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过年过节果盘中的“主力”,还是茶话会中常备的瓜子盘……中国人对瓜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看电视打发时间、聊天随手拿一把,哪里都能看到瓜子的“身影”,可谓“国民第一零食”。2 z8 U3 c3 b! {8 f7 N0 v# d
6 ^9 R! _* O3 A$ B9 } 据考证,嗑瓜子的习俗在我国明代已经流行,晚清之前主要是西瓜子,晚清以来南瓜子开始流行,民国时期葵花子又异军突起,大受欢迎。嗑瓜子大概最早兴于北方,这不仅因为嗑瓜子的记载主要发现于北方历史文献中,更为客观的原因是北方冬季漫长,农闲时大家整天呆在家中避寒,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嗑瓜子的习俗就这样蔓延开来。
6 c D5 d8 D' J) H% x2 r0 q: M" P# [' T- i- k# W3 V. C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学新表示,人们喜爱嗑瓜子还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 c( j; b3 u6 k) E- g! w, b4 m9 q
首先,瓜子不论吃起来还是准备起来都很方便,拿出来招待客人,不仅能够体现主人的好客,做客的人也因吃瓜子会有被“招待”的感觉,潜移默化中就定下为一种愉悦的社会交往基调。% V' b% ?: r/ E) _1 |9 U3 G# g
, e: i, [+ F( G4 n# P 其次,吃瓜子能缓解紧张情绪,人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紧张、尴尬,交流时手中有食物的话会让人感到轻松。所以我们经常会请客喝酒或约人吃甜点来让交往各方放松下来,但酒后容易说辞不当,甜品消费又高,所以廉价易得的瓜子就成了大家相聚时不错的食物选择。同时,嗑瓜子可分解为若干个小动作,这些动作简单、容易,让人感到愉悦,在吃的过程中能够缓解彼此紧张的情绪。( `7 |6 l1 {+ Y \5 P, W2 j/ g
^2 F0 {. A# J" F
最后,嗑瓜子是一种量少多次的进食行为,可以随时停下来,也可以随时捡起来继续嗑,能够给社交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
9 O+ `5 ^6 k9 [/ m: B" K4 F% @! v
3 ], o: T8 T- ?# V: R0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