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北京在历史上地位的变迁

0
回复
86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0-8-16 13:2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中国与世界各国定都的差别
& f& H8 K" R: _0 B6 O3 F$ x  i# Z5 d$ J! o/ e1 A% d1 [/ q) M
  金主亮贞元元年(1153),由上都迁燕京,北京始成为国都。但那时是宋、金、夏三国鼎立,宋都临安,北京不是唯一的国都。
; }4 P4 j0 ^7 `! U- [. y/ X% W2 ^* E" r4 u8 e8 w0 Q8 o
  自此上溯至燕立国,战乱频繁。七国对峙,各有国都。秦灭六国,始有统一的京都。自秦以后,分合无常。多则一二百年,少则一二十年,又出现政治大动乱局面:由合而分,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各国对峙,又各有国都。分久必合,新出场的英雄好汉,打天下,统一江山,又从他们集团的利害考虑,往往另建新都,所以都城的变迁很频繁。元以后约七百多年,北京长时间成为京都,但也出现南京和北京的易位。# ^2 f7 A0 r/ R) s' P
2 S) Q2 {7 [5 N8 D/ n
  这是中国国都变迁史的特点,要研究北京建都史,一定要结合这一特点,进行考察。+ D0 w8 x8 t5 I6 Y0 l9 R

4 T5 z- V4 `  a9 m/ G  外国建都后很少迁移,如泰国的曼谷、埃及的开罗、墨西哥的墨西哥城、阿根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的华盛顿、加拿大的渥太华。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国都没有变迁,如英国的伦敦、瑞士的伯尔尼、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西班牙的马德里等,有些国家在二战期间为法西斯德国所兼并或占领,复国后仍以原国都为都,如奥地利的维也纳、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丹麦的哥本哈根等,巴黎于二战期间为法西斯德国占领,以贝当为首的法国卖国分子在法国中南部维希组织傀儡政府,盟军登陆后,法国解放,仍以巴黎为首都。二战末期,罗马尼亚人民起义,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仍以布加勒斯特为首都。0 Z- H, v; A  G5 f! b
$ K( Y: i0 R; g) F* `/ @- U3 c
  有的国家国都变迁的也不过一次,如日本的都城原在西部的“京都”,明治维新后迁往江户,改称“东京都”。莫斯科原是莫斯科公国的都城,后来成为统一的俄罗斯的京都。十六世纪彼得大帝迁都彼得格勒, 10月革命后,都城又迁回莫斯科。柏林原是德国的首都,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二,东德的都城仍在柏林,西德的都城则在波恩,德国统一后,暂时,仍以波恩为国都,已决定迁回柏林。1 Q; G$ a( k. w: u# P. D; g1 O
& E( x. B+ s& W  k% L
  中国情况很特殊,建国很早,建都也很早,而都城的变迁却很频繁。
' l6 |$ e% E$ e/ o. C" N5 h/ X+ D3 B
! E" d, g9 H+ K5 }/ n  二 燕国的建立及其发展" p" |5 l) ?( ~. u6 L

; x4 U3 x$ K% E  L  a* `9 J  殷纣王父帝乙迁都朝歌,今豫北淇县地区。武王伐纣灭殷,不以朝歌为国都,回关中,另建镐京,称宗周,在长安西南。周公东征后,又建洛邑(今洛阳),称成周。到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吠戎等所杀,子平王东迁,以洛邑为都城,史称东周,直到战国末为秦所灭 。% g0 w8 ?2 w0 G& Q+ j- ^- Z
  F( K' v+ H' s
  洛邑虽是东周王朝的都城,由于周王窒衰落,没有形成为政治中心,因其地居天下之中,商业发达,经济较繁荣,为天下一都会。+ e) e3 P5 h0 G' d$ \7 T1 `2 L- E

