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乾嘉年间的张问陶不只是诗画大家,也是货真价实的一代神探,他的断案方式也充满着心理战的锋芒。( A6 P3 H( E3 M6 @
4 [6 a; m! d8 T5 f
据《清类稗钞》的“狱讼类”记载,张问陶以翰林的身份到山东莱州当知府,恃才傲物,对山东巡抚很无礼,巡抚大人心里不爽,但朝廷官员对巡抚说:别看这小子狂傲,可他真的有才,不会耽误老百姓的事,“张守虽书生,尚不误民事”。巡抚不信,就拿一件棘手的案子来考验他。
* ^% T Z2 ^* ~+ @ X B: G* Y. u3 W1 N* \! M% F: ]
是一件什么样的案件呢?原来莱州府有个江洋大盗,已经被关押,但此人性情狡猾,喜欢翻供,而且翻供不止一两回,弄得审判官十分头疼,“承讯官皆莫可如何”。
' K7 S/ p, }) x$ b3 K
- K( ?( N0 `5 S, P5 }4 W Q3 ` 看来封建社会审案,也不是像影视里往死里打那么简单,嫌疑犯也会耍手段,让审判官头痛。 J4 S3 W0 V" ?
- x0 {! R: \7 d( s
张问陶接了这个烫手山芋,该怎么处理呢?他下了军令状:三日可结案。至于审讯手段,不要棍子夹子,也不要惊堂木,就要浙江金华肉干脯一大盘,绍兴佳酿一大瓮就行了。接下来,巡抚等人就躲在屏风后观摩。( P/ `4 j% o' v# q
; k1 j2 X0 q$ d' \ 张问陶叫一个书童暖酒,一个书童执酒壶,一个书记员在暗处记录,自己则左手把杯,右手翻案牍,喝着酒吃着肉脯,将嫌疑犯叫过来,也不审问案情,只管聊家常。以下是三天的聊天记录。
/ j# H6 J. q+ v" [8 \( q; D: p% x9 n2 X: ~1 I1 Q6 V( _1 U4 W5 j
小结:
& D# ?) H( @8 U& n7 ^; ]# D, a) ?- e* X) L7 Z2 K
张问陶用大刑伺候相威胁的手法带有时代局限性,当然是不可取的。然而,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以喝酒聊天的轻松方式进行一次隐蔽的测谎实验,让对方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充分暴露信口胡言的本质,因为撒谎者在毫无预备的情况下,是不会用心记住所撒过的谎言的。这次测验,至少让对方的诚信没能经过考验,但能不能以此定案,就不敢说了。
% U# f2 K P* R$ D3 K1 g0 | m: Z+ T' `/ `
我们要学会的是,如果对某个人的诚信度怀疑,我们可以用心记住对方说过的话,看日久以后,向对方提到同一件事时,口径是否统一。
) J- d2 G( z" B) ?; `8 A( D/ |0 z4 ]+ Q
第一天$ V6 o/ m' Q* G% @
' t7 h+ y/ K* G; y/ w 问:你是郯(tan)城人吗?答:是。
6 O* b. b" T2 c+ X5 i# |+ {, _% t
问:今年多大啦?答:37岁。, b8 M* D+ J0 g( U6 {" s, d
/ h& @3 y$ E: h
问:住乡下还是住城里?答:城里。: [$ b+ @8 U( P2 C# D7 z
* m, o0 S2 M! q, A! v* h! j- S 问:爹娘在吗?答:父母双亡。
! D" m% Q* }( b( y- ]$ x
' d& W% O" V$ w/ Y$ Q% u" ?6 X 问:有兄弟姐妹吗?答:兄弟三个,俺是老大。
/ e( i9 H$ O- m- q2 N
: l* _1 x6 U6 K B6 { 问:有老婆孩子吗?答:两个儿子,老大十八岁,能打猎了,老二今年十三岁,还不能打猎。
% d3 a/ R2 D! j$ M8 L; w2 G/ x$ i8 U/ i& m5 M
