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时期的文化' n8 P0 t. m* [# F
2 O, M/ Z! r0 j* R# |* q' b$ ?
一、盛唐时期的文化背景。0 [9 s+ W) e) f& [# T. O
@ ^4 k0 {: }7 y8 P: C: v 隋唐文化的恢弘气象,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魏晋南北朝依靠“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是门阀世族地主阶级,他们凭借门第、族望而世代盘踞高位,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门阀士族还大修谱牒之书,用以维护世代相继的优越社会地位,并成为区别庶族寒门的重要工具,谱牒姓氏之学也由此形成。* [$ m' e4 N5 C; n9 v+ q' t
% a/ b( k q' |1 m, W 因此,“高门大姓”之外的庶族或寒门要想挤身于上流社会极为不易,即使寒士爬上了高位,也得不到士族的礼遇,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然而,门阀世族势力在隋唐时期趋于急剧没落。给予门阀地主致命打击的首先是摧枯拉朽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继之而来的则是杨隋和李唐政权所推行的包括均田制、科举制在内的一系列全面压抑门阀世族的改革措施。在门阀世族衰落的同时,大批中下层士子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参预和掌握各级政权,从而在现实秩序中突破了门阀世族的垄断。
& ~& Z0 t: g8 |" `% Z9 D+ j! U6 F! P2 s0 u) @0 f# ?1 D" s
这一大批在隋唐之际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中登上中国政治和文化舞台的庶族寒士,是正处在上升时期的下层世俗地主阶级中的精英分子,与魏晋南北朝乱世裂变中消极无为的玄学哲人和奢靡无度的齐梁宫体诗人等门阀世族士人比起来,他们接触的社会面广,了解的社会情况多,在繁荣稳定的盛唐有为时代,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 |. T# M) M9 v* ~
f0 M+ i2 X) x& b 盛唐时期的文化
3 x+ O% F+ O% a6 J1 A3 M/ ?. d# a2 y6 T) A" d
以一种火山爆发般的膨胀热情去拥抱生活,抒发情感,描绘现实,赞美祖国。从而使得唐代文化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恢弘、壮丽的时代气质。. Q/ r( b: \, B8 z+ r
. U: f# B' m; Y+ u) U0 G 二、盛唐文化气派。
! J/ y; J, S& r+ K) X9 n4 B1 V; I
以强盛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盛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比之于宏阔开拓的秦汉文化,隋唐文化的宏阔包容已经显示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成熟。3 O" } T8 g# K) ]) G. o
7 S% A7 f* i' R9 j 1、盛唐文化。" F2 @0 r4 z" q5 S. Q0 V9 q
3 e$ r" g4 z4 H1 {' | 在文化上,唐太宗李世民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不仅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而且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途径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激主义。唐代道教风行,佛教兴旺,儒学昌明。儒、佛、道三教并行不悖。这样一种文化政策,基本上为李世民的子孙们所继承。在此种包容的文化政策下,唐王朝对待文化人也采取了较为宽容的姿态,儒学可以被嘲讽,诗人作诗也少有忌讳,即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唐代文化包容开放的气派由此可见一斑。关于这一点在“三教共弘”中再加详论。: s1 l! O4 S" O& x
! C5 ?- a* N: _+ F# W7 e, i3 v 2、汲纳异域和泽被东西。
8 B1 x+ k$ ^ _$ ~' u8 t+ g2 S" S8 n3 Y
隋唐汉族是胡汉融汇后的新汉族,有着胡人的豪放和汉人的细腻,它使得隋唐文化兼具丰润饱满和开放拓展的气质。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
9 W& |6 G/ B4 L* i' s7 ]" x3 L0 P& v5 O$ e) ?2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