% f* Y+ ^& e* A! y# V3 b6 }- g  各诸侯国及战国时各王国也有其国都,如晋都曲沃(又迁绛)、齐都临淄、楚都鄂、赵都邯郸、秦都咸阳等。
) V( G$ d8 z% D
# T# ^% E/ }( w  今北京地区当时属于燕国。周武王灭殷后,封召公爽长子于北燕,称燕国。据《史记·索隐》载,唐时幽州蓟县,属边区,与山戎杂居,社会发展缓慢。西周时,最初八代无世系可考。从周厉王至春秋初,只列世系。春秋时期记载亦极简略,不参与中原诸侯的盟会。战国时期,特别自燕昭王(前311至279)进行改革,招贤纳士,经济、政治、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曾参加“合纵”以攻秦,又大败齐国,攻占70余城。20年前,房山琉璃河出土周代墓葬,其中驷马车葬不少,这标志畜牧业、炼铁业等有较大发展,与中原地区相同,荆柯将去刺秦王,别时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格律和情调同项羽《亥下歌》、汉高祖《大风歌》相同,与中原先进文化并驾齐驱。2 ]7 g+ @' Q, q6 U; _
; L5 S( a! k; H. M
  燕名将秦开曾袭击东胡,迫其后却干余里,筑长城,从今怀来至辽东,置上谷(唐时称北燕州,今怀来一带)、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各郡,防御东胡和匈奴,形势地位很重要。
  e3 l8 M, n) Q) {
: B2 r; I7 Q7 d! ^2 A+ @  司马迁评曰:“燕迫蛮貉(指东胡、匈奴),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凡灭者数矣。”然能维持八九百年,“在姬姓独后亡”,至前222年,为秦所灭,燕人卫满等则流亡辽东,经略开发。4 g* [6 o* `1 |/ H  P# i
& v5 b) J+ j  N
  出现了秦开、燕昭王、荆柯、卫满等英雄人物,当时已传扬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土,表现了燕人的气质。' J9 J! `* V% I

0 Z3 `$ |9 i0 k  y; v/ D0 m6 p  三 秦汉至隋唐时期东北部的政治军事重镇, p, M$ Y( f5 G( W; x( Q
% z) d! `* ^- g4 r/ L
  秦始皇灭6国,一统天下,舍东周王朝的洛邑,而以咸阳为京都,因秦在关中已有几百年的根基。! x; \' f+ P7 m) ]8 }6 _2 Z& [
8 n5 C) E6 g( T: |: l0 [
  前202年10月(秦汉以农历10月为岁首),项羽败亡后,刘邦在诸侯将相拥戴下,即皇帝位,初以洛阳为都城。5月,他采纳张良、刘敬等建议,入都关中长安,由丞相肖何营建宫殿,因为秦始皇在咸阳及其周围曾建离宫三百,又另建阿房宜,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三个月,所以要另建。不都洛阳,而都长安,一因关中形势险要,一则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得到关中吏民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其政治基础。
/ [3 G  G! m# D) |  F( `" L% x  S5 z; T1 l* I2 m
  秦统一后,设40郡,今北京地区属渔阳郡。西汉因之,属幽州(13州之一)渔阳郡。
' |7 D- |. m0 K* n0 F) T0 t% p4 A6 W8 ^! }7 \6 P
  秦始皇筑长城,防御匈奴,渔阳郡是军事重镇。陈胜,吴广等900戌卒,就是调赴渔阳去屯守,而中途起义。
, Z9 z4 I8 @& a! A
3 a6 J+ F; ]2 b4 Y  秦汉之际,燕、齐、赵居民避乱流亡辽东的约几万人。汉初,燕人卫满亡命辽东,成为流民的领袖,自立为王,并略地至朝鲜北部,汉武帝起兵灭卫满后代右渠,水路由渤海,陆路出长城。幽州渔阳郡成为经略辽东的军事重镇。& U: u( w" P9 B6 E# E: ~

+ b) N: ^  ^: d9 Z  王莽篡位,仍以长安为都,因他在长安掌权多年,有其政治基础。* D# x( {- u) ?! ]

