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了情节,但不知从何处着手描写?对吗?% H$ S! ]/ k' ?5 f( q
你知道要写这个,但细节写不出来,对吗?
& M0 U Y; l. R6 Q4 j( d7 i感觉自己描写的千篇一律,没有变化,不知道怎么变化,对吗?! L! Y* |8 a2 F4 O
好吧,本文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 n. |7 r6 ~4 \1 P* [- m1 _! ~, ~7 t它会告诉你,临场码字时,如何源源不断的有东西可码,绝不雷同,绝对简单上手,一看就会。$ A; o& G4 ]9 n7 x
它会告诉你,不是你不会描写,不是你脑袋里没有资料,而是你还没有找到方法,把大脑里的宝藏挖掘出来。
( \- ~1 [% y5 v' s5 X. c# H它会告诉你,哦糟糕,剧透了。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
( C0 s- b- H/ Q- ]: B$ @———————————————————————————
3 D! w& s0 Y& D+ X7 t6 Z9 e& K E3 [2 D4 s1.【脑海浮图】
8 n( ]0 v7 N% A4 H) o# z, v人无法描写处自己还没有看过、听过、嗅过、接触过、舔舐过的东西。人所能描写出来的,只能是自己感觉过、经历过的经验。或者,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之上,做一些变化。如果你根本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也没有任何相关、间接的经验,你就没有办法描写这些事情。8 j" |. J" n2 `# @5 n& x, J" Z$ o
如果你要描写情节,请在描写情节之前,先把你的情节在头脑中当成电影画面放映。你一定要“看到”你脑海中的场景、图片。然后,你可以开始动手描写了。你可以任意切换自己的镜头。你可以从高空俯瞰。从远处瞭望。从近处观察。你可以看到这个场景上的人物身上的毛孔。即使你不能清晰的看清楚这些东西,但你必须在头脑中浮现图像、场景。
! I U% D. s6 w这个技术其实就是小学生都做过的看图写作。但那是平面二维的,静止的。现在你必须把你的情节变成脑海中可以“内视”的电影、画面、图形、场景。
7 n6 b# Q1 z6 S一个作者看不到自己构思出来的场景,不是一个好作者。因为他就没有办法写出细微细腻的细节。用脑海浮图主要是为了帮助还没有很多生活阅历的新手。因为他们脑中没有可供调用的生活场景。所以,他在描写之前,最好结合自己有过的类似经历和场景,情节中的人物放在这个场景里。或者自己幻想出一些场景。总之,你的情节必须是在一定的场景里发生的。而这个场景你自己必须能够“内视”到的。接着你就可以开始去描写你“内视”到的场景了。
g; a3 J8 g: s9 q( x2 Q你要知道,在内视里,你是可以随意切换角度。你可以随意安排场景。而这些都是免费的。你应该这种情况看作是在大脑里拍摄“个人电影”,当然观众、演员、导演、编辑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你就是这个脑海浮图的主宰。你要放什么道具进去就什么道具、要什么背景就什么背景。
* `: }; P4 W0 f% O, n1 S& b当你懂得把人物放入具体的场景里,懂得在自己的想象里构造虚拟的背景。并且把它们当成是真的,然后再把这些被你“内视”到的廉价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0 m. X" K$ ~. C' H+ j本质上这种技术就是要求你把看到的东西有所节选的,用文字翻译出来就可以了。而你只是在写你“看到”的东西。当然,还可以加入其他感官的描写。比如你听到的等等。
( F: g! @! n/ y- @% _) _- o/ @' m掌握了“脑海浮图”,你就可以摆脱头脑空白的尴尬。6 C" t% }% z8 ?
