t6 e- w' I5 L现流行于成都、重庆、乐山、自贡、南充一带。拳械有问津拳、鹞子拳、枪、棍、大刀等众多。7 T% Q" m1 E8 Z) I9 K8 b6 d4 H: `

. I8 c5 O9 m; d% u五 洪门
" f* L- |( Y( p* n) o1 ^- l, c. D+ @+ j  T" q
洪门在四川流行甚广,分布于成都、重庆、乐山、万县、达县、涪陵等地。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注重精、气、神一体。内外兼修,以威取胜,以声催力,凶猛异常。北派招式四平大马,清晰舒展,旋腕翻臂,善守善攻。两者均注重眼神逼人,正面迎敌;动作大开大合,手脚并重。防御多用小臂格挡,即为“袖内藏珠”之法:“来得高往上挑,来得矮往下斩,不高不矮用手排。”
$ U7 n( t% D# G% ]/ I* F( _7 P2 f2 u0 k" g* k, b/ z: U
洪门拳种的套路除大小洪拳外,有近70个功架,如缠手、五虎捶、二路红、燕青红、大八仙等,器械有青龙剑、峨眉短棍、五秀刀、蹯龙枪、春秋刀、棍、凳等。% k# A$ q2 d6 t: ^

- o' u* f5 A2 Y7 d7 ~. Z1 g六 化门! O' n/ l$ L  c8 c
# A8 u. i, w( ]) B+ Z( Y
化门亦称蚕闭门,“蚕”即行拳时如吞之吐丝,连绵不断。闭即应敌时紧封敌手,避实就虚。也有人认为化门名称以源,在于手法多变,颇有花梢之意,但又不同于花拳,故名化门。
2 X% L+ E+ i1 f
  o) l5 Z+ R( h化门的风格和洪门相反,没有大开大合的动作,却以柔化、小巧为主,多用手腕“制化敌劲,引进落空”,其牵缘手法有化开对方进攻之意。此拳种重视单手练习,主要手法是:巴、探、挂、拿等,要点是“掌不离腮,肘不离怀”,发拳时每一手,挠头钩挂,讲究手脚轻快。# X$ \9 R( M; a4 r
+ {3 H6 f* b( d# g/ v3 d% \
化门中的典型套路是三十六闭手,三十六闭手又称四川南拳,也叫“天罡手”(俗称天罡星三十六),其内容丰富,方法多变,攻防严密,刚柔并济,具有远踢近收,远手近肘的特点。此外尚有二十四贴身靠、大连拳、八化拳、白虎鞭、抱月双刀、七星拜月、披棍等几十种拳协功法。目前分布流传于成都、重庆、南充、内江、万县、涪陵等地。; U) j. N) [4 l0 Q1 O1 [# N
3 I1 @1 {$ O0 S2 J+ }
七 字门
5 `$ d0 ~1 y' H/ I3 R/ h6 J7 o( c4 H6 H6 e/ l; u; l% O+ U
此门收势摆成规定的“之”字形成‘一’形,因此得名。也有人称“字”者为“智”的谐音,有以智取胜之意,此门特点为高桩长手,功架起伏大,腿法少,出拳时用鼻发声,讲究气催力、静待动,发力迅猛,动静相兼。传习拳套功法有近40种,如有七、八、九锤拳、九手、十二神手、六合齐眉棍、八卦力、子午功、之字手等。现今流传分布为两支,主要流传于内江、达县、大竹、巴中、自贡等地。
% f& W8 U. N, {& D3 }& i. ?1 G
/ [0 s2 N9 E. v# R' x. L八 会门) d4 B) m/ t4 Y& x5 [& p
7 ~. E1 }' `$ p+ J( _1 }
会门亦称慧门,其拳架与字门相仿,练拳时主张“观师默像”,其迷信色彩较浓,练拳中多搀杂咒语,并常伴随发出“嗨”“吁”“嘘”等怪声。历史上会门的代表拳种为“神拳”。利用气功的特点,结合拳技,练就强身御敌之技,俗称“劈空劲”,但由于过份夸张了其效果,故“砍不进杀不入”之说,成了无稽之谈,这种“神拳”现仍流传于四川、湖北、贵州一带,四川常见于巫山和长江沿岸。* m8 Z' [! |7 l- ~+ T8 j9 J

