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 ,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9 B( ]& [* A8 i- ~! }- k5 X* w4 i5 O8 I; K9 q! P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6 N) N4 T; e, H! c# |! w
( C1 A4 C$ V N
据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带回的《法经记-xyt》说,庆友尊者在涅槃时将住世十六位大阿罗汉的名号告知众生,十六罗汉即广为流传。到了清代,世人在为十六罗汉造像时,出于尊敬,将庆友尊者及玄奘大师加进去,于是,十六尊者即演变成十八罗汉,只是后两位罗汉名号时有变化。清乾隆年间,由乾隆帝钦定,将十七、十八罗汉定为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十八罗汉名号才最终确定。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0 z5 E2 r% o: L, X& G
4 {' X. \* a( p+ m: C/ S2 |) p 第一罗汉 跋罗堕尊者
C" I- n; K* e( O6 i$ h f: B7 j5 x8 v
骑鹿罗汉
. |8 U; t P. K6 y" g7 g D* k
4 ]" m* R. F- O7 j* C$ n 原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出家成道后,常骑鹿回宫,劝导国王出家,并用种种比喻说明欲念之可厌,终于说动国王让位给太子而出家,故世人俗称他为“骑鹿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二罗汉 伽伐蹉尊者 喜庆罗汉 原是古印度的一位雄辩家。有人曾问他:“什么是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又问他:“什么是庆?”,他说:“不由眼耳鼻口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庆。比如诚心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故世人又称其为“喜庆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三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 举钵罗汉 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t* E( n. r( U- H {- X
7 q8 Q/ P; B: U, o1 _
第四罗汉 苏频陀尊者 托塔罗汉 原是佛陀最后一位弟子。因塔是佛的象征,为纪念和追随佛祖,他特制一塔随身携带,成道后世人称其为“托塔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五罗汉 诺炬罗尊者 静坐罗汉 原是一武士,出家后,师父为了让他摒弃以往粗野的性格,让他学静坐。但他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故成道后世人称他为“静坐罗汉”。'700')this.width='700';" title="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六罗汉 跋陀罗尊者 过江罗汉 原是佛祖的一名侍者,主管佛祖洗浴事。他的母亲在跋陀罗树(又称贤树)下产下他,故名。据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就是因他乘船渡江海而传播过去的,故世人称他为“过江罗汉”。1 T0 o/ r* W0 c3 i, A
0 V! e/ S* I4 t! [0 B 第七罗汉 迦力迦尊者 骑象罗汉 原是一位驯象师。因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是佛法的象征。故成道后世人称他为“骑象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八罗汉 佛陀罗尊者 笑狮罗汉 原是一位勇猛的猎人,连狮虎也能猎杀。后出家戒杀,将证阿罗汉果时,有两只小狮子走到他身边感激他放下屠刀。成道后,他就将这两只小狮子带在身边,故人称“笑狮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九罗汉 戌博迦尊者 开心罗汉 原是中天竺太子,其弟想与他争夺王位。他对他弟弟说:“我心里只有佛,而没有王位。”且打开胸膛,弟弟见他心中果然只有一佛,遂不作乱。成道后世人称他为“开心罗汉”。- R. l: x$ z2 h M V4 b- O* V/ i7 O. c9 ^
. Y, L8 S5 X! F$ O0 g
第十罗汉 伴诺迦尊者 探手罗汉 原是个“路边生”的私生子,与第十六罗汉为同胞兄弟。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毕即双手举起,长嘘一口气,成道后世人称其为“探手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十一罗汉 罗怙罗尊者 沉思罗汉 原是释迦佛唯一的亲生儿子,随父出家,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着称。所谓“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知,在行动时能行人所不能行。故世人称他为“沉思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十二罗汉 那迦犀尊者 挖耳罗汉 原是一位理论家,因论“耳根”而闻名于世。所谓“耳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一,六根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器官,要想成佛,必须六根清净。六根中,耳根是由于觉净而生认识,故耳根清净最为第一。因为那迦犀论耳根清净最为到家,故佛教造像常将他的形象塑画为挖耳状,故世人称其为“挖耳罗汉”。
' o0 q& r& S2 @2 p s: u: J; A3 n. r$ C1 Z g ^: [7 B# t9 `4 Y
第十三罗汉 因迦陀尊者 布袋罗汉 原是古印度捕蛇人,常携带布袋入山捉蛇以免行人被蛇咬伤,又将抓到的蛇拔去毒牙放生于山林,因发善心而证得阿罗汉果位。因他随身总带一装蛇的布袋,故世人称他为“布袋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十四罗汉 伐那波斯尊者 芭蕉罗汉 原是生意人,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后院的芭蕉树叶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故被取名为伐那波斯(梵文“雨”的意思)。后他出家常在芭蕉树下用功并因此成道,故世人称他“芭蕉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第十五罗汉 阿氏多尊者 长眉罗汉 原是一个和尚,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因为他前世就是一位修行和尚,修行到老,毛发都脱落了,只剩下两条长眉毛,死后投胎转世,将长眉毛也带了出来。父亲知道他是修行人,故又送他出家,终于修成阿罗汉果,故世人称他为“长眉罗汉”。
: C2 y2 W& h+ x
' d3 C9 Y; T5 ]! K 第十六罗汉 荼畔咤迦尊者 看门罗汉 原是第十罗汉的弟弟,他出家后化缘的办法是用拳头拍门叫屋里的人出来布施。佛认为不妥,就赐他一根锡杖。他化缘时,就用锡杖在人家门前摇动,人家听见这声音果然就心生欢喜,开门布施,成道后世人就称他为看门罗汉。这锡杖(也叫禅杖)后来也就成为和尚出门随带的法器。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 b8 R [6 K8 m, k0 z! U D L
% ]$ E$ A7 Y3 n* E 第十七罗汉 为庆友尊者) Z x! n& u9 Q/ ~9 g, y3 m' X P
; o( K0 t$ `4 Y, j 降龙罗汉2 I# v" Q. h6 Z# r+ X$ D) `6 h
7 j4 j- ~: K% } C9 d& I' Y. q 原是古印度恶魔波旬,他大扇动那竭国人四出杀害僧人,尽毁佛殿佛塔,将所有的佛经都劫到那竭国去。龙王用洪水淹没了那竭国,将佛经收藏于龙宫。后来,庆友尊者降服龙王,取回佛经,故也人称他为“降龙罗汉”。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2 P5 B' ?+ j m# k9 m$ l. x% F
6 O# _* Y5 o* j& b' y8 c$ K 第十八罗汉 为宾头卢尊者) x9 r; E6 l! K! J
7 c! F# D! p& `3 c j& O
伏虎罗汉
) L0 Z0 Y1 z N
- q; @6 c6 A3 a 原是僧人,宾头卢尊者的寺庙外,常有虎啸。尊者认为是虎饿了,便将自己的饭食分一些给福虎吃,久而久之,老虎被他的善心收伏了,故也人称他为“伏虎罗汉”。' V" |% V5 j% H2 M. k+ m# o
8 J( Y: v4 l& e+ v9 |/ M$ d*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