. S5 n" R7 p7 r. G1 V% N4 t* W  东汉光武帝以关中经过更始,赤眉与豪强的混战,破坏不堪,遂以洛阳为京都,并以此为基地,陆续消灭割据势力。
8 K# _9 d1 @/ o; Z+ C. P5 g$ n/ f  Q% H9 L% t- ^( p
  东汉设13州部,今北京地区属幽州,州治在蓟县,仍然是东北边方的政治军事重镇。
# U4 o3 p' I- N$ U" L2 C  }1 o& I' j, _1 i9 I( q" t
  东汉末,东胡族乌桓兴起,分三大部,居住于辽西、辽东、右北平,各称王。中山太守张纯叛汉,自称“弥天安定王”,为乌桓三大部元帅,寇掠青、徐、幽、冀4州,杀略吏民。灵帝末期,委任刘虞为幽州牧,平定叛乱。
8 p+ F6 g9 ]" O% q( |& F2 [/ [
; w: z! J( B3 P' K  不久,中原大乱,军阀混战,争夺地盘,冀州牧袁绍得到辽西乌桓部大人蹋顿的援助,打败幽州牧公孙瓒,兼并幽州,矫制封乌桓三大部大人蹋顿、难楼、削王等为王,皆称单于。
" L9 Q1 R+ n! J' [* p; W. ?# H8 [) f- a1 k& P* _4 ]- g
  袁绍自官渡战败病死(202),曹操连年进攻袁家诸兄弟,袁尚败走幽州,投奔乌桓蹋顿,蹋顿于206年寇边,企图助袁尚收复冀州,第二年,曹操亲率大军打败乌桓兵,斩杀蹋顿,各部陆续归降,徙居内地,幽州、并州均归曹操统领,新兴起的鲜卑部落也归附曹操。3 P0 A' G+ \. P  f* E. `: r% B
% D0 K4 v1 B6 @' ^9 Z
  东北口外少数民族卷入争夺幽州的斗争,自此开始,以后时弛时紧,关系更复杂。三国时,曹魏都洛阳,今北京地区属魏国幽州,仍治蓟县,辖范阳、燕郡、右北平各郡。. @" d+ O% u9 i2 E

2 Z# B1 |. @- a: W8 X  蜀汉都成都。孙权于229年称帝,迁都建业,即金陵,今南京。后曾一度迁武昌,又还都建业。
5 I8 ^" I- ^9 i  m3 W! |: U7 ~3 h. n
" @' @7 g; H, l' b: U  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仍都洛阳。统一后陆续设置21州,今北京地区仍称幽州,治涿县。
+ s( p; n$ v- U* N) O4 o! i& z9 m- k7 W; i8 [5 p# v/ P
  匈奴贵族颠覆西晋王朝,司马睿南渡,重建晋王朝,称东晋,都建康(今南京)。华北地区陷入各族各国混战争夺的局面,即所谓5族16国时期。) U' }. h9 R5 A/ a1 {3 r
+ j/ _9 e# x+ B( `1 w
  幽州先后为匈奴族前赵、羟族后赵、鲜卑族前燕、氐族前秦、鲜卑族后燕、南燕和汉族冯跋北燕所占据,最后归鲜卑族后魏所管辖。% L& \4 }; L) l( [( j+ s

' X& R( G4 K/ |, Y  魏文帝迁都洛阳。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北周所篡夺,幽州先后归属东魏、北齐。齐都邺,周部长安。 577年,周灭齐,幽州又属北周。
7 D" @: X, l6 r3 g. W  ]
  x3 G8 X4 O$ r  杨坚篡夺周政权,建立隋王朝,不久灭南朝的陈,又一统天下,分全国为9州,晋时幽、冀、并三州及司州河北的一部合并为冀州,今北京地区属冀州的渔阳、北平各郡。9 o+ Y: e5 j1 E; n

) v4 M: [" x! Z( R- N3 D1 v  唐王朝继续以长安为京都,分全国为10道(后增至15道),河北道辖25州,包括幽州。唐玄宗时,沿边设10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是其中之一,治所在幽州,控制奚,契丹,不久分范阳节度使,置平卢节度使治所在营州,控制室韦、株羯(女真前身)。
" s* I0 n/ q1 W2 E+ W
8 a- P0 Z9 \; j9 h  安禄山即以范阳节度使的身分,以今北京地区为基地,起兵叛乱。白居易“渔阳毖鼓动地来”,即指此。
. {& }$ ]9 }, V5 X; i4 J- k2 p! Y: ]# a
  后来藩镇割据期间,范阳节度使改名幽州节度使,又名卢龙节度使,治幽州,即今北京,领幽、蓟、易、定、沧等9州,直至唐末,为李克用所兼并。
7 U6 y: f- F" Z& t; l: k; ^: |8 g& b" @, E- }% V
  四 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与宋辽对峙
) c: O3 m& J# j  b
2 i, ?0 Y# h  z. R  五代初期,幽州等州郡属后梁、后唐管辖。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起兵叛变,企图篡位夺权,勾结契丹主耶律德光,取得他的军事支持,拜他为父,并由德光册立为帝,史称“儿皇帝,建国称后晋。交换的条件:割幽云16州与契丹,计:幽州治蓟,即今北京;蓟州治渔阳,亦今北京;瀛州治河间;莫州治莫,今肃宁;涿州治范阳,即今涿县;檀州治燕乐,即今密云;顺州今顺义县;新州治今涿鹿县;她州治今怀来县;儒州治今延庆县;武州治今宣化;蔚州治今蔚县;云州治今大同;应州治今应县;寰州治今朔县东;朔州治今朔县。- d6 n' P! r  L- X1 _# {