" x( B# {( W: [当前会门在流传上大体分为三支。其中一支在合川、大足、重庆、内江等地流传,动作简单,风格别致,有总择手、七星拳等拳架。其二在川东、川北、遂宁等地流传,动作朴实、柔刚兼备,吐拳有声,注重意气力相合,如择拳二路等。其三流传于雅安、天全等县地,以吞、吐、封、化、贴为五字诀,技法上讲究避实就虚,声东击西,借力打力,起腿低矮,步手独特,流传有近20种拳架功法,如风拳、九拳、神手、五形手等。
$ W. l9 ?' Z4 R4 I0 n0 i
: O0 @$ q' X( W峨眉派武术五大类
% f7 f8 b  R# ?( p1 i# E- E: J6 ?8 j. G6 E0 Y! N4 m9 G7 q
“五花”,即峨眉派武术的五大类别,多从流传地区上加一区别:* f6 q4 d. C3 |" X, w1 P, R/ e  z

/ n1 v% H$ `  r1 n4 D一 黄陵派9 J) y( k& p  m6 ~+ L

+ u$ |0 Y7 v% n8 A2 r8 C流行于成都一带,技击风格属于僧门和岳门。此派名称源说有四,一说为庙名:;二说成都有昭烈皇帝(即刘备)的陵墓;三说清嘉庆年间黄林道人所传武艺;四说从陕西流入四川的武术流派,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葬于陕西,故名黄陵派。% |$ J4 X$ r2 P8 i! e; _. h8 c
' H, {3 r0 N7 v" R  p! Z- Q# m
二 点易派
9 Y8 U2 Y9 N0 z3 o) E, L6 W( F) F( O4 ]* H+ m; Z5 d) V) p9 [- e/ @
流行于川东一带,川东培陵地区有点易洞,相传明朝理学家莱夫子在此洞中研究易经,因而得名。解放前,此地区曾出现过“陈大力士”,“江杆杆”“草上飞”等武术高手,此派技击风格也属僧、岳门。8 Q3 B  i. w6 o* D, l( b3 s( N
' Z0 ?! L* R( A* \% m( H* z
三 青城派6 I: f* Q0 k. y4 m

5 @: r3 E/ v' ^+ `( P; z1 x  `流行于川西一带,大概是以青城山取名。青城山是道教圣地,道家习武者不少,同时,这一带民间练武之风也很盛,北宋时练武的王小波,李顺就曾在青称起义。
( T2 o' v# U" w3 t* z1 X1 F9 |9 l3 b; x
四 铁佛派
0 z- Y# v( z+ Z
: I( ^/ j. u3 @. k$ o, ~流行于川北一带。此派亦称云顶派。铁佛和云顶可能是铁佛寺、云顶山之源。有待查证。此派武术风格属赵门和杜门。6 b7 ]- _% d! x
; s7 f$ u) N+ V; j0 T
五 青牛派: T4 K8 E0 v% _( j! i

* W& b" g5 Q( w8 \此派也流行于川东。川东丰都县道教盛行,当地有一青牛山,武术能手颇多,民间广为流传着“青牛道士战胜黄龙和尚”的故事。民间传说“火烛堂”有一会武的黄龙和尚,横行霸道,二十年间无一对手。突然,青牛一老道前来挑战,双方立下生死状,比武三日。第一日,和尚见老道弱不经风,大笑:“胜来不费吹灰之力。”比武中,老道处处躲闪,第二日,双方有攻有守。第三日,老道说:“贫道自有回天之力。”一举打败了黄龙和尚,从此青牛武艺威名大振。2 {! i4 {6 r4 h

9 Q- K, n4 K3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