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文通史 古代学生的假期

0
回复
30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6-6 21: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暑假了。现代学生有假期,古代时学生放不放假呢?, j3 o' z. r% l, ]+ ?) d2 h
- t8 ~9 c- j* i! b! q
  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的学生也休寒暑假,只是名称不一、内容不同罢了。
; N/ m# X, l& S4 C# y  b# H  H/ f; v0 Y3 C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官方创办的学校就出现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太学”。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就读的学生称作“太学生”。太学生就有假期了。隋唐时期,太学逐渐发展为“国子监”,成为那个时代国家投资创建的最高学府,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称为“监生”。在明清一些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监生”一词。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他们的假期有三种——
' [5 I3 L" Z$ E& z& L% F# h. C4 M5 U4 s- a6 }4 \
  第一种是旬假。这是一种常假,规定每10天休息1天。有点近乎于我们现在的双休日休假制度。10天休1天,离家较近的学生可以匆匆忙忙到家里看一眼;而对于老家在外地的学生们来说,根本不够回家的行程时间,所以国子监干脆规定:旬考之后休假1天,外地学生不许回家。% v& D& v, F, J) o& W- l% p/ F
* _7 b( E$ m2 O* |
  第二种是“田假”。也即我们现在俗称的“农忙假”。《新唐书·科举志》中明文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即每年农历五月,学生们可以休假——此时麦子成熟,学生回家下地割麦,所以称作“田假”。田假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暑假,假期为一个月左右。如果学生离家较远,往返时间较长,可以向校方申请延长假期。不过,这一个月的假期是“净假期”,不包括路程上花费的时间。所以古代学生的暑假“待遇”还是较好的。, y0 i4 V; Z# m/ i! b. l0 C
2 ], F: j' p( Z  @5 E9 H
  第三种是“授衣假”。《诗经》中有“九月授衣”的记载;《新唐书》中也有“九月有授衣假”的明确记载。所谓“授衣假”就是指时令进入九月(农历),已近秋天,气温渐凉,学生可以回家去取过冬的衣服。“授衣假”大体相当于寒假,假期也是一个月(不包含路上花费的时间)时间。为防止学生因长假而荒废学业,校方规定:凡逾期未返校者,一律开除学籍!这招挺管用,按史书记载,国子监的学生们极少有“超假”不返的。
4 |7 i' x  x5 O8 Q* w
! ^% k, @" r9 O7 R. y0 v  那么,学生平时如果遇到了紧急事,如家中老人去世,而又未赶上“旬假”、“田假”和“授衣假”,该怎么办?也好办,学生可以直接向皇帝请假,皇帝金口玉牙,准几天假便休几天假。0 n5 q7 }, @5 E7 X7 e
4 b; ~9 ~6 g% _%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