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园林建筑的类型和特点

0
回复
81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0-8-16 15:2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园门
9 u" t+ O( C: B( ]2 F
( o4 O/ H' u. I  v2 Q3 u  b  我网古典园林中的门犹如文章的开头,是构成一座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园家在规划构思设计时,常常是搜奇夺巧,匠心独运。  如南京瞻园的入口,小门一扇,墙上藤萝攀绕,于街巷深处显得情幽雅静,游人涉足入门,空间则由“收”而“放”。一入门只见庭院一角,山石一块,树木几枝,经过曲廊,便可眺望到园的南部山石、池水建筑之景,使人感到这种欲露先藏的处理手法,正所谓“景愈藏境界愈大”了,把景物的魅力蕴含在强烈的对比之中。
( |. u" o: G' _/ N. B
6 j  m  J+ @( L& ]$ V& I  苏州留园的入口处理更是苦心经营。园门粉墙、青瓦,古树一枝,构筑可谓简洁,入门后是一个小厅,过 厅东行,先进一个过道,空间为之一收。而在过道尽头是一横向长方厅,光线透过漏窗,厅内亮度较前厅稍明。从长方厅西行,又是一个过道,过道内左右交错布置了两个开敞小庭院,院中亮度又有增强,这种随着人的移动而光线由暗渐明,空间时收时放的布置,造成了游人扑朔迷离的游兴。等到过门厅继续西行,便见题额“长留天地间”的古木交柯门洞。
1 m5 ?" S/ @' A  P. u3 Z
; y0 E. i" q. r; w9 R4 ^4 u/ ~8 }  门洞东侧开一月洞空窗,细竹摇翠,指示出眼前即到佳境。这种建筑空间的巧妙组合中,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杭州“三潭印月”中心绿洲景区的竹径通幽处,通过圆洞门看去,在竹影婆娑中微露羊肠小径,用的就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这也正如说书人说到紧要处来一个悬念,引入入胜,这都说明我国造园的艺趣。又如苏州沧浪亭,门外有木桥横架于河水之上,这里既可船来,又可步入,形成与众园不同的入口特点。* F, a. r' c& o8 S" j* Y
$ @. }% A) ?3 ~# @  b& |+ H" U
  园林的门,往往也能反映出园林主人的地位和等级。例如进颐和园之前,先要经过东宫门外的“涵虚”牌楼、东宫门、仁寿门、玉澜堂大门、宜芸馆垂花门、乐寿堂东跨院垂花门、长廊入口邀月门这七种形式不同的门,穿过九进气氛各异的院落,然后步入七百多米的长廊,这一门一院形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又具有明显的节奏感。
4 n# J3 L6 d: H$ j& c% H6 d! n& ]+ I$ U
8 _- Y' i, ~0 U1 F  a* O4 K, D! p' j  廊" Y% p; E* L4 M. e" H2 m  U

7 K: f4 a+ p. Y$ U  我国建筑中的走廊,不但是厅厦内室、楼、亭台的延伸,也是由主体建筑通向各处的纽带,而园林中的廊子,既起到园林建筑的穿插、联系的作用,又是园林景色的导游线。# \6 h( a- f7 [% h: I* y

4 @/ [: B5 Q. f+ i  如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它既是园林建筑之间的联系路线,或者说是园林中的脉络,又与各样建筑组成空间层次多变的园林艺术空间。廊的形式有曲廊、直廊、波形廊、复廊。按所处的位置分,有沿墙走廊、爬山走廊、水廊、回廊、桥廊等。曲廊多楹迤逦曲折,用一部分依墙而建,其它部分转折向外,组成墙与廊之间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小院落,其中栽花木叠山石,为园林增添无数空间层次多变的优美景色。
7 ~( W) Y# l3 k4 ]1 z: X* y, U4 J; h  X
  复廊的两侧并为一体,中间隔有漏窗墙,或两廊并行,又有曲折变化,起到 很好的分隔与组织园林空间的重要作用。爬山廊都建于山际,不仅可以使山坡上下的建筑之间有所联系,而且廊子随地形有高低起伏变化,使得园景丰富。水廊一般凌驾于水面之上,既可增加水面空间层次的变化,又使得水面倒影成趣。
) I0 B8 [6 N6 i$ v3 ?: C) q" l# C! Q/ I" [
  桥廊是在桥上布置亭子,既有桥梁的交通作用,又具有廊的休息功能。我国明末的园林家计成在《园冶》中说:“宜曲立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婉蜒无尽……”。这是对园林中廊的精炼概括。廊的运用在江南园林中十分突山,它不仅是 联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在划分空间,组成一个个景区的重要手段,廊子又是组成园林动观与静观的重要手法。廊的形式以玲珑轻巧为上,尺度不宜过大,一股净宽1.2米至1.5米左右,柱距3米以上,柱径15公分左右,柱高2.5米左右。沿墙走廊的屋顶多采用单面坡式,其他廊子的屋面形式多采用两坡顶。
. s* |8 Q: h. R- o3 }$ j- j' `& ~3 B3 X8 b9 d
  园林中的景墙" v1 Y/ Z: y1 a- S5 R
* R2 A6 i) p) C/ H, u+ d2 w
  粉墙漏窗,这已经成为人们形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的口头语之—。在我国的古园林中,你要稍加留心,经常会看到精巧别致、形式多样的景墙。它既可以划分景区,又兼有造景的作用。在园林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中,它能构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关系,能化大为小,能构成园中之园,也能以几个小园组合成大园,这也是“小中见大”的巧妙手法之一。所谓景墙,主要手法是在粉墙上开设有玲珑剔透的景窗,使园内空间互相渗透。如杭州三潭印月绿洲景区的“竹径通幽处”的景墙,既起到划分园林空间的作用,又通过漏窗起到园林景色互相渗透的作用。8 T% k& P; y$ `0 f- G$ c

) }+ C  U5 M( w# V2 M! _  上海豫园万花楼前庭院的南面有一粉墙,上装有不同花样的漏窗,起到分割空间,又起到空间相联的作用。而那水墙的作用则更为巧妙,既分割了庭院,丰富了万花楼前庭院的空间关系。粉墙横于水系之上,使溪水隔而不断,意趣无穷,而又有水中倒影,极大地丰富了水面景色。0 L. y2 {+ `) d5 }6 x! G+ I. i
& k4 l1 ]7 D  S
  北京颐和园中的灯窗墙,是在白粉墙上饰以各式灯窗,窗面镶有玻璃。在明烛之夜,窗光倒映在昆明湖上,水光灯影,灯影还有生动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苏州拙政园中的枇杷园,就是用高低起伏的云墙分割形成园中园的佳例,苏州留园东部多变的园林空间,大部分是靠粉墙的分割来完成的。) E8 H: v  w! ]: Y: ~5 _9 X
  D$ s9 F  y( [$ c' p6 Y1 u, P. C
  景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空窗、花格窗、博古窗、玻璃花窗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