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冥婚,是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老人们认为,如果不替他(她)们完婚,他(她)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为他(她)们举行一个冥婚仪式,最后将他(她)们埋在一起,成为夫妻,并骨合葬,免得男、女两家的茔地里出现孤坟。2011年5月22日,韩国已故女星郑多彬的母亲为她及文在成举行阴婚仪式。
9 B5 K4 C1 H, R
- x( d% A7 B* L0 Z 男女定亲后,若婚前男子死亡,女子也要出嫁成亲,拜堂时由亡夫姐妹抱"神主牌"和新娘举行婚礼。新娘从此终身苦守空房,称上门守节、未婚守孝。有的女子不愿上门守寡,另嫁男人,但人们认为是第二次婚姻,是"断线女子"。婚后年节要为她的所谓"前夫"祭祀亡灵。老人们出于疼爱、想念儿女的心情,认为生前没能为他(她)们择偶,死后也要为他(她)们完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其实,这是人的感情寄托所至。旧时人们普遍迷信于所谓坟地"风水",以为出现一座孤坟,会影响家宅后代的昌盛。当时有些"风水家"(古称"堪舆")为了多挣几个钱,也多竭力怂恿搞这种冥婚。冥婚多出现在贵族或富户,贫寒之家很少搞这种活动。
?) d; y' K6 ]4 l; |5 Q
. l% e) n" _& D# r- t: D 冥婚在汉朝以前就有了。由于冥婚耗费社会上的人力、物力,毫无意义,曾予禁止。《周礼》云:“禁迁葬与嫁殇者。”但此风气,始终没有杜绝,甚至有的直接表现在统治者身上。例如: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十三岁就死了,曹操便下聘已死的甄小姐做为曹冲的妻子,把他(她)们合葬在一起。
/ Q4 @2 ~2 i. W/ C/ q" I4 ?; x& T' }/ f( u7 V! i# g
宋代,冥婚最为盛行。据康誉之《昨梦录》记载,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托“鬼媒人”说亲,然后进行占卦,卜中得到允婚后,就各替鬼魂做冥衣,举行合婚祭,将男、女并骨合葬。
/ N" B0 p, z( |" c4 \# K: ~' G' ^& Z. `$ r* i0 p3 H% L a- h% I
《元史·列女传》载:“子弟死而无妻者,或求亡女骨合葬之。”《明史·列女传》亦载:杨□死而其未婚妻殉;刘伯春卒,而其聘女亦如之,后皆迎柩合葬。
: [5 |7 [( ~0 C% {; B/ ], N! M
9 J6 X) _- @$ O/ `) b 清代,这种妇女殉葬冥合的习俗,随着贞节观的加强,仍很盛行。直至晚清封建礼教受到西方精神文明的冲击才逐渐消失。$ C7 @5 T! ~* e( N: b, N
1 C6 E( N/ H( _8 k* v# i4 F$ a" C
死人结婚的仪式混杂了红、白两事的礼仪,依当事人的主张不同,形式出入很大。一般来说,冥婚要通过媒人介绍,双方过门户帖,命关和婚后取得龙凤帖。男方放定也是要进行的,一半是真的绫罗金银,一半是纸糊的各种衣饰,最后在女方家门口或坟上焚化。
' O5 {/ u8 P G. @9 d+ D/ J' e4 n: F4 _% E) y; o0 A
清末民初的北京仍有冥婚风俗的残余现象,还有个别家庭办死人与死人结婚的“喜事”,谓之“搭骨尸”,男、女两家亲家,谓之“骨尸亲”。早年,这种“婚礼”的迎娶仪式多在夜间举行,有时,人们正在安睡之际,忽被街巷里的鼓乐吵醒,原来是“搭骨尸”的。抬着一顶纸轿子,由单鼓、单号、单唢呐吹奏前引。有的则不用这种形式,仍用八抬大轿,全份金灯执事,原来只娶一张女人的照片。三十年代以后,还有仿照“文明结婚”仪式,用西乐队前导,后边四个人抬着一个出殡用的影亭,内挂“新娘”照片。0 T* X) d0 Z( t7 ~! y
+ a6 G- h# R D/ ?2 z1 o$ x1 h2 W0 ] 仪式
7 D4 x! y- `8 V( R8 O! ~5 S- g2 |4 _; A) m" E$ v* E
中国
% y! L$ [+ y( L1 b2 n" b- ^
' r; V" B [& r 冥婚仪式,始终没有形成定例。冥婚虽然算做喜事,但不免红、白两事的礼仪混杂交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当事人的主张如何。故冥婚礼仪的形式出入很大。现将一比较典型的冥婚礼仪详叙于后,以供参考。但不见得所有冥婚仪式都照此办理。
& U' Z( x# ^' I1 ?