问:你从事什么行业?答:无所事事。. h0 `% j; _$ K, K7 \9 O
3 D" C$ K' }4 m5 q; {
结尾:吃完肉,喝完酒,退堂,不作任何结论。# A3 r( N. |4 ^4 y6 n8 u
5 N- B% X. J( i1 _- T( t) M
第二天
6 B/ @0 e& x! a! i1 W- H! b- q' r3 K. L5 H0 d! `5 f
问:你是郯城人吗?答:是。7 J( ~4 \$ x3 q( w; Q: Z# _: A
" d/ g0 Q8 f2 W& s' Y 问:今年多大啦?答:今年39,明年40。
4 ~9 l- r5 v) H+ d' ~; g" O5 Y; m* r7 p2 J/ I
问:住乡下还是住城里?答:乡下。
9 ?/ A# U; l i+ Z# S3 p5 ?4 S# z( ^. Z$ \, N& z8 j7 l
问:爹娘还在吗?答:爹早没了,俺娘早被他休了。
* j. ^2 _' M7 [1 x x* _& n! x5 C! i& t c( l
问:有兄弟吗?答:弟兄三个,俺是老二。
8 l- N+ n5 ]/ c3 E& g7 w
4 r( N9 z5 d5 t& i" A 问:有老婆孩子吗?答:一子一女,都还是儿童。9 x. o* T& V5 Y9 L0 n4 w4 Y
* [3 p$ `/ ~, n% p x7 ]0 q$ C 问:干啥工作?答:务农。
q$ B: w. m& g6 t5 l3 Z; B
9 y0 R1 F9 L% {# y) j 结尾:吃完肉,喝完酒,退堂,不作任何结论。
# r7 m; `! v8 S/ V7 u8 q% z3 J( x7 d' c
第三天
9 y( F+ ?: i+ ~; ` y, \
' S! L/ [, x; E- r% n$ | 问:你是郯城人吗?答:是。
! p: L( ]$ f2 Z G" N, W1 `' L7 v$ T: `+ f5 d1 ]2 ]' n" ~2 [
问:今年多大啦?答:去年40岁,今年41啦。# D7 L9 U' b1 V4 ?/ p5 `4 [3 W
- {& S& l# l# S 问:住城里还是住乡下?答:有时候住城里,有时候住乡下。# a% c8 @3 ]6 k; ?* z& u( P* n% W
! ?/ l: k l( [( M" s
问:还有爹娘吗?答:老娘还在,七十多岁了。7 M8 C! P+ r$ @+ {/ ]7 z
, o5 @" j/ b ?, y0 q; s 问:有兄弟吗?答:两个哥哥都死了。6 q0 R/ } T& A; K, t
6 o, H0 i* R2 w, H8 \
问:有老婆孩子吗?答:就一个儿子,还抱在手里呢。$ L! }/ M0 f: Q* t1 ?
$ o. M3 d5 b% c6 X( a( a! L 问:干的啥职业?答:有时候打鱼,有时候砍柴。$ I: o% P4 J: i( @1 x
/ j8 W, j/ [! m: V7 o
结尾:张问陶把肉也吃完了,酒也喝完了,撤掉饭桌,忽然翻脸,摆出三天来的聊天记录,厉声说:你小子不老实,别看这几天我问的全是家常话,可是我都有记录,除了你是郯城人这个回答保持一贯之外,其他全是瞎说胡说,一会儿39岁,一会儿41岁,一会儿父母双亡,一会儿老娘健在,今天是种地的,明天是打鱼的,连住的地方都不统一,“三日所答,前后迥不相符”。这三天的考验,说明你是个信口雌黄,随时随地都在撒谎的不可靠的人,说明你的可信度很低,以前的翻供也是信口胡说。你要是个真好汉就招供了,不然就大刑伺候。2 g* x" j+ J/ b# S9 u
r, [3 J2 F$ [. D5 w
狡黠的巨盗无话可说,于是如实招供,终于能定案。莱州府和山东人对张问陶刮目相看。" R) Q# a" E# }+ W+ J+ l! e
$ X! Z% @& Y8 n% S1 i- G: Q: p'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