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其他 统万城

0
回复
30
查看
[复制链接]

7469

主题

13

回帖

750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1
发表于 2021-4-20 2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统万城,今俗称白城子,位于中国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北端和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的交界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
6 h' I. |& Q. Y5 L& j" z4 J. @. g$ x# B( d
  为五胡十六国时期铁弗首领赫连勃勃于413年驱使10万民众用6年时间改筑汉代奢延城而成。匈奴没有文字和建筑城池的习惯,此处是匈奴在世界上唯一的遗迹。
2 y' w! a# [8 d. e3 ]
  R7 V! E* K8 O. g  j" q0 _  夏国赫连勃勃兴建都城时,这里是水草丰美,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的优美之地。赫连勃勃对这个地方曾大加赞赏。史载公元407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雄据朔漠。赫连勃勃凤翔元年(公元413年)驱役十万各族人民,采用“蒸土筑城”法在朔方水(今无定河)之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取名“统万城”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这座城历时7年建成。城基厚25米,城高23.33米,宽11.16米。又据史料记载:筑城的土都经过蒸熟。筑成后用铁锥刺土法检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筑者;凡刺不进去便杀刺者。城坚硬可以磨刀斧。宫内楼台高大,殿阁宏伟,装饰土木,极其侈丽。赫连勃勃是个残暴的君王,在筑城过程中至少杀民工、匠人数千人。
' D' X# }4 {3 ~; g) {) H
3 H* z! j: K7 n  `- ^# \  统万城规模十分宏伟。“城高十仞”,周围数里,内有三道城,城内有宫殿、鼓楼、钟楼等建筑,四周的城墙上还筑了若干座敌楼,特别是西北隅的那座,现仍高达24米。在10公里外,越过波浪般的沙丘,就可以远远望见它那雄伟的造型,正好像一座巍峨的纪念碑,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形象写下了历史上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创造。四座城门分别名曰:北朔、招魏、朝宋、服凉。公元431年,赫连氏后裔争权内讧,北魏乘机灭掉夏国。! M! P* N( k8 ~' _+ ]0 P% D% \* A7 j
* L* U: {. J8 O
  “统万城”的遗址在民族史和建筑以及考古等方面,都是很有价值的。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外学者专家,纷纷到毛乌素沙漠对这座古城进行考察。
, R4 ]' P: u1 c1 U+ x9 E
. z8 W+ J5 H0 C% d# ~5 x  从乌审旗南行50多公里到巴图湾,折东北越无定河走5公里处,有一座巍巍古城,矗立在茫茫沙漠中,这就是统万城。统万城位于鄂尔多斯草原南部的萨拉乌苏河畔的沙漠之中。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多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首都,这座古城虽然被沙漠吞噬了,但是古城墙却历历在目,因城池呈白色,所以今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的群众称之“白城子”。夏国赫连勃勃兴建都城时,这里是水草丰美,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的优美之地。赫连勃勃对这个地方曾大加赞赏。史载公元407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雄据朔漠。赫连勃勃凤翔元年(公元413年)驱役十万各族人民,采用“蒸土筑城”法在朔方水(今红柳河)之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取名“统万城”寓“统一天下 ,君临万邦”之意。这座城历时7年建成。城基厚25米,城高23.33米,宽11.16米。又据史料记载:筑城的土都经过蒸熟。筑成后用铁锥刺土法检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筑者;凡刺不进去便杀刺者。城坚硬可以磨刀斧。宫内楼台高大,殿阁宏伟,装饰土木,极其侈丽。赫连勃勃是个残暴的君王,在筑城过程中至少杀民工、匠人数千人。统万城规模十分宏伟。“城高十仞”,周围数里,内有三道城,城内有宫殿、鼓楼、钟楼等建筑,四周的城墙上还筑了若干座敌楼,特别是西北隅的那座,现仍高达24米。在10公里外,越过波浪般的沙丘,就可以远远望见它那雄伟的造型,正好像一座巍峨的纪念碑,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形象写下了历史上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创造。四座城门分别名曰:北朔、招魏、朝宋、服凉。公元431年,赫连氏后裔争权内讧,北魏乘机灭掉夏国。“统万城”的遗址在民族史和建筑以及考古等方面,都是很有价值的。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外学者专家,纷纷到毛乌素沙漠对这座古城进行考察。, b) q2 i- Y3 `/ ^. P1 S( D1 L