% u4 P; \; t* d) l2 l6 D- c  契丹得幽云16州后,改称幽州为燕京,改国号为大辽。% {8 u( L5 ^7 M0 [+ `
. L5 _8 y" O  S6 ^% a1 ~& b7 o$ q% u
  北宋都大梁,即开封,称东京。自此以北至河间府,一片平原,无险可守。辽占燕云16州,对宋是一大威胁。宋太宗两次北伐,欲图收复燕云,均不幸战败无功。此后一直处守处,澶渊之盟后,每年向辽交纳银绢,称“岁币”,买得暂时和平。宋神宗急于变法,就是为了富国强兵,收复燕云。可见幽州(燕京)归那一方所有,关系重大。这就是燕京在当时所处的特殊地位。
* Z7 b9 D) j9 b. |. y: r4 a) J& N. ?) A. v5 l
  辽国将其统治区设5京,分治5道。
' P9 X: M# I$ `2 r0 p+ `5 C& ^) w3 ]
  辽太祖阿保机于9l6年称帝,以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附近)为“皇都”即辽国的首都。太宗耶律德光于928年,升辽阳府为南京,后接收石敬塘所割燕云16州,置南京析律府(今北京),又称燕京,辖顺、檀、涿、易、蓟各州;改辽阳为东京。又置西京大同府,辖儒、武、蔚、应、朔各州。辽圣宗于1007年筑辽西城,称中京大定府。燕京与辽阳、大同、辽西一样,虽称为京,不是辽国的京都,只是政治军事重镇。犹如北宋称洛阳为西京,宋州(商邱)为南京,大名府为北京,是同一性质。) V! S! m, Z8 s2 R# L

: ~# n+ u( f( q6 i  1122年,辽天诈帝与金兵战,屡败,西奔,中京沦陷,镇守南京的燕王耶律淳于是年3月在官僚的拥戴下,即位称帝,5月病死,秦王耶律定继位。12月,金兵攻占燕京。在这期间,燕京可算是辽国的京都,但前后只有10个月。
9 _* E4 g- c; P0 g; D
9 W) T8 M( U7 {  w4 j  辽太宗耶律德光于936年接收幽州,改称燕京,又称南京,作为辽南疆政治军事重镇,到了1122年为金兵攻占,归辽国营辖前后187年,作为辽京都不过10个月。若夸张地说,燕京是辽国的国都,读者不察,以为是辽国一百几十年的京都,与历史事实不合。
" U8 e/ v  ?8 y: A$ l
& E$ \6 V+ y. n+ `  五 金元的国都
" h" u+ V6 G* A/ N- w3 S* W1 i0 A4 n% |" M: B  a% o) t' @! S
  金兵占领燕京后,按照宋金盟约,于第二年将燕京和冀、景、檀、顺、涿、易6州拨归北来,宋则向金交纳岁币及“燕京代税钱”一百万贯。
$ {# q" T0 J) l. T- E2 i5 u' K) a
  两年后,金人背盟,大举南侵。第二年,开封沦陷,徽宗、钦宗被俘。高宗即位于商邱,后节节南逃,金兵直追至浙江海边。来军民展开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迫使金兵北撤。1140年,岳飞等收复河南诸郡,大败金兀术于朱仙镇,即将渡河,收复燕京,形势大好。宋高宗在秦桧唆使下,强令岳飞班师,河南州郡尽失,第二年又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同金人签订割地赔款的卖国条约,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自此以后,宋金对峙93年,直至1234年金亡于蒙古,其间有金主亮的南侵(1161)。6 W7 k5 O* S; T6 I; Z

# J0 o( b+ F7 W1 G: t  金自太祖阿骨打于11l5年建国称帝后,不断向外扩张,亦建立5京:上京会宁府是初期的都城,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大兴府,即燕京。除上京外,其他四京是政治军事重镇,不是国都。% @! r. ^/ l4 S/ p