当你用久了脑海浮图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根本就不是在想细节,你也不需要太多的导演人物在具体活动中的细节。你根本就是在看电影。你只不过是把脑海中的电影,用文字翻译出来给读者看而已。而这个过程你充当的只是一个“文字翻译人员”。
( w5 O' X- }! k/ u1 x6 I6 c当你想好了大概的清洁之后,接着你要做的只是把这些情节的人物放入具体的场合当成一场电影播放。你要做的就是随意的切换镜头,有意识的寻找一些经典角度看电影,然后把你所看到的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样情节也有了,场景细节也有了。ok。
/ _2 W% L! N6 b———————————————————————————9 O3 y) ]8 X3 N% a) h; N- A! }! z
2.【虚拟游历】
4 e$ H' F4 L; M1 x: A- G3 y$ N如果你的“脑海浮图”技术掌握的很好了。接下来你可以尝试着不再仅仅做观众。你应该也可以再进一步,你可以做演员了。/ F, M4 J2 B4 j
此时你可以在“内视场景”中,尝试着与某些对象结合。我就是这个对象,对象就是我。比如“我与主角合一”、“我与配角合一”、“我与小鸟合一”。你可以尝试着与不同对象合一。从他们的角度看待这个场景情节。你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代入,然后去描写。而应该以你所融合的这个对象的视角、想法去描写。这一步是难的。不过也只有会了这一步,你才能写出性格各异的人。
% |& m1 @1 E9 t- S: W" ^2 I9 K$ w没有经验的新手只会一一个人的想法视角叙述情节和故事。而高手就懂得与对象融合。从对象的视角、想法去描述这个故事。去描述这个对象所身处的那个特定场合的感受。
1 N, q/ Y F8 F! P脑海浮图只是叫你“身临其境”,让你看到、听到一场电影。
# M9 [+ {. C M( F虚拟游历就是叫你“身融其境”,你不在是一个看客,而是一个加入表演的演员。; L% a+ o" z o8 U* X( g
一句话“写谁时,我就带入了谁。写什么你就代入什么。”,不一定老是站在作者的立场叙述。记住,作者可以任意的切换角度。你可以通过剧中人的眼睛、耳朵听东西的。而不一定都要做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
3 G' D3 b/ ]$ J$ a虚拟游历的本质和做梦类似。自己参详做梦,你就懂得怎么去虚拟游历了。
7 P6 T# F; G$ d: s———————————————————————————6 M8 Q' D9 ~/ d$ |" V
3.【五感描写】
! q# _! K5 o3 ^3 H- z- c4 G9 B无论任何小说作者,他描写情节、场景时,绝对逃不出上述这五大种描写范畴。虽然不仅止这些,但上述这“五感”描写法是重中之重的。然我们看几个例子:
) n) y' U7 J1 @. y一、视觉型描写:章某人捡起脚下的石子,抬起右臂,使劲扔了出去。在夕阳的余晖下,胳膊上的汗珠反射出来的耀眼的光芒,越发衬托出他彪悍的肌肉。2 ]. W8 F$ b% Q2 E B; B) M
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视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
7 i2 {" r5 a& {/ |1 S/ i" s二、听觉型描写:噗通,清脆而带有点沉闷的水声传过来。然后呱呱呱,一大群青蛙被惊吓而乱叫的“乐章”响起。在这鸣虫作为背景伴奏的子夜,倒是显得非常道和谐。* d5 ? w, ?8 J' [. s; ~
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听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耳朵可以听到的。5 L/ M2 L( k! f$ J s0 f
三、嗅觉型描写:这里大概有什么死老鼠吧?不然我的鼻子怎么有这么大的反应?我敢肯定是从右边房间里传出来的。如果再不把这东西弄走,整栋楼都要馊了。严重点可能会把方圆一百公里的空气污染了呢!
; y, g; p b6 |# c2 T# B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嗅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鼻子可以闻到的。
! y r: ` |" x2 z1 q2 s& K四、味觉型描写:家猪肉咀嚼起来不如野猪肉韧。而且野猪肉还带有臊味。牙齿一咬下去,口齿留香。) j, M( t8 {+ P9 m. ?+ p
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味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嘴巴可以尝到的。
; r) L' w. E: c7 I" t6 n9 r, J( D五、触觉型描写:闷热,闷热,还是闷热。六月的天气我算是领教了。腿部传来酸胀,腹部传来饥饿。头脑昏昏,带汗的衣服黏在身上,让你怀疑自己是否活在地狱?
4 O3 }0 [) [4 @0 |* ^0 X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触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身体可以感受的。' D! S. m9 Y a* m9 |7 U+ t
******( d$ o3 H6 D4 O) H7 v l( O
当你“内视”自己的“脑海浮图”时,你就可以自觉的选择使用“五感描写”了。你可以选择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描写。须知,你不一定都要用视觉。高手懂得使用更多的描写,所以他写出来的东西不会枯燥,而新手往往只懂得一味的使用视觉描写,结果越写越雷同。
9 o$ l4 O6 k3 v( H- N你应该把“视听嗅味触”五个字用纸条写着贴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能够容易的看到,它们会给你提醒,你应该怎么描写。起初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当成主攻的方式。熟悉后你选择第二种、第三种。直到你把所有的描写方式都掌握了,你就可以使用综合描写。也就是视觉写一句、听觉写一句、感觉写一句等。反正此时你要懂得掺杂它们,随你自己怎么组合了。
0 u9 p. D t' H9 J( ]8 k$ K6 b当你已经把五感描写运用熟练,你就可以寻找更多的描写。比如情感描写、思想描写、逻辑判断描写。这些当然不属于五感范畴。但也很重要。需要作者自己去锻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