# _' H! h* Y  Z7 J  十六国中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铁弗部刘卫辰为魏所败,其子刘勃勃南逃投后秦,后秦王姚兴命其为安北将军,镇朔方。刘勃勃兵权在握当即与后秦反目,于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称大单于,大夏天王,年号龙升,国号大夏。不久南下攻取秦属岭北诸城,西吞南凉,成为十六国之一。夏凤翔元年(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勃勃改姓赫连,命叱干阿利调秦岭以北10万人筑都城。并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统万城名由此而来。
$ X9 ^$ s+ D3 I6 a& I9 T, B; G& A& a+ j& ?5 u! e" x9 Q6 d
  据史料记载,统万城建设历时六年,采用“蒸土筑城”法,即把白石灰、白粘土以糯米汁搅 拌,蒸熟进行注灌,类似于今天的浇注法,城墙坚固可抵刀斧。传说叱干阿利监工残酷,命人以铁锥检验,凡锥入一寸者,便立刻将工匠杀死,填尸于墙内。
1 C; e0 S5 u. u, f  k) C5 Z5 V
  统万城城垣有东西南北四门,东门名招魏,西门名服凉,南门名朝宋,北门名平朔。城墙高10仞,基厚20步,上宽10步,东西长倍于南北,周长约18里。城内复有皇城,内营造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3 d; z9 ^7 y: t9 q5 b
9 S4 s7 t+ S/ V4 Z6 L* W$ e
  《晋书》载《统万城铭》:“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凋雕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1 z0 `7 _2 N. M& K- B* N

! o, _  b1 r+ y' s  《北史》也有记载:“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城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台榭高大,飞阁相连,皆雕镂图画,被以绮绣,饰以丹青,穷极文采。”
) v& H, a( o$ D7 m+ {3 L
* q" V3 s  ]! ]0 a8 O- A7 G0 H  公元416年,赫连勃勃东晋破后秦之机挥师南下攻取长安,418年,在长安称帝,改元昌武。他留下太子镇守南都西安,自己回师统万城,宫殿大成,又改元真兴,并刻石歌颂功德。公元425年,赫连勃勃死。公元427年,北魏军攻破统万城。太武帝生活也十分清俭,讨厌奢华。在进入统万城之后,拓跋焘见夏国皇宫富丽堂皇,大发雷霆:“竖子之国,竟敢如此滥用民力!怎能不灭亡!”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此,置统万镇。公元431年,大夏首领赫连定被吐谷浑部族俘虏,夏灭亡。赫连勃勃创建的夏只传三世二十余年,一代名城随夏灭亡而衰败。$ |3 D! \9 t: c$ ?
' H. h, O6 M1 l9 T$ o9 h2 c/ ?
  统万城统万城在长时间内是北方的重镇之一。此后北魏、西魏、东魏长隋唐曾在这里置镇、州、郡。自太和至唐,曾为夏州治所;唐末又为定难军节度使治所。北宋初,党项人李继迁占据统万称西夏。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因西夏军队常以统万城为依托侵扰北宋,宋太宗下令毁掉统万城,迁走城内居民。9 R& x0 d4 b5 \1 @1 y5 W, }: N

