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其他 孙悟空到底是哪种猴

0
回复
81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0-11-15 1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随着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热映,孙悟空又回来了。* R- Z& S4 d, ]6 n) U/ F& u' [
2 R; ], B8 i5 y% O1 R+ g
  小时候,每个暑假都在电视台轮番播放《西游记》的热闹中度过(说这话暴露了年龄),第一次看到《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时,感到深深的不适,与六小龄童的美猴王相比,也太原生态了吧。到了《西游降魔篇》,孙悟空的形象简直称得上惊悚,不怎么像猴,倒近似于猩猩了。这次的良心巨制《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脸怎么那么长,完全是山魈(Xiāo)了。(不爱攀爬,树上睡觉,猴科。)
1 T5 A( h3 w2 o
* j3 f) M) Y: f, E, c  看来,深入人心的孙悟空形象一直在被重新想象和塑造。只是没事儿喜欢瞎琢磨的武汉晚报记者忽然很想知道,孙悟空到底是什么品种的猴子。
, [8 F, X7 b, J6 t4 |
( q5 u: G( }9 g% s0 {8 d# m  吴承恩曾在“猴艺故里”当知县
: t8 a8 l1 s6 l2 N, Z/ ~6 `3 X- T$ g; G* k/ e+ a
  山魈、狒狒、金丝猴、类人猿、猩猩、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是网友的全方位猜测,不过记者倾向于认为孙悟空是猕猴。9 D; _: @# ^/ r; Z

+ V$ F( D* C& R& i  这还得从吴承恩说起。
. n# k% O- E/ b, k/ u# }% p
  h0 d3 ~0 K: z* \2 [1 Z  据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县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记载: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县。(新野县是河南南阳市下辖县。)
  I+ F' T& {( H. Z2 g; Y' l3 u* ?
' }5 g- z3 f! s: J8 u& T* a  《新野县志》、《名宦卷》中称其“赋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游民,修理学校,表扬贞节,刑清政举,吏畏民怀……”
5 g: [' e7 ~& n# K7 C! N  Z2 `6 @( k& t
& ]8 x2 j+ F  D/ A* a/ G  吴承恩在任新野知县的两年中,不仅德绩兼优,对新野的民间艺术研究也颇深。9 L" s5 F6 [- ~& G

5 p! R3 I( V) ~+ w  据说,《西游记》第一回中刻画孙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态,就是以新野现存的汉议事台为背景。仙石的通体三维尺寸与汉议事台的尺寸完全相同。
( W( D. E0 X) q
2 `3 ]6 H% T( e& J& k  不仅如此,《西游记》中大量地运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称“饺子”为“扁食”,称动物“不安静”为“骨冗”等。此类方言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
) `$ F! c& t0 I/ e2 G+ Z$ F( c( j  R% K" |3 y. e
  而新野还有一个称谓“猴艺故里”,新野猴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到了明清时期,河南新野民间玩猴就已经较为流行。+ `' B# n/ ^' D" I
! n( X6 `$ o. D. m
  玩猴者多半将这营生作为养家糊口的生计而代代相传。玩猴艺人一副扁担两个箱,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处,放下挑子,不用搭台,只需在一块空场上,拽住猴阵子,扬起手中的小扎鞭一吆喝,便开始演出了。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戏服,模仿着人的举止行动,爬杆、担水、骑车、犁地、走钢丝……(看到此处想到了《西游记》里,孙悟空穿着长袍,站在桌上吃面条的有木有): e6 D8 D! r; b; S0 n
: L' l2 O! [  y2 c9 F4 Y7 `  |9 Y, j
  吴承恩在任期间,处处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县的民俗风情,尤其对新野猴戏很感兴趣,对活灵活现的猴子情态观察细致入微。这一经历深深影响了他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
3 d; }1 ~4 w2 H( i/ P1 [8 |9 r& Y5 Q* q% o+ W. @8 w
  而.记.者.了解到,新野猴戏所用.的猴子为中华猕猴,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生理上与人类比.较接近,具有极高的医学科研价值.和表演艺术价值。; P+ A' j" Z2 ^$ V/ h