# Z* ?+ f& {( G; i 一般说来,冥婚也要通过媒人介绍,双方过门户帖,到命馆合婚,取得龙凤帖。: |3 A c( d8 f* }; B2 |$ v( V$ z
) o2 i6 w9 p) \4 S; J 放定多是一次性的,就无所谓大、小定之说。男方给女方送去的定礼,一半是真绸缎尺头、金银财宝;一半却是纸糊的皮、棉、夹、单衣服各一件,锦匣两对,内装耳环、镯子、戒指及簪子之类的首饰。放定的当天晚上,在女方家门口或坟上焚化。
7 `. B+ u" H0 i8 L* b9 j7 c8 p7 h& G# e+ _, w0 i" C
通讯时,男方给女方送去的“鹅笼”、“酒海”、龙凤喜饼以及肘子、喜果都是真的,惟有衣服、首饰是纸糊的冥器。
; F0 G5 W# A2 Z6 v0 m6 X1 p+ [0 d0 P5 [2 u8 g3 ^
女方陪送的嫁妆,一般都是纸活,送至男方后,只在“新郎”照片或牌位前陈列半天,有的只是抬着环绕男方院内一周,即由鼓乐前导,送至附近广场焚化。* e+ F( z" A" p% C
; ?6 E7 c4 Q8 v8 ? 冥婚并不一定都举行上列仪式,但迎娶仪式是不可少的。是日高搭大棚,宴请亲友,门前亮轿。喜房里供奉“百份”全神。对面炕上设矮桌,供“新郎”照片或牌位,前设苹果、龙凤喜饼若干盘。并有大红花一朵,下缀缎带上书:“新郎”字样。
# T8 u/ J( T5 H' v3 p
, O# S, M. a3 N0 U( S% i 女方“闺房”中供“新娘”照片或牌位,亦如前所供,并有大红花一朵,下缀缎带,上书:“新娘”字样。7 P6 o8 |! i& ~" j$ Q
/ z( i: f* _! A8 J3 B4 T) N 花轿到达女方后,由送亲太太将“新娘”照片或牌位取下,由娶亲太太接过来,放人宝轿。这时,“新娘”的父、母不免要大声嚎哭,而且要追出屋外。完全不是办喜事的气氛。. I3 F' @# M4 F1 G; ?) b" m
$ x7 {- v' H; x9 {0 ~
喜轿回到男方后,仍由娶亲太太将“新妇”照片或牌位取出来,放于喜房炕上的供桌,与“新郎”并列。并用红头绳将两幅照片拴起来,(取月老牵红线之意),并复上红、黄两色的彩绸。
% C% I" Q$ i4 f% s( C* a; M2 b- Q; a# U w6 n
只有娶亲太太给全神“百份”上香叩首,就算夫妻拜了天地。然后由茶房端来“合杯酒”“子孙饺子”、“长寿面”,供于“新婚夫妇”照片或牌位之前。5 F" q% J6 k2 W: }, r: x
' h' P) }$ a$ }: A( V1 g9 L 如“新婚夫妇”有弟弟妹妹或弟妹、妹夫等,即唤出来,给照片或牌位磕头行礼。两家亲家则互相道喜。
3 f4 e5 T' v2 _# i3 p# m" x Y3 `1 J6 K" K; T
举行了以上仪式之后,择个“黄道吉日”宜破土安葬的好日子,女方就可以起灵了。按阴阳先生指定的时辰,将棺枢起出后,马上泼在坑内一桶清水,扔下去两个苹果。与此同时,高高扬起花红纸钱。(不是冥婚的起灵仪式也是如此)。7 ^ M2 q' V) X- ~$ p. P. H( ^
* r- A, [. P ^- D |3 t 男方则在坟侧挖一穴,露出“新郎”棺柩的槽帮,将“新娘”埋入此穴,进行“夫妻”并骨合葬。) }, l1 Q' |. x& i. a r6 m$ `
- q2 y. t) Q# N3 j# _; }
葬罢,即在坟墓前,陈设酒果,焚化花红纸钱,举行合婚祭。男、女双方的父、母等家属(即两家亲家)边哭边道“大喜”。
1 @) I. E5 m' p7 z1 k0 Y
; X# z& @* o- Q {3 g" C6 T7 `! e 此后,男、女两方便当做亲家来往了。
8 `7 [9 X8 V: [" q7 S3 J
5 W, F& p- L- Z$ U& y3 P 朝鲜半岛
& @8 Q |# A$ ]1 f6 I. ]$ b
! t K& k& d9 [ W0 `) u1 ` 家人为死者找冥婚对象时要先合八字,双方家属同意后即可择吉成婚,仪式通常在庙宇举行,一般会挑吉时举行冥婚礼,由双方家属分别捧着穿着传统婚服、代表新郎与新娘的娃娃连同牌位举行冥婚仪式,再将娃娃、牌位及新人照片放在供桌上并列,以示双方结为夫妇。再进行除煞、焚烧遗物等仪式。最后把夫妻二人合葬。
. s9 Q+ t+ A. n% p( ]& U
8 X( t* x9 L1 D3 H% g- [ 现代实例& n5 j: v4 Q# U5 R
8 }* h0 _* w8 y, d1 o 据香港媒体报道,叶世荣女友许韵珊2002年10月24日在世界殡仪馆出殡,本来打算在年底与女友结婚的世荣,从此与女友阴阳相隔,十分伤心。不过,世荣为与女友再续未了缘,及令丧礼可名正言顺以“叶府治丧”名义进行,故昨日下午,世荣在父母及女友家长见证下,已进行冥婚仪式,世荣更在龙凤烛前,为女友戴上结婚戒指。6 m- B" W. g$ a. ]2 Z
5 U; Z3 f ^" R6 d6 w$ U5 R- g,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