, c  z# k: F) e* f0 }  统万城修筑时,“临广泽而带清流”,水草丰美。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城墙轮廓、众多建筑保存完好的都城。以后湮于沙漠,历代游人凭吊感叹不已。唐咸通年间许棠在诗作《夏州道中》:“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 。”1600多年来,由于不断被荒沙围困,统万城深陷毛乌素沙漠之中,几乎被完全淹没。随着近年这一地区大力治沙,古老都城遂重现昔日的英姿。. A1 D; S, I1 B; ]
& `- ~( C/ j8 {3 \
  着名考古专家戴应新说,统万城依地势而筑,西北高东南低,既防冬天的寒风,又顺势利用城北的河水为市内用水和城外护城河供水,构思十分精巧;它的城墙是用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掺和在一起夯筑而成,西城墙厚达16至30米。虽为土城,但具有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有的城墙之中还设有储存粮秣、武器等库房,城墙四隅的角楼皆高于城垣,西南隅角楼高达31.62米,这在中外筑城史上非常罕见。& k6 m; ]0 }  x
8 P( ?9 B" e1 F+ ~) O4 R
  统万城遗址对研究夏和西夏人的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变迁,都是重要的实物资料。
3 Y. X6 z. ]6 {" G4 A0 R4 V
5 l3 M* O6 `; l( F# G8 j! k+ F  传奇历史8 t( [& s; |+ J5 l

" u' ?  w; k1 v+ {# H* N3 i, ~& I  “沉睡于毛乌素沙漠的统万城,建立时曾是一片遍布沼泽的草地,而其毁废于宋太宗淳化五年的记载也得到了考古证实。”考古人员昨日告诉记者。
# {* p2 n8 X% D$ [
6 M% x3 p! m1 B  外郭城呈刀把形
* E0 x) t- C& v9 ~6 M4 u/ B& X$ x, b% M' I
( Z6 }: j& l9 T+ V7 B& V; t6 O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北部,地处陕西与内蒙古交界的毛乌素沙漠南缘、红柳河北岸,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留下的一座都城遗址。" [& z) V" y1 ^; q' \8 Z
  {! z: Z$ ]" l; W6 S, a
  “统万城遗址基本建在同一水平面上,分为外郭城、东城和西城。”省考古研究院统万城考古队队长邢福来介绍,经过长时间的调查钻探,基本确认外郭城呈刀把形,外郭城周长13865.4米,面积7.7平方公里,城垣走向与东西城城垣基本一致,东南部被红柳河冲毁。. ]' S4 F( c# w6 n7 R

$ M2 n( i0 d$ [1 e' N% W+ j  此外,考古人员在西门瓮城清理出隋代墓葬一座、瓮棺一座、灰坑10多个,并在瓮城底部发现比统万城城垣年代早的方形灰坑。“从发掘情况看,至迟在隋代,瓮城门已坍塌,门洞以夯土块封堵,瓮城内成为废墟。西门在宋代遭焚毁,宋代地层普遍有一层灰烬、木炭块等,从而证明宋太宗淳化五年(994)下诏毁废统万城的记载不虚。”邢福来解释道。( w* j" a" D2 m6 G; d. A

3 B/ f( o3 L8 R! K0 v  护城壕内并不蓄水
0 d3 W9 ~9 K8 ]* z& G" l3 d7 A4 P/ m* u7 `: |
  考古人员经钻探,发现西城城垣外南、西、北三面,东城北、东两面都有护城壕。护城壕是在原始沙层上先挖好壕沟,然后用与城墙相同的土以平夯筑成,内壁光滑,制作极为规整。已清理的护城壕北高南低,走向与城墙保持平行。# ], g6 K% y' u  ]" Z6 J