# k$ C8 W  }& O4 s  金主亮贞元元年,迁都燕京、以燕是列国的名称,不宜为京师的称号,改名为中都。开封府原称汴京,改称南京。11 61年6月,他又迁都南京开封府,大肆搜括骡马,9月起兵南侵至瓜州,为宋虞允文所指挥军队大败于采石矶。金人立曹国公东京(辽阳)留守完颜乌禄(改名雍)为帝,即金世宗。10月,金主亮为部将所杀,金世宗又定都中都(燕京)。
, d) U. G% F7 F4 O2 W* ^. F0 k6 N& I. s2 w; i
  十三世纪初,蒙古兴起.1213年,蒙古兵一再围金中都(燕京),金宣宗被迫于1214年5月迁都开封,燕京为蒙古所占领。5 Y; Q& q8 i$ a+ v  b% Z
+ \- v8 _3 F5 ~" n# A$ C! J1 Y
  金以燕京为首都前后共8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建都和林。1260 年,元世祖即位,以汗平为都,4年后,即1264年,迁都燕京,改称大都,称开平为上都,至1368年元顺帝逃往塞外,明徐达克复燕京。5 ]- @0 Z% ]" W. O( M

9 d" Q8 o( w2 i# Z. J" C& v  六 明代以后南京北京轮换建都
$ O0 t. F0 z0 U% o
+ m8 f9 ~6 c6 B* H7 x' e; j  明太祖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夺取天下,于1368年即皇帝位,建都应天府,称南京,开封为北京,曾营建濠州,拟置中都,后罢。称元大都为北平。
5 c3 f# f# q, e+ Q2 a9 ?
8 w! R/ i/ `+ y; \  建文帝继位,仍以南京为首都。
, m% r& t1 x( d2 Q3 X
- M* {8 f- S8 D% @4 U3 z% N; I0 P; L  靖难之变后,明成祖篡位称帝,最初也以南京为国都。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今北京宜殿,准备建为京城,永乐十九年正月,始迁都北京。未迁前,南京仍是京都,他若北巡或出塞打蒙古,太子留守南京,称监国,中央朝廷各衙门也在南京,一般政令亦在南京发布。这就是作为首都的基本特征。
$ {- P8 V2 f0 a0 p+ \
8 ?$ i1 x' p" X  明成祖迁都后,为尊重乃父,仍称南京为京都,北京为陪都。但北京已是事实上的首都,因为皇帝和中央朝廷在此,政令也由此发布。宣宗后才不称陪都。从明成祖迁都到李闯王进京,北京一直是明王朝的京都。. }7 G+ [+ j; Z
7 ~4 q) n. _: i( w
  李自成曾在北京即皇帝位。北京又是大顺政权的都城,虽然只短短几天。: D) p8 Z: W, w: q0 X( a
, ?3 l  b  `$ \& R+ v7 w
  1644年5月,明福王朱由嵌在南京即皇帝位,仍以南京为京都,但只存在一年。) M9 ]3 y. [' P) I- v1 g: ?' _9 ~; [

" B/ K8 d% v! Z" n' Q0 L9 A  1644年3月,多尔衮率清兵入关,5月占领北京,9月,清王朝定都北京,直到辛亥革命被推翻。
. u: N" z  c* H8 Q2 h+ @; X" @$ N, }3 s- A# n* L0 e" U8 s
  辛亥革命爆发后, 1911年12月29日, 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依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元旦正式就职,以南京为首都,迫使清帝退位。依照南北和议,孙中山于2月13日辞职,另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他必需( n9 J+ v5 n: A- I

: o9 p2 D' k. m) |  到南京首都就职,袁以种种藉口和手段,不到南京。4月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被迫通过决议,迁都北京,即通常所说的北洋军阀政府及其都城。) i/ m3 d, m( E# N

4 g% {5 A- @8 Z  1927年北伐胜利,推翻北洋军阀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又奠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以重庆为陪都。' w! F  @8 N/ G
9 s2 j5 F9 Y: b6 D. i+ z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定都北京,并载入宪法。7 X5 P: \" p- ]4 R* R$ a( u1 N' F& r
' S  H% m* T# U) A
  以上是北京在历史上地位变迁的简单过程,算不上什么论文,仅仅为研究北京史的同志提供一些参考的线索。* H0 j4 z6 ^7 V  i9 \/ Y
  O$ Q  o) w' q3 {
  从燕到清,考察北京历史地位的变化时,抓住了错综和复杂的民族矛盾这一线索,便易于理解,同时也是北京同南京、洛阳、长安的不同之处。民族斗争的结果,不断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融合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面。这已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