  V" E$ E. m' c4 _  胡适说这只猴子是进口的
, a4 e% ?) E* M3 B( [& ^3 G% q0 y6 H7 E- `8 F7 x9 p& X3 O
  当然,对于这种说法,胡适一定严重不赞同。他曾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看来没事瞎琢磨的人不只记者一人。)胡适还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神猴哈奴曼,认为这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形象。
* h; O( q) _% A) O, i1 S3 ]6 @' ~0 P; ^8 B" m; W
  史学大家陈寅恪由于对佛经极为熟悉,不仅验证了胡适的猜测,而且又以另一部《贤愚经》作为复证,他发现“大闹天宫”的故事,本来源自两个绝不相干的印度民间故事,传入中国后,佛经传播者在讲说时有意无意地合二为一了。% J/ Y+ ^* o! R# y, D
2 t+ |0 ]/ v" f$ R# U; k1 Z
  上世纪初敦煌学的建立,为《西游记》人物故事的流变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形象史料。主要是壁画,既有单人徒步,身背背架的图像,又有类似“猴行者”的胡人牵马随行的图像,可见人物故事在历代都有变化。& O% C$ C" V! a& E
$ k* l. B, E! I3 Y8 w9 @' J; n
  近几年日本有些学者又提出孙悟空形象源于佛典的说法。他们在一些佛教典籍中找出有关猕猴、猿猴或猴属护法神将的记述,认为它们才是孙悟空的原型。这种猕猴说,倒暗合了记者的猜测。
( d1 @  E- {. w3 a1 \+ z1 _# K
- E  n, S4 d- Y, I. I) e7 C/ g" Z  当然,瞎琢磨这么多,记者还是比较喜欢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猛眨眼睛的样子,黄渤版的实在太重口味。不过《七龙珠》似乎又太呆萌,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明白,那个有着刺猬头的孩纸与孙悟空有啥关系。
& y! t+ [8 u, J; d7 s* [; Y9 T/ s6 H8 a
  链接:孙悟空还可能是一个人, _; ?% l- W. {

! [8 S5 e, M/ h  《宋高僧传》卷第三写释悟空是京兆云阳人,原姓车,名奉朝,是后魏拓跋的远裔。他从小天资聪颖、孝顺父母,出家之前官拜左卫泾州四门别将。他奉命护送罽宾国(汉西域国名,今克什米尔一带)使臣回国,在宾国都城突患疾病。他病中发愿,痊愈之后就出家为僧,号达摩驮都(法界的意思)。唐肃宗至德二年,悟空29岁,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研究根本律仪,并在各地流浪,遍访名寺名塔。
2 ?0 v% v* D8 X% c- ^3 ]/ I. |0 v' X9 r& ~% P
  学成之后,悟空到骨咄国城的小海边,从南岸入城,突然地动山摇,暴雨如注,他逃到一棵大树底下躲雨,正巧许多商人也来躲雨,商人说这是因为有人带着佛陀舍利引起了龙神震怒,悟空向龙神祈宥,这才雨过天晴。他到龟兹之后,潜心翻译,将《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翻译成中文。在西域逗留了近四十年后,贞元五年,他回到京师,进上佛牙舍利,敕封为空壮武将军试太常卿,入章敬寺修行。而此时,他已经60多岁了。
8 [: t# j- e) X8 z: S# A" \- z, |: ?' F
* m$ c' K9 z0 P. o  悟空和尚和玄奘法师在历史上一样都是取经人。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叫朱士行,为曹魏时代颍川地方人,这个朱姓可能是猪八戒的猪姓的一个源头。在最早的西游故事中,如《朴通事谚解》中出现过一个叫朱八戒的黑猪精,显然是猪八戒的前身。) J' q  \3 t0 _* V1 o
3 ^3 U- u, S+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