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野史八卦 唐朝宰相的隐性腐败

0
回复
35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6-19 12: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史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宰相元载在诛杀了宦官鱼朝恩后,深得皇上器重。有一天,一个父辈亲戚从宣州来到京城,希望元载给他安排一个官做,但元载觉得这人能力不足,就想把他打发回老家。但也不能让他白来一趟,想办法让地方上关照一下还是应该的。于是,元载就准备好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带回家去找当地官员。
1 I& U2 T6 j4 M3 L
. _* r$ D+ j' V' k  这个亲戚走到半路上就把信拆开了,结果发现除了元载的签名以外,再没有一句话。他觉得自己被元载耍了,于是破口大骂起来,回家后把事情讲了出去。当地官员听到了风声,连忙找上门来,看过那封信后,确定是元载的笔迹,第二天就安排手下人送来了白银一百两,绢一百匹。不但如此,还为他在衙门里谋了个差事,而且此后多年一直对他关照有加。元载这位亲戚没什么文化,头脑简单,所以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地方官员仅看到一张元载签名的白纸就对自己这样好。《庶斋老学丛谈》中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赵清献是北宋的一名御史,因为素有“清正”之名,所以被称为“铁面御史”。但他也干过以权谋私的事。原来,赵清献曾给乡里的大户陈某之子当过家庭教师,陈某对他非常好,还赠送了一笔钱给他,他才能赴京应试。: K+ ]$ E( {/ A3 u, B
- W8 ^' U/ W! \3 r8 L2 E
  数年后,陈某的儿子因为人命案被判处秋后问斩。有人对陈某说:“从前在你家做塾师的赵秀才,如今在朝廷做高官,他可以帮助你。”陈某便来到京城,找到赵清献家。赵清献也没说答应帮他,只是让他暂时住在书院里。过了一个多月,陈某见赵清献不想管儿子的事,就告辞回家。临走时,赵清献说让他放宽心。又过了两个月,赵清献写信告诉陈某,说他的儿子已经被赦免了死罪,过两年就能放出来。两年以后,陈某的儿子果然回家了。原来,当陈某在赵清献家住着的时候,赵清献便派人到衢州,每天到狱中给陈某的儿子送饭。掌管这件案子的官吏听说了,知道了陈某和赵清献的关系,就从轻发落了陈某的儿子。0 y2 D# x/ _3 @8 Q( b# C
9 \9 w8 E; A, w
  元载和赵清献都是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职权让下面的人给自己办事,而且做得都很隐蔽,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让别人抓不住把柄。这种隐形的腐败,其实是最可怕的。看来,当个腐败分子也不简单,因为腐败也要讲究艺术,腐败也是技术活。, Q# Q4 U  v- g8 O

* g& ?* }" f3 g: M% r  v4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