4 k: N  U* `2 W1 y! H# O4 p/ C  “围绕东西城一周的护城壕可能就是一条干沟,壕内并不蓄水。”邢福来告诉记者,他们经过观察发现,可砺刀斧的夯土遇水即软,现存城垣遭破坏最甚的就是下雨时墙体表面水留下的地方。另一方面,并不蓄水的护城壕,两壁光滑,其实很难逾越,发掘时工作人员不借助梯子等工具上下极为不便。; j  G( y( @2 c) v# m3 \2 ]
/ H7 p" ?# _6 _; p% u2 B. w* o
  统治者多食羊肉: v# G. X. b$ x! l* X7 o& I
' P; b9 a- q# `6 h) |3 j9 {
  “统万城作为大夏国都历史短暂,只有区区15年。发掘出土的大多为唐、五代及宋代遗物。宋以后遗物极为少见,疑为大夏遗物的有各种建筑材料。”邢福来拿出一件八棱柱型的石幢残块,惋惜地告诉记者,这件残石幢出土于西门瓮城内唐代堆积层,当为唐或之前的遗物,可惜只存少量文字。记者看到上面“□□元年从西国来迁…涉流沙故来…”的字样清晰可见。# \, ?9 R% l; z) a4 O, g
7 s1 L& e/ R# J/ H9 m
  “不管西国究竟在哪里,我们觉得石幢所涉及的人物可能来自西域,沙漠当指今新疆一带的沙漠。”邢福来说,从仅存的寥寥数语可以看到,石幢的主人于□□元年从西域来到统万城。
' I" [( |3 c" G' {. g3 s0 f
; F& A, _7 Y8 R  统万城曾遍布沼泽
  b% D8 k/ m' T$ F  G0 L
8 R3 G! Q8 z: i) A  众所周知,统万城遗址沉睡在毛乌素沙漠南缘,但邢福来却认为,统万城建立时这里应该是一片遍布沼泽的草地。他介绍说,赫连勃勃曾经北游到达契吴(今统万城一带),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斯之壮丽矣!”说明这里生态环境的变化当在建城( [1 u2 d4 c: v$ O! a

- W( v! ^2 K+ B6 ]& W1 C  繁华热闹
% _+ L, ?) ^! T( i  ^1 H9 ^  I6 C& r, N
  统万城城垣有东西南北四门,东门名招魏,西门名服凉,南门名朝宋,北门名平朔。城墙高10仞,基厚20步,上宽10步,东西长倍于南北,周长约18里。城内复有皇城,内营造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 e) \' a, t: o& K8 e
( V; v" W. {0 f. e0 M0 v# q( `7 m  如今身处废墟之中,仍可感受当时的繁华热闹。高大的城墙,雄伟的废墟,遍地的瓷器碎片、瓦当砖块,面对这繁荣了600年又荒弃了千年的古城遗址,思古幽情恣意泛滥,历史的变迁让人感慨,雄浑沙漠和沧桑废墟的组合震撼人心。# o6 @4 Q) v$ F( K+ j: B

# v( W9 M8 t% x  虽然这里是在漫漫沙漠中,沙丘之下却有一条奔波不息的无定河灌溉两岸,这里种玉米和水稻,绿油油的一片,如此养眼的景色在沙漠之中殊为不易。
% C  H8 ~3 m) g/ z1 n& l# `" w
, q4 o& D9 }" ]+ h  统万城是在一个很大的沙丘上,问每一个碰到的村民,都能问到不同的上去的路,其实,把握住大致的方向,你根本不用顾忌,往上走就是了,那断墙会给你指路的。5 n7 g$ W: u9 i1 w" \$ n

3 I6 {3 [5 L* a8 I" [0 a' o  遗址里可以看到一些窑洞,保存得很完整,其实那都是后来的村民修建起来给自己住的,现在没人住了,便也成了遗址的一部分。
; {: q1 R" B& q4 }
6 y: U) D# e) y6 F$ h# K4 |  最壮观的遗址是一处残存的宫殿,有着桂林象鼻山的形态。数百年的沧桑让墙面坑坑洼洼,许多燕子宿于里面。: Z5 E4 b2 R# {+ `
$ F2 t/ ~/ M% \#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交流群

星小辰QQ:21906512

星梦创作交流群:610184528

Email:21906512@qq.com

Copyright   ©2017-2026  星梦创作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星梦网